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北京奥组委实习的邢江,原来是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工程专业一名典型的工科生。2006年,他跨专业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
“我将准备考研的过程分成了4个阶段”,回忆起自己考研的准备,邢江条理清晰,据他介绍,这4个阶段主要是以专业课的复习来划分的。
第一阶段从8月初到10月底,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读指定参考书作笔记。在专业课中,邢江认为最难的是新闻史。“根本想不到它会考哪儿,有一年甚至考毛泽东的笔名有哪些”。从8月中旬开始,他每天必看两小时新闻史。和其他专业课不同,对于新闻史,他并不通读而是一上来就背诵。用他的话说,“新闻史这东西如果记不住,看了也是白看”。
第二阶段他开始背诵所总结的专业课笔记,然后对照书本查漏补缺。
到了第三阶段,新闻史已经背了两遍,其它专业课笔记也都背完了。这个阶段的重点是阅读指定参考书之外更为深入的专业书籍,并且大范围地阅读专业杂志。同时,他还花费了更多精力在分析各种广告案例、新闻作品和报纸版面上。邢江的感受是,应用型的专业课比如广告、公关、新闻采写等,不适合强记的学习方法,把基本概念记住之后,主要靠练习提高。
第四个阶段,也就是考试前一个多月的时间,邢江“开始全面地背书,从头到尾背的有《传播理论》和《新闻史》,《新闻理论》则只背了重点章节”。“到了临考前两周我就不看书了。”邢江笑笑说:“我自己给自己出题,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出一道题或两道题,然后自己一条一条地答”。
英语也是考研科目中比较容易栽跟头的一门。邢江是从6月开始准备英语的,每天晚上精读3篇文章,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背单词。作文邢江是从11月开始准备的。每周保证写一到两篇,刚开始,他还请了一名过了英语专业八级的同学帮他改作文,可感觉“作用并不大”。对于大多数考研学生都会用的背模板和范文,邢江的经验是“有一点作用,但是作用也不太大”。12月到考前,他认真做了10套模拟题,“市面上著名的老师出的模拟题都做过一套,也是为了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出题的”。
对于政治,邢江的感觉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最花时间,光是这两部分他就从8月看到了11月。11月,理论都背得差不多了时,邢江就选了一本练习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查漏补缺。11月下旬再背一遍书。
在整个复习的过程中,邢江很注意时间的分配。他始终坚持每天英语两小时,政治两小时,专业课四到五个小时。因为想要考文科的研究生,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他就有意识地看了历史、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甚至形式逻辑等各种人文科学类的专业书。邢江感觉这些专业书对自己帮助很大,虽然当时只是泛泛地看,什么类型的都有,可是在后来准备的过程中“很多理论和事件都不会感到陌生,只是细节需要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