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方一个很少人知道的大学,读新闻专业,今年我以专业第二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了。现在闲来无事,写点关于考研的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试:思路比勤奋更重要
我大学里没怎么接触过经济学,但有那么一点点数学基础,一开始有想过要去考经济学,但从没想过考北京大学;女朋友比我大一届,工作签了北京,为维持这份感情,我就很偶然也很必然的报了北京大学。
最初复习的时候,感觉压力很大,总觉得北京大学好象与自己距离太远,所以一遇到复习困难就怀疑自己,后来在网上看了一篇“考研其实一点都不难”的文章后,大受鼓舞,按照那篇文章的作者的建议,我一边复习,一边整理自己的复习思路,逐渐的我感觉自己揭开了考研的内幕。
其实考研要是比上高考来说,相对容易很多,表面上老师开出了很多很多的参考书,或者有的老师一本参考书都没有开,我们怀着对这门学科的敬畏,总感觉到好象要学的内容太多太多,有太多的书要看,有太多版本的书要了解,其实————全错了。所谓参考教材,其实老师也就随便挑几本自己比较熟悉的教材而已,到出试卷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老师会翻所谓的参考教材,就那些很基础的知识,有必要吗?而且学校普遍有这种情况,参考教材若干年不变,但是出题目的老师可是年年不同,很多时候出题目的人都不是很清楚的知道参考教材是什么?反正知识点无非就那么些,只要不是太偏,老师基本上都算成功的完成了出题任务。面对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准备我们的考研呢。
首先,每门科目找一本教材,看一遍,别背,看完后对全书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你自己积累的学科经验,把全书的知识点划出来,不要贪多,根据历年网友的经验结合我的感受,我觉得120个知识点最为现实,划少了你不安心,划多了你实现不了,一般一门课120个知识点,两门课200个左右的知识点,这个计划比较现实,贪多的后果比偷懒更坏,所以,切记不要贪多。当然,我这里说的不包括计算类学科。有的同学会问我怎么知道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啊,我觉得什么都重要啊,错了,其实考研考察的内容相对比较基础,即便结合所谓现实,也只是简单理论的反复实践而已,归根到底,都是在考察一般基础理论,一门学科里的基础理论还是比较有限的,当然,一本书里的信息很多,但有很多信息都只停留在现象层面的,有印象就可以了,不要记太多,关键是要抓基本知识点。
我说了这么多,但关键还是看各个人的感受,如果你实在对自己不自信,你大不了请同学吃顿饭,让他们帮忙张罗一下目标学校的师兄,找点目标学校的课堂笔记回来。目前院系里开的辅导班基本没有了,现在所谓的专业课辅导班大多是校外单位找人开的,起不到透露信息的效果。我个人认为课堂笔记比辅导班笔记要有效,课堂笔记往往比较全面的提及了学科的基础知识点,你可以据此来划你要的关键点。我所在的学校比较小,找了很多人,都没能找到任何认识北大师兄的,在网上找来找去,都只找到些莫名其妙的资料,后来有同学推荐了一个叫“ANYKAO考研时代”www.Anykao.com的网站,花米买了几本北大的课堂笔记,基本上还是起了不少作用。当然,复习的关键还是要切实的把教材、笔记上的基本点吃透。我当时结合笔记,两门学科总共划了180几个知识点,后来复习的时候,我就没有去全面把握了,我就死抓这180个知识点,后来考试的实践证明了我当时的理论是正确的,试卷的内容无不在我布下的点里面,而且我可以断言,基本上几年里不可能超出这些“点”。我到现在也觉得书上有很多内容不太熟悉,起初有点担心,后来也就释然了,因为我抓的是那本书上的考研层面上的内容,考博也用同样的教材,但考博士提炼出来的东西要比考研更多。要是我考研的时候非要把所有的内容都弄明白,那考博干吗?
关于抓点复习的方法呢,我认为对跨校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呢很有用,这个方法是建立在今天考研现状的基础上的,今天的考研批量化了,批量化后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应试化,这是现实情况。几百人考一个专业,实在没有办法素质考察,应试的情况很难避免,当然,现在很多学校承认了这个现实,在初试阶段就是应试型,到了复试,在稍微考察一下所谓的学科素质,当然,绝大多数是虚的,极其少数稍微实在一点。我这人话多了就容易乱,所以今天到此为止,过几天再写写复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