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的名义下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心路 >> 考研经验 >> 正文 在考研的名义下

考研试卷库
在考研的名义下

  考研,一个很时髦的名词,或者一个很无奈的选择,至少在当前是。

  你考研么?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准备的怎么样?一踏进大四的门槛诸如此类的提问便扑面而来,几乎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这样问别人或被别人这样问。你问我,我问他,他再问你,你又问他……,问来问去问成愁,很烦很烦。

  但总得回答,至少得透露个“YES!”or“NO!”,否则会给人很神秘的感觉,而神秘在今天不是什么受欢迎的东西。

  为什么考研?很没有水平的问题,谁不知道,但谁又真正地知道?

  为了深造?为了工作?为了潮流?亦或为了自己也不知道的理由?很多人在考研的名义下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筋疲力尽,但有几个人去深刻思索一下考研对于自己的真实意义?难道只是坚定地以为“考研自有黄金屋,考研自有千钟粟,考研自有美女颜如玉(或考研自有金龟婿)”?

  也许考研只因为迷茫,迷茫四年前是如何地踌躇满志四年后又是如何地小心翼翼畏首畏尾;迷茫当年被捧在手心视为金玉的本科生如今为何沦为扔在街头被挑来拣去的大白菜,甚至还不如大白菜……。

  于是考研,就像雪天里钻进小酒吧喝几杯浓度很高的伏特加,在迷离和喧哗中忘记屋外的天寒地冻那样,考研是躲在校园的帐篷里暂时逃离帐外的挣扎与嘈杂。

  考研分三种人,志在必得的,两手准备的,走走过场的。

  志在必得的视考上研究生为终极目标,学习甚至比吃饭睡觉还重要,你看那些大清早抱着考研单词旁若无人的,走路如风目不斜视的,提暖水瓶占教室的,十之八九将会在明年各院乃至学校教学成就宣传板上展示灿烂的笑脸,当然一些因为落榜而痛不欲生的也是他们,为什么?付出终有回报和付出没有回报的大喜大悲多在他们身上上演。

  两手准备似乎很理性,在找工作和考研之间寻找平衡,希求东方不亮西方亮,考上了是赚,落榜了却不算赔。然而如同“忠孝难以两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般,分身有术可能一举两得然后从容选择,分身乏术的也许耗尽精力到头来却是鸡飞蛋打陪了夫人又折兵。

  走走过场的看起来随意洒脱,在他们眼里考研只是大学生涯里的一门必修课,是一种不应错过的经历,是他们在若干年后酒足饭饱之余的谈资——“老子当年考研究生的时候……”所以那些网上报名却没有确认的,确认后却不复习照常泡吧的,参加考试中途离场提前交卷的,通常可以划入此流。

  不过无论出自什么目的,考研的学生们都很会利用考研这个很理直气壮的借口。上课迟到的原因是复习太累,旷课的原因是去听考研讲座,不参加集体活动的原因是复习的时间太宝贵,问得急了就振振有辞地回应:“我要是被耽误时间考不上研究生你负责?”

  于是老师们都会很“知趣”地表示理解,生怕因为自己误了这些学生的大好前程,于是真假考研学子们终于能自由得冠冕堂皇,你找个暖洋洋的角落背马恩列斯毛邓,他睡在被窝里梦着周公的模样,我背着书包上网逛街,随心所欲大摇大摆地享受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地主气质和小资情调。

  在考研的名义下,一切都或多或少地趋于慵懒、随意或者无聊甚至颓废。当然,你是无法在表面看到这样的格调,在形式大于内容、面具美于脸庞的摩登时代,人人都已经学会如何表演生机昂然歌舞升平。大学生又怎能例外?求学成本的飙升换来的是教育质量的下降和生存环境的重压,内心的失落和恐惧、不平和无助、迷惘和挣扎在“高不成低不就”的责难下便得脆弱干枯,扭曲成凡高画笔下那失形的呐喊。

(感谢河南农业大学通讯员谢海宝荐稿)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