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英语试题的难度和风格是非常稳定的,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尤其是对阅读题中文章的深入剖析和出题思路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对文章结构、题目的剖析越深入,对出题思路越了解,就越容易作出正确选择。
一定要重视课本。很多人对课本都表示出不屑的态度,认为太简单了,没有必要认真研读,却喜欢看很多讲技巧的辅导书。其实从历年真题来看,难题并不多,大部分题都是中档题。扎实的基本功和清晰的数学概念是抓住这些分数的关键。
和英语、数学相比,专业课还是比较好提高的科目。所以在冲刺的这段黄金时期我以专业课和政治为主,以期低投入高产出,最后的成绩证明这样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
——献给在考研路上奋斗不息的后来人
Just a little more time is all we're asking for
Cause just a little more time could open closing doors
Just a little uncertainty can bring you down
And nobody wants to know you now
And nobody wants to show you how
So if you're lost and on your own
You can never surrender
……
考研时,COREY HART演唱的这首NEVER SURRENDER曾给我带来了无限勇气。时至今日,当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往日的酸甜苦辣又一一浮现眼前……
一、备考战略篇
本篇主要谈一谈影响考研成败的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能否正确选择一个适合的学校和专业与恰当的复习方法同样重要。如果你对本专业兴趣不大,只是迫于就业压力或别的原因而继续报考本专业的话,那么漫长的复习历程只会让你越来越厌恶它,即使考上也会疲于应付研究生课程。如果你出类拔萃,却只安心于考一个普通院校,失去了更好的深造条件,不能不说是对自己才智的浪费。以我自己为例,考本校的把握是很大的。但学术气氛不够浓厚,导师不够牛,使我有了去更好的学校深造的念头。北大清华虽好,不过竞争太激烈,要想读到自己心爱的专业方向把握不是很大。而人大的数据库非常厉害,我对数据库也很有兴趣,看过人大的历年试题后,觉得自己比较有把握。所以选择了人大。结果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人大的信息学院,这说明我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总之,希望大家作出一个性价比最好的选择,既能读到心仪的专业,又找到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能力的环境。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委屈自己。
此外,在复习过程中调节好自己的心理也是一个关键。当看到别人逍遥自在地玩乐,当只有你一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去上自习,当听到某某人保研了,当自己信心十足而做模拟却发现惨不忍睹……为此,犹豫过,痛苦过,伤心过,但擦干眼泪还要继续走下去。支持不住的时候,可以出去散散心,找好朋友聊一聊,舒缓一下心情,但不要忘记继续前行。心绪烦乱时,暂时丢开书本,做自己想做的事。每个人都有心理周期,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出现情绪波动,看不进去书的情况。不要紧张,将这种情绪释放出来,过后你又可以全力投入复习了。
“人生能有几回搏”,希望大家不要轻言放弃,在青春岁月做出漂亮的一击!
二、备考战术篇
一般来说,复习周期分三轮。第一轮从3、4月份到8月份,主要是捡起以前遗忘的知识,重点应该是英语和数学。不过对考外校的同学来说,专业课也要开始看一些,万不可掉以轻心。第二轮从9月份到11月中旬,巩固第一轮的复习成果,查缺补漏,并总结归纳一些解题思路。专业课是这一阶段的重点。第三轮从11月下旬到考试前。在这一阶段数学的任务是大量做模拟,而我将政治和专业课作为重中之重,后面再解释这样做的原因。下面就分科谈一下我的一些经验与教训。
英语:英语需要慢功夫。所以一定要早下手。从3月份我就开始准备英语,直到暑假结束一直坚持每天三篇阅读,我用的是吴永麟的《英语阅读精粹100篇》和石春祯的《英语阅读理解220篇》。在做这两本书时,大家不要太看中正确率如何,因为这两本书的文章和问题都与真题相去甚远。关键在于文章的结构和长难句的分析做得够不够透彻,这才是你真正应该有所收获的地方。9月份之后,我全力开始研究真题。我曾告诉一些师弟师妹9月份之后就不要再纠缠在100和220上,要反复做真题。他们很疑惑地问我,真题做一次就记得了,还要回头做吗?还有这个必要吗?其实,历年英语试题的难度和风格是非常稳定的,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尤其是对阅读题中文章的深入剖析和出题思路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对文章结构、题目的剖析越深入,对出题思路越了解,就越容易做出正确选择。举例来说吧,在文章细节方面的出题,真题很喜欢在形容词最高级、转折、疑问句这些地方做文章,所以阅读的时候读到这里可以标记一下,我称之为“题点”。这样做题时可以很快定位回原文,并且由于阅读时较为注意“题点”,可以很快做出选择,不会因为印象不深刻还得重读一遍而浪费时间。关于真题阅读的分析建议大家看《英语考试分析》。
听力从2003年正式计入总分。提高听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耐心和信心。从备考开始一直到考试前,我从没间断过听力训练,每天都要听四五十分钟。我用的是《英语听力入门》(即《step by step》)的第三册,感觉还不错。有人问我:我的听力基础很差,可不可以先看原文,再来听啊?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一定要先听后看,多听几遍,实在听不懂的地方再去看原文。如果基础较差,建议训练时听一句写一句,再对照原文,找出错误。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显著进步的。再来说说考试技巧,发下卷子后要快速浏览听力题目,能看多少道就看多少道,为了醒目起见也可以用铅笔划下题目中的关键字以明确问题,这样听起来就不会没有准备。听不懂的时候一定不要慌,跳过该题,再也不要去想,马上投入下一道题。因为想也无济于事,反而会干扰自己的注意力,影响自己做下一道题。
政治:和数学、英语及专业课相比,政治是一门容易短期提高分数的课程。我在8月份的时候上了政治辅导班,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一。上完课之后,又将辅导书看了一遍,同时将十年来真题中的选择部分全部做完。在9月至10月这两个月期间,主要是将辅导书熟读,不要勉强自己全部记下来,只要有个大概的印象,可以胜任选择题就行了。政治的真题中,选择题共45分,而且答案惟一,不像主观题目灵活性大,所以抓住选择题这部分事关成败!由于政治是一门可以短期见效的课程,故11月份之后才将其作为复习重点。关于政治资料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每到11月份,各种所谓的权威预测题、背诵手册或高分必读满天飞,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考试前,考生们看得眼花缭乱,不知该选择什么。不过有一本书是必备的: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政治理论考试分析》。它将考点展开阐述,精炼浓缩,说它字字千金都不为过。各种资料中,这本书对政治理论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是最为准确的。真题答案的制定以此书为参考。
此外,还要注意五门政治课各自不同的特点,对症下药,前后联系,才能事半功倍。哲学部分重在理解,除了熟记基本理论外,关键就是对理论的活学活用。哲学部分的真题主要考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今年的“相马”,就是这种考察方式。所以死记硬背并不是妙计,关键在于提高运用能力。政治经济学较少出大题,主要是出现在选择题中。要求对基本概念和一些计算公式的准确记忆和理解。例如今年有一道选择题是计算预付资本的周转次数的题目。这门课也是政治理论考试中惟一会涉及计算的部分,比如计算折旧率、利息率、剩余价值率等等。毛泽东思想概论经常考毛泽东的一些著名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中共八大和社会主义改造等也很重要。这部分一般会出一道简答题。邓小平理论的分量比较重,经常出大题。这部分的理论经常和哲学、政经的基本理论有着内在联系,所以称之为“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名副其实。比如既要改革开放,也要自力更生,并且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就是哲学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应用;政治经济学中土地、原材料等在生产劳动产品时的作用与邓论中按要素分配收入的分配制度是紧密联系的;邓论中所讲的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以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哲学中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最终决定作用的具体应用。这些说明这五门课并不是孤立的,如果能够在熟记的同时,深入思考,找出其中的联系,做起题来就会游刃有余。
数学:数学和英语一样,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会见成效,。我主要讲一下大家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第一,一定要重视课本。很多人对课本都表示出不屑的态度,认为太简单了,没有必要认真研读,却喜欢看很多讲技巧的辅导书。其实从历年真题来看,难题并不多,大部分题都是中档题。扎实的基本功和清晰的数学概念是抓住这些分数的关键。再好的辅导书也没有课本对概念的阐述准确权威,技巧再高明的解题思路不一定有用武之地,要是阅卷老师看得不知所云反而很糟糕。关键是对基本解题技巧的熟练掌握,例如在解常微分方程时,课本讲的是待定系数法,而陈文灯的辅导书上讲的是微分算子法,关于微分算子的概念除了数学和计算数学专业,别的专业可能很少涉及。所以大家在不知道概念的情况下,只能生搬硬套,错都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而且,我在北京上陈文灯老师的辅导课时,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用待定系数法和微分算子法算出来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所以,建议大家在提高解题速度的同时,首先要保证方法的权威性和答案的正确性,不要一味求新求快。
第二,在选择辅导书时,切忌所用的全部辅导书都是一个人编的。这样你的思路会陷入一种套路中,换别人的题来做就会很不顺手,这是很危险的。建议在复习时,可以以一本书为主,同时参考别人的书。我当时复习高数以陈文灯为主,线数以李永乐为主,概率以浙大的课本为主。模拟题做了陈文灯,李永乐的《经典模拟400题》,还有几套胡金德的模拟。因为真题的出题思路不可能与某个人完全相同,所以博采众长、拓宽自己解题思路才是上策。
专业课:首先要找到去年的招生简章,一般情况下变动不大,除了2003年这样的大改革。了解考试科目,找到参考书目。复习的时候以这些学校的指定参考书为主,切不可认为教材都差不多,用哪本都一样。例如人大的离散数学和大家常用的左孝凌的那本离散数学相差很远,不仅有些术语不同,而且内容也有差别。人大的离散经常考的自然推理系统在左孝凌的那本书里是找不到的。如果用左孝凌的那本书来准备考人大的离散,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我的专业课复习也分三轮。第一轮仔细看教材,拣起遗忘的专业知识。同时配合着做一些题目。真题也可以做一下,了解考试达到的难度,找到差距。这个时间不会太长。第二轮非常关键,教材还是要认真研读,同时大量做题(包括真题),比如数据结构这门课程,一定要动手编程,不能只是看程序。通过这一轮的看书做题,整理复习笔记,总结常考知识点,解题思路。同时要对历年真题给以足够的重视,不仅用来检验自己的水平,同时还要从中发现出题规律,哪部分内容是考查重点,哪部分内容从没考过,重点内容以什么方式来考等等这些重要信息都包含在历年真题中。我没有去人大听过课,也没有他们的笔记和资料。就凭着对真题的仔细研究,最后甚至能从试题中看出哪年换了出题老师。第三轮,一定要对每门课做出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每部分的内容和解题思路都要了然于心。同时再回头看一下自己做过的题目,记下常犯错误。在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我将专业课作为重点,主要是认为由于自己考外校,在专业课上是处于劣势的,所以决不能放松。而且和英语、数学相比,专业课还是比较好提高的科目。所以在冲刺的这段黄金时期我以专业课和政治为主,以期低投入高产出,最后的成绩证明这样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
三、最后一关——复试
从2003年开始,研究生复试的要求也严格起来,要考英语口试、专业课口试、专业课笔试和综合素质面试。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初试通过的欣喜心情来准备复试的,仿佛刚过鬼门关,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切不可麻痹大意,因为复试是1∶1.2的比例,还是会淘汰一部分考生的。记住,首先,可以向已经上研的学生了解一下往年的复试情况。其次,抓紧时间复习专业课知识。这次复试也给我很深的教训,由于自己非常喜欢数据库方面,而人大的数据库又非常厉害,所以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准备数据库方面的知识上。结果口试的时候,老师一道数据库的问题都没有问,有些措手不及,回答得不是很好。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复习本专业所学知识。由于复试的时候老师的问题一般不会太深,主要是考察基础知识,所以复习时不要太过纠缠于细节和太难的问题。
关于英语口试的考试,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你争取主动。首先要充分准备自我介绍,这是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的开场白,三分钟最好,不要太短,也不要太过冗长。第二,听不懂的时候不可装懂,面带微笑请老师重说一遍,不要唐突的说一句“pardon?”,换为语气缓和一些的句子更好,例如“I’m sorry I can’t follow you, could you say that again?”会更好。第三,不要因为害怕说错扣分而不去说,这样会很被动。遇到较为熟悉的题目,要多说,老师不会太过计较你的语法哪里错了,主要是看你的交流水平、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如何。如果你不说,老师不得不用启发式的提问使你开口,这样就会给本来就紧张的你造成老师连珠炮似的向你发问的印象,故而越来越紧张,越来越说不出来。遇到比较熟悉的问题时,能说多少说多少,老师会很少打断你,从而自己变得较为主动。而且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去了,老师提问问题的时间少了,你也降低了回答不出下一道题的可能性。
研究生复试不同于公司求职面试,不必穿得很正式,但也要注意仪容仪表。干净、整洁、朴素大方再加上面带自信的笑容,成功已离你不远了!
回首来时路,除了成功的喜悦,考研还留给我很多很多……
面对命运的挑战时,NEVER SURRENDER!
面对失败的沮丧时,NEVER SURRENDER!
面对困难的阻挠时,NEVER SURRENDER!
愿大家在考研之路上NEVE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