2003MBA联考复旦第一名的备考心得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心路 >> 考研经验 >> 正文 2003MBA联考复旦第一名的备考心得

考研试卷库
2003MBA联考复旦第一名的备考心得

  我的备考攻略首先,分析自己的长短优劣,制定总体战略目标。每一个想报考mba的人,如果没有听过新起点的报告会,那在开始复习之前,最好先浏览了一些往年的考题和复习资料,收集mba联考信息,对考试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分析一下对mba联考三科:综合(数学、逻辑和写作)、英语和管理掌握的程度,制定一个“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

  以我为例,我1997年从成都科技大学(今四川大学)毕业,受过四年系统的理工科教育;自幼博览群书,语文功底扎实;英语基础好,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97年开始接触管理知识,曾广泛阅读管理类书籍杂志,专业基础比较好。综合考虑上述情况,我觉得自己考mba有相当的优势,成功的几率非常大,因此我给自己制定了总分300分以上的总体目标,其中数学80分,英语70分,管理70分,语文逻辑80分。以后的所有努力就是冲着这个目标去的。对付高考和mba联考我都是用这个方法,结果2003年mba联考296分,与目标只差四分,可谓屡试不爽。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目标要实事求是,注意扬长补短,各科均衡发展。

  其次,在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各科的复习。计划是很重要的,但制定计划之前,一定要有正确的复习战略,而不是一味的花时间。每一步都要有助于实现你的最终目标,而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以下是对联考各科战略的分别论述。

  综合我的综合考试战略可归纳为八个字:丢车保帅,保七争三。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要在3个小时内做出(不是猜出)综合试卷上的每一道题是不可能的。因为综合考试题量很大,时间很紧,许多考生出于习惯思维,总想按顺序把所有题目(尤其是数学题)给做出来。其结果往往是数学花的时间过多,碰到难题纠缠好长时间做不出来,会做的题没时间做了,逻辑题连猜带蒙,作文写不完,甚至没有时间涂卡,导致大幅度的扣分。传统上认为的“得数学者得联考”已经不太适用了。因为考纲突变之后,综合科的分量剧增,而综合科能否考好,往往是看考生能否正确的权衡数学、逻辑、语文三个部分,合理分配时间,通观全局,扬长避短。“丢车保帅”就是说要权衡每道题的难度、所需时间和分值,做“投入产出分析”,来确定哪些题目先做、哪些后做、哪些必做、哪些试做、哪些不做。而“保七争三”的含义就在于,每次考试中,简单和中等难度的题至少占70%,这70%的分数是一定要稳拿的;在此基础上,那30%的难题则是能做就做,不会做就猜一个。每门课都能有70分,总分也有280,绝对算高分了。

  数学篇对于数学我没多费心,基础阶段除了按时上辅导班听课之外,就是挨个做经济数学基础教材后面的习题。我觉得那套教材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题目质量很高,难度适中,紧扣经济学应用实例,非常适合备考mba复习使用。我并没有去看其它的复习资料,包括炒得很凶的“机工版教材”,我压根就没买(可能和自己的逆反心理有关);新起点二阶段发的厚厚的数学教材也几乎没看,但是那三本经济数学基础教材后面的习题以及例题我至少是做了两遍。我知道自己并不是数学天才,所以从不跟难题计较,但是那些基本题目和中等难度的题是一定要做熟的,而且在第一阶段就应该做到。由于去年数学考试方式变化,我在最后冲刺阶段针对充分型判断和选择题型又进行了强化训练。用的是机工版出的白皮书模拟试题,反反复复做了两三遍。刚开始两个小时还做不完,错的也很多,到后来基本上能在90分钟内完成,正确率也提高不少,基本达到了自己的要求。后来参加新起点模考时,成绩已经基本稳定在80分左右。另外新起点的四次模考共七套试题,经陈老师讲评过以后,又至少做了两遍。之所以这样反刍,就是要训练自己第一时间找对思路,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分析、推断、猜测等各种方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佳答案的能力。

  逻辑篇逻辑是我比较擅长的科目,因为逻辑题其实就是考察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周密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复习逻辑不必花太多的时间,也不需要死记逻辑知识,但是必须非常注重复习的方法。我觉得复习过程中应该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题型对许多传统的逻辑题如削弱题和加强题,一般人都能一眼看出答案,但是近几年新出现的几种题型如预设题、推断题、评价题和数字推理题,却有很强的技巧性,直接凭常识做非常难,而用特别的技巧则能做的又快又好。这几种题在今后考试中出现的会越来越多。以考察逆向思维的预设题为例,陈君华老师讲的“否定代入法”,就是对付预设题的天才方法,没有老师提示一般人是想不到的。逻辑的每种题型都有自己最简单的解法,熟练掌握之是提高逻辑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最佳方法。

  第二:题眼每一道逻辑题都有自己的“题眼”。也就是题目评论的“靶子”。“题眼”往往是一个词或短语,如果“题眼”抓错了,就会出现“想歪了”的现象,选了无关的干扰项或次要项。所以说逻辑很大程度上是在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对语言敏感的人看完题干后不但能抓住“题眼”,而且能看出文字背后的弦外之音或者漏洞,甚至预测到作者会从那些角度设置题目。做到这一点,逻辑就算成功了一半了。

  第三:语言理解的前提是能够轻松的读懂题目,但是mba考试的逻辑题都是抄gmat的英文题,翻译的非常别扭,读起来令人头疼,甚至产生误解,更谈不上深层次理解了。所以一定要多读多做这样的拗口题,正式考试时就感觉不到译文的障碍了。我是11月份买了机工版白皮书模拟试题,10套模拟题做完,感觉顺口了许多。

  第四:速度与其他科目不同,逻辑的解题速度与正确率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做得太慢往往是不得法或者想歪了。逻辑题与充分性判断一样,每个2分,但是逻辑高手可以在30分钟左右做完25道题,并达到90%左右的正确率,而数学则几乎不可能,因此做逻辑题是非常合算的事。所以应该着重训练自己的逻辑解题速度,方法是每25道题一组,用最快的速度做完。

  第五:状态做逻辑题的状态非常重要,不论是平时还是考试,如果觉得自己状态不对,那就不要硬做。另外不要太抠一些艰深的数字推断题,正式考试这种题非常少。

  语文篇很多人都不够重视作文,因为谁都会写。但是在2003年的联考中,许多高手纷纷在作文上吃了大亏。其实在mba联考种,作文是考察的重点,除了综合外,英语、管理也各有一篇作文,所以应该非常重视。我总结了四条经验:

  一是立意要新:对于评论文的写作,能反驳的绝不支持。一是因为支持性评论文容易背误会成立论文(得分在10分以下),二是要做到观点无懈可击很不容易,三是容易给老师留下“人云亦云”的坏印象;而mba重视一个人的批判思维能力,所以写驳论文只要在某一个方面言之成理,常常能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觉得你与众不同,分数自然不会低。

  二是论点明确:务必在第一段提出论点,迎合老师的阅卷习惯。

  三是结构清晰:尽量使用“提出论点-理论分析-举例分析-总结深化”四段式。

  四是卷面整洁:如果涂改错误会造成卷面污损的话,那宁可不要涂改,因为老师不会仔细看你的每句话,但是对整体的卷面感觉却非常重视。至于缩写,卷面整洁同样重要,另外绝对不要超出字数限制,否则会扣分很多。

  值得一提的时,新起点极正规的四次模考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四次模考中,我有意识的试验各种做题的顺序,或先做逻辑、或先做问题求解、或先做充分性判断,努力找出最佳方案。经过三个月的训练,我感到自己做题的速度、准确率、做题顺序与策略、考试时间安排以及心理状态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而这几点对于综合考试来讲非常重要。正式考试的时候,我由于头一天英语考的不理想,晚上没睡好,路途遥远,起得又早,第二天综合考试时头昏脑胀,连公式都忘了好多,心都有点慌了。考试一开始,我按照习惯先做逻辑,做了10道题后觉得状态不对,就改做数学的问题求解。那次考试数学题目比较怪,充分性判断太简单,问题求解又太难。在通观全局、判断形势的基础上,我正确的运用了“保七争三”的策略,主动放弃了问题求解中的四道难题,把节约下来的20分钟用来检查前面做的逻辑,终于找到感觉,顺利做完所有逻辑题,最终能够按时完成综合试题,并且取得了151的高分。其中数学估计只有70分,逻辑至少有46分,语文也有35分左右,可谓“战术的胜利”。

  英语我的英语攻略也是八个字:打好基础,磨练技巧。

  说实话,我的英语基础是不错的,但对学习英语一直缺乏动力,特别不喜欢背单词或耐着性子看那些难懂又无味的英文报纸。听力也没大练,全靠吃老本,新起点的英语课也几乎逃了一半(我比较后悔,因为逃课是一种习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最后导致单词量少,听力上不去。如果我英语多用一点功,肯定可以考到70分以上,对复旦国际班的面试也不用忐忑不安了。这可以说是我在学习英语上的一个教训。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多读多听多练,按时上课更是必须的了。

  但是对于英语考试的做题技巧,我还是有许多经验跟大家分享。

  听力:听力除了要多听多练之外,临场技巧也非常重要。虽然mba考试的听力材料比较难,但是问题是写在试卷上的,如果能在听之前抓紧时间浏览问题和选项,熟悉文章的主题和中心词汇,并且预选一下答案,对听懂材料非常有帮助,甚至有时候仅仅是分析选项之间的关系就能猜到答案。

  语法与词汇:正式考试的词汇题越来越生僻,语法也无章法可循。我觉得对这一部分不必太费心,但这不等于说语法与词汇不重要,语法词汇的重要用途在于阅读和翻译上。

  阅读:阅读是越来越难了,文章晦涩不说,超纲词汇也越来越多,所以阅读应该重视技巧训练,要做到“读不懂文章也能做对题目”。比如占比重最大的细节题,正确选项往往是原文原话换一个说法,跟原文相差太远的或是照抄原文的选项都是干扰项。这样的技巧是很多的,听听辅导班老师的讲解确实能够茅塞顿开。

  翻译:翻译要做好,首先要分析句子结构,其次要组织语言。而且正式考试时一定要打草稿,这样才能保证语句通顺、卷面整洁、没有遗漏。

  写作:写作大家都比较惧怕,其实没有太大难度。多背几篇范文,记住几种套路,到时候往里面填充内容即可,凑够120个字还是挺容易的。今年联考中我就照抄了国伟老师的范文的开头一句。关键是不要有语法和拼写错误,尽量在句型和词汇上多做变化,内容则是越简单越好。

  管理大多数报考mba的同学都没学过管理,但是很多人并不重视,认为管理学不学都一样,考不了高分,干脆就不学了。我觉得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管理关键在于一个“悟”字,一方面要领会管理的精髓,另一方面要领会做题的技巧。教材选择方面,普遍认为权威的机工版教材我觉得理论太多,枯燥无味,现在管理考试几乎没有背诵概念的题了。我主要看的是新起点张合功校长编的管理教材,非常实用,每一个概念或理论后面都有大量的解释和实例;而且后面的习题也很好,有针对理论记忆的基本题,也有灵活运用的技巧题,所以建议大家以新起点的管理教材为主。

  我复习的方法是先看一遍前面的理论讲解,然后做后面的基本题,目的在于牢固记忆重要的知识点。知识点熟悉后,再做技巧题,这时做题的重点就转移到揣摩出题意图,训练做题技巧上了。

  管理的临场发挥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我深有体会。由于管理考试时间比较轻松,许多同学1个小时多一点就做完了,草草检查一遍,不会的题瞎蒙一个,就急着交卷出场。感觉很好,但是成绩却不佳。我觉得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因为没有人会因为你提前交卷而多给你几分。我的做题顺序是单项选择题-案例选择题-论述题-简答题。由于每个考生主观题的得分都差不多,所以选择题的正确率就成了拉开分数的关键。第一遍做选择题时,只要没有十分把握我就做上记号(几乎占所有选择题的80%),然后做论述题和简答题。做完这些题后,人的脑子往往会清醒很多,因为论述与简答都需要清晰的思维。这时我就回过头来再看选择题,这第二遍基本上70%的题都会确定下来,然后对剩下的几个题反复推敲。因为张校长说过:管理考试中简单的题大家都会做,真正拉开差距的就是这几道模棱两可的题,如果你能正确把握老师的出题意图,你就是赢家。在处理这种题时,一定尽可能发散思维,从各个方面考虑;还要避开陷阱,揣摩出题者的真正意图。实在想不出时可以涂涂卡,或者阅读试卷,在读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灵感,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选择。总之管理考试一定不能“丢车保帅、保七争三”,而是要“寸土必争”,每道题都不能放过。

  以上是我的个人心得,我即将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全日制班,如果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我就非常欣慰了。感谢网友阅读我的拙作。谢谢!

·魏春霞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