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上了十多年了,你一定对期望分数和实际分数的巨大落差深有体会。
不要期望你能超常发挥。
低级错误的根源来于:我要想的东西太多了,管不了那么多细节。
高分与低分的差别其实就在于:考试时我有没有空管那么多细节。
成功永远属于那些不怕下功夫过多而吃亏的人。
在展开我的观点之前先提供几个数字:04年考中大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数一平均分为68.2分(据说全国是五十多),整个计算机系最高分136,第二名是我,130。03年考中大计算机系的数一最高分为137,此人因此拿了初试总分第一名,而这一年从我本科所在系考计算机系的十多个师兄师姐中,数一最高分的才81。从这一组数据中你一定发现了数学发挥的巨大空间,数学是拉距离拉得最厉害的科目,数学分数的高低对你考研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到了九月份,到了十一月份,估算一下,你能拿多少分?
把你这个分数砍掉25%,得到的分数大概就是你的真实分数了。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认为你能拿120,实际上你只能拿到90分。希望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存在侥幸心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弱点,读书读了十多年了,你一定也对期望分数和实际分数的巨大落差深有体会。但是大家还是很容易忽略这一点。本科时我隔壁宿舍一哥们,他考的是数四。数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我本科这个专业学的数学比较多也比较深,因此按理来说在数学上还是有优势的。他觉得考个120多分是个很容易的事情,不肯在数学上花狠功夫,结果才考了80多分,名落孙山。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人出了成绩以后都说分数跟自己估计的相差多少分多少分,而真正对了答案才发现确实就是这个分数。
很多人不愿意用180分钟来地测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即便测了,也总是为自己的错误找藉口。你一定发现很多题的错都是不小心造成的,一定发现了很多低级错误,这些错误是个人他就不会犯。你确信真正考试的时候你是不会这样犯迷糊的。于是估分的时候,你把那些会做但犯了明显的低级错误的题的分数都加回来,得到了一个你还算满意的分数。但是我想问:你凭什么认为你在考试的时候不会犯低级错误?我在考完数学出来的时候,像大家一样,感觉非常好。因为所有的题型我都做过,全部都做完了,还有时间检查了一遍,基本上对每一题的答案我都很有信心。结果考完了对一下答案,填空选择各错一题,大题除了一两题可能全对以外,基本上每题都有错误。我仍然没有在真正考试中创造奇迹,没有实现我期望中的超常发挥。于是把我的估分定在125分,真实成绩是130分,这5分的浮动是正常的。
如果你也相信你无法在真正考试中创造奇迹,无法突然之间把所有的粗心都改掉,你一定正在为自己无法改变的粗心懊恼不已。然而,你为什么会粗心,粗心的根源在哪里?如果我现在出100道两位数的加法作为考研题目来考你,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拿100分,如果没有100分,我想98分应该也不难吧。但拿了真正的考研题目来做的时候,你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一位数之间的加法也加错了。原因在哪里呢?能拿98分的原因有两个:一、你觉得它简单,因为这样的运算你都不知道碰过多少遍了;二、每题都是相同的题型,你只管机械地做,不用考虑别的什么因素。于是你考研拿不高分的原因就对应地出来了:一、你觉得它难,觉得它陌生,觉得做它心理没低,你做完了一步都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还得想想怎么往下做;二、也就是真正的原因:你要想的东西太多了,管不了那么多细节。
每个人在抱怨自己粗心的时候都往往没意识到自己粗心的原因:我管不了那么多细节。高分与低分的差别其实就在于:考试时我有没有空管那么多细节。基础扎实,复习全面,做多识广,熟能生巧的人有空;存侥幸心理,认为A不会考,B不会考得太难,C应该会考,D一定考,认为出题老师会为我量身度造地出题的,绝对没空。
成功永远属于那些不怕下功夫过多而吃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