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了两次研,第一次是毕业11年后的2005年度,考中文,英语52分,因为自己在A类区,分数线是55分,所以差三分,可以调剂,因为有家有子,所以放弃。第二次是今年,英语67分,政治84,总分416分,国家线最低分数是57分,总分350分,足够了,是吧。有许多同学和同事问我怎么考的,自己也早就想写下什么东西来,给曾经勇敢的自己和后来的勇士们,称考研的人们为勇士一点都不过分,真的,无论在这条路上你走了多远,如果你真心地付出了,都会有所获。一直因为对这事太过慎重,有好几次都是千言万语却难以下笔,如对后来者有所裨益,将是我最大的安慰。
先说心理准备,再说实施方案吧。
我考研是因为工作时间久了,对自己现有的生活状态和原有的知识结构都有所疲惫,心里再无激情,于是,埋在内心深处的读书的梦想便冒了出来。从小到大,我都是个极其慵懒之人,平和而不思进取,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能坐着的时候别站着,能躺着的时候别坐着。”因为这个原因吧,我几乎没有认真学习过,只是凭着聪明和运气,成绩还不算错,但是最终还是只读了个专科就工作了。直到这一次自己下决心考研了,才猛然地意识到,这或许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想认真地做一件事情。
后来的一系列事实也告诉我:这一次慎重是对的,平生第一次认真是对的,尽管它来得有点迟。
所以,我想告诉后来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你想考研,并想考上的话,请一定要懂得“端正”态度。
如果你分心了,如果你轻视了,如果你侥幸了,对不起,很可能没戏哦!千万别小看了态度这一点,如果你只是抱着玩票的心理来做这事,你第一步已经输了。天才不多,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你不是,我不是,大家都不算是!
第二句话就是,你得懂得“舍弃”舒适。
从此后,你只是一个考试机器,只是生活的旁观者,只是一台只输一个程序的电脑,不可以有喜悲不可以有欲望,每天只有书本和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早睡半小时是奢望、打开电视机是奢望、甚至和路人站着聊天也是奢望。我考试的时候,最后几个月,几乎没去看望过爹妈、几乎没做过饭(吃食堂)、几乎没参加过任何的聚会等等,考试最后十天的时候,朋友劝我调节睡眠时间,早睡早起,还是有点舍不得,终于有一天狠狠心,十一点就合书睡下,开心得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有这个福份。
第三句话是:你得有“健康”的身体。
经得起每天坐十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吃最简单而不可口的饭菜,经得起一天几包咖啡的折磨,要是女孩的话,还得经得起因此而在脸上频繁出现的黑癍或是痘痘什么的。总之,想起过去那么久非人的折磨,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心有余悸”!
最后一句话就是“坚强”。
无论什么样的挫折,都阻拦不了你前进的脚步,都破不了你必胜的心态,如果这样的话,成功就在前面不远处等着你。
关于具体实施环节,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听我说几个“至少”。
一个至少:至少一家辅导班。
由于是新手,考研的过程、重点是什么,怎样少走弯路,得有人系统地告知,靠零星的经验是不够的,所以你得报一家辅导班,现在辅导班铺天盖地,会让人无所释从,我也不知什么才是适合你的,其实只要一个有全国性影响的班就可以了。
二个至少:至少一个重视。
那就是重视英语,我们是考文的,由于没有数学,所以英语相对要求分数要高许多,这就要求我们对英语有足够的重视。不停地背单词,从头到尾,背了忘、忘了背,反反复复不厌其烦,没有多少好办法,我买的是一系列的,有大中小三本,挺方便的。然后就是做历年真题,在这里,关键不是“做”,而是做后的“消化”,这才至关重要,把试卷中的每一个词句都看透,别求快,只求过一遍有一遍的收益。接着是做“大家”的模拟题,别选不知名的人的题目乱做,做后又不消化,这没什么效果。我当时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选了几个人的题目来做。
做完真题已经到十月底了,我就在这个时期选了毕金献的十套题目。老先生的题目是非常难的,前面六十分拿到十几分都是常事。如果这十套题,你前六十分都可以拿到三十分上下,基本上是没问题。他的题目适合中早期做,一是有时间慢慢消化,二是不会因为做得太差而受打击,甚至影响到最终的考试成绩。十一月底,好不容易做完毕金献老人家的题目,我买了张锦芯老师的十套模拟题。她老人家的题目相对来说要简单地多,我当时做了,前六十分基本上都可以拿到四十分以上,信心大增。消化起来相对用的时间较短,也较易。十二月底,买了最后一本模拟题是朱泰琪的,这一套题目也相对易些,难易程度介于上两人的中间,一天做完,两至三天消化,完了,也该考试了。在这中间,我背了约二十篇英语作文,练了十篇左右。
三个至少:至少保证用力相对均匀。
因为,考研的分数线是水桶式的,每一门单科都必须过线,总分还得过线,少一样都不可以,就算都过线了,如果排名靠后的话,也不一定能录取,所以,大家都得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来决定自己用力的方向,千万不要因为哪一项不够而落马。
关于政治,九月份以前只要看一遍就行,九月至最后冲刺阶段,只看选择题即可,到十二月中下旬开始买两本练习题书,我今年没背大题,只是每本小册子都看了四五遍,混个眼熟。
到考试,打开试卷,都很熟悉,心里乐开了花。
至于专业课,因人而异,在此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