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隔行如隔山 跨专业考研三思而后行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心路 >> 考研经验 >> 正文 经验谈:隔行如隔山 跨专业考研三思而后行

考研试卷库
经验谈:隔行如隔山 跨专业考研三思而后行

现在有些考生注重基础课的复习,但专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就实质来讲,考研仍是应试,是高考(论坛)的延续,许多成功者对考研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夸大其词,复习半年就考了400分,这给许多考生一个误解,这位考生基础应该特好,是一个特例,但其经验不值得推广。据万学海文多年考研辅导经验,考研对大多数人起码要9个月。

中国人一向重视分数,居然有许多人认为GRE成绩是出国的决定因素,但事实相反,美国对GRE成绩过高的考生反而拒绝,导致许多人“不敢”考太高,看来。“物极必反”这道理对分数来说也不是不适宜的。现在许多人总喜好把那些“状元”提出来,他们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经验”好像其成功并不费力,言外之意就是他们“聪明”他们也因此获得高于众人的权威。其实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如果不是考顶级学校热门专业,360就足够了。万学海文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政治英语(论坛)不是取胜的关键,从长远看,专业才是最重要的,许多人考研成功后在新的起点上又迷失了前进方向,这也是应试教育失败之处。“为考而学,考过就忘”现在造成过分重视政、英的原因在于许多理工考生包括许多专业很好的考生英语基础太差,连四级都考几次才过,这部分考生应注重补基础,但不要把过多精力投在英语上。

至于考本校本专业,自无需赘述。本文着重谈跨专业,在选志愿时,专业绝对是“熊掌”,一个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的中文系学生在求职时会有差别,但只是在具体待遇等方面。而同样是北大,不用说文理之间,就是化学系与生命科学之间都有天壤之别的人生道路。就差别而论,后者显然更明显。另外有许多学校实力雄厚的专业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武汉测绘大学的测绘专业在亚洲都是一流的,类似的还有大连海事大学的海商法,吉林工大的汽车专业。

跨专业有以下原则:理转工易,理工转文易,经济类转纯文科易,反之则难任何一个专业都有一支柱理论,这也是中学“打基础”的目的。

会 0 说不清 0 不会

所有专业大致根据基础理论不同专业可做以下划分:

数学分枝:计算机,信息管理类,统计类,交通运输,金融,系统工程类;

物理分枝:电学,力学,控制类,机械类 建筑类,通信类土建类,各种工程类;

化学分支:化工类,食品造糖类,纺织,医学,生命科学,农,林;

至于文科,其基础理论不如理工类划分明显。

以上划分不是绝对的,像控制类对数学要求很高,农林对数理统计要求高。中医,建筑学的支柱理论游离于前几者之外。每个分支之间差别也大,如计算机与数学。

选志愿最忌讳不管自身特长,条件钻“热门”造成专业间差别悬殊,一边是:“独木桥”一边是无人问津。其实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不是太冷的哲学、考古、核工程等(这类专业国家已严格控制数目),只要有兴趣,能发挥特长,都能干出名堂。相反,热门专业不是自己擅长的,也只能平庸一生。以前高考有许多数理化很好的同学报考医学,建筑学,殊不知前者强调背书,后者更像艺术工作,结果他们就象鸟被捆扎翅膀一样,根本没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而只能委曲求全。而相反有些人数理化奇差但就会编程,现举几个热门的专业:

计算机:只适合计算,离散数学类,通信类,数学系的同学都知道基础数学与离散数学的差别之大。当然这里排除象BILL GATES的编程天才,其他所有专业均不适合。

经济管理类:许多人都认为这类专业容易,也难怪,伏明霞等许多奥运冠军退役后都选择此类,殊不知经济中对数学要求高于理工类,因为前者离散现象多,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热点,后者多是连续现象, 理论已相当成熟。真正学通数学的同学都有概率,线数远难于高数的体会,道理也在于此。但这类专业分应用和理论两种,后者只适合数学类,统计类转。前者适合对数学感兴趣且擅长的所有专业考生,因为他对数学的要求毕竟没有那么高。许多理工类考生都认为自己数学“好”,其实不然,要不怎么每年数学一二都考分如此低。其实考研数学对数学系而言再简单不过了,在数学系,“高数”要分成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等几门课学,在数学系有解析几何,微积分,高等代数(对应工科“线数”)为“低等数学”而高深的泛函,群论,拓扑,李代数才是“高等”的说法。真正在数学有优势的专业是数学,统计,控制,力学,电学,系统工程类,处于劣势的是建筑类,地质类,材料类,土建类,机械类,海洋类,测绘类,化工类,生物类,医学。大家只要大致翻一下各专业的教科书就能很清楚地看出。

这里要提的是:MBA另当别论,严格来说,MBA不是研究生(论坛) ,只是一个硕士头衔。另外,纯文科如法律,中文等由于理论不多,更侧重于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但有一重要前提:必须真正感兴趣而不是为考上而考上。

其实,讲了这么多,最适合跨专业的确实是数理化专业,他们在大学主要学习理论而没学技术,他们找工作较难,但学习的理论与工科的水平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理论学习才是研究生最主要的要求,有许多本科学得很好的学生研究生读得很辛苦,就是不适应抽象的理论学习,与本科相比,研究生更强调“定量”要用数据说话(再不可能像本科那样,毕业还用初等数学方法了,对研究生说,微积分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许多在校学得好考生考数学纷纷落马,就是因为抽象思维能力不行,这也是教育部设置考数学的目的。数理化考研时专业选择空间是最大的,而其他专业理论学得浅,基本已定型,要转的可能性很小,毕竟隔行如隔山。

专家指导:

跨专业报考,首先应该端正两种心态:

冲动型

不分析自己的专业意愿,看别人跨专业考研而盲目跟风,完全不考虑下一步的发展;或者不考虑自己的客观条件,一时兴起而跨专业考研。

犹豫型

对于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但对于换专业考研又犹豫不决;一是觉得自己如果换专业考研的话,那大学四年不是白读了吗?一是怕换到新专业会跟不上,别人毕竟大学学了四年,怎么跟得上?就因为这些困扰而望而却步。

其实放开思想,如果你本科的专业不好,即使不换专业考研,以后工作可能很少会做本行,所以以前的专业知识肯定是也被忘掉了,没什么好心痛的,跨专业考研应该看作是新的生活道路的开始。

如果所跨专业在你的千里范围之内,那么我相信你既然通过了初试,也有能力可以克服困难把读研的专业学好。

所以,跨专业考研报考应以一种平静的心态进行,可遵循以下经验理性抉择:

1.跨专业总原则:理转工易,理工转文易,经济类转纯文科易,反之则难。原因很简单,文科生从高中开始即与深奥的理工科告别,而理工科学生即使进了大学,也有大学语文课的选修课熏陶,更别提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读物。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文科侧重于感性认识,只要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就可以基于已有的中文基础深入学习;而理工科中在推理,其学科体系循序渐进,难以跨越。因此,立刻作为基础性理论学科,可兼容的范围较广。

2.跨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循“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如果报考院校设有交叉学科,则可以作为参考。最安全的方法是找同一门类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学转药学,数学转理论经济学等。总而言之,最好能找到专业间的“交集”。如果不是自身实力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3.跨专业应考虑到自身的优劣势。由于数学哈外语是公共科目,因此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尤其是数学基础尚可的同学,转考经济、信息管理类有数学科目的专业就比较具有优势,因此,这类考生去报考纯文科类的专业,从考试的角度来说丢掉自己的优势科目无疑比较可惜。相反,文转理就不同了, 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

4.跨专业考研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报考前应了解相关原西河岛是对于跨专业考生的态度。因为有的学校和院系欢迎鼓励外专业报考,而有的学员可能持不认可态度。另外,根据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选择导师也很重要。比如新闻学专业,研究中西比较的导师多欢迎外语系学生报考,因为这样在科研中就能翻译一手的外文资料;而研究方向是中国新闻史的导师,就更愿意要历史、古典文学专业的考生。

如果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复习时除了要吃透书本外,还要培养报考专业的思维方式,熟练把握报考学科的基本概念,不能只浮于皮毛,不解精髓。另外,复习中应拓宽该领域视野,通过学术期刊,了解该领域的热点、焦点、新课题等。这不仅对于复习备考很有帮助,也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打下了基础。

精彩推荐:

经验谈:跨专业考研"墨守陈规"or"另辟蹊径"

过来人经验:跨专业考研最忌盲目与投机心态

对生命另一种追求 应届生跨校跨专业考研经历

专家指导:牢记跨专业考研启程的四大步骤更多精彩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