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考研联考金融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04年考研联考金融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考研试卷库
2004年考研联考金融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2分×10题,共20分)

1.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B.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

D.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

2.如果商品X对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XY小于X和Y的价格之比PX/PY,则()。

A.该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

B.该消费者应增加X消费,减少Y消费

C.该消费者应减少X消费,增加Y消费

D.该消费者未获得最大效用

3.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它的意图是()。

A.增加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

B.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

C.提高利息率水平

D.通过增加商业银行贷款扩大货币供给量,以达到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的目的

4.无公司税时的MM理论有结论()。

A.假定市场无交易成本

B.有杠杆企业的价值等于无杠杆企业的价值

C.个人与企业可以以相同的利率负债

D.公司证券持有者不会因为资本结构的改变而改变总风险

5.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假设条件有()。

A.证券市场是有效的

B.存在一种无风险资产,投资者可以不受限制地借入和贷出

C.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的

D.投资者在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的基础上选择投资组合

6.根据货币主义汇率理论,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本币汇率下降的有()。

A.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名义货币供应量增加

B.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实际国民收入减少

C.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实际利率下降

D.本国相对于外国的预期通胀率下降

7.下列对购买力平价叙述正确的是()。

A.购买力平价是从货币数量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的

B.购买力平价在汇率理论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并为实证检验所支持

C.购买力平价认为实际汇率是始终不变的

D.购买力平价认为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

8.套汇是外汇市场上的主要交易之一,其性质是()。

A.保值性的

B.投机性的

C.盈利性的

D.既是保值的,又是投机的

9.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A.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居民的实际财富下降,他们将增加消费

B.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居民的实际财富增加,他们将增加消费

C.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居民的实际财富下降,他们将增加消费

D.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居民的实际财富上升,他们将减少消费

lO.普通股股东享有的权利主要有()。

A.公司重大决策的参与权

B.选择管理者

C.有优先剩余资产分配权

D.优先配股权

二、名词解释(5分×6题,共30分)

1.科斯定理

2.自动稳定器

3.票据发行便利

4.有效汇率

5.格雷欣法则

6.巴塞尔协议

三、简述题(8分×3题,共24分)

1.简述挤出效应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2.简述影响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3.证券回购协议与证券抵押贷款有何不同?

四、计算题(8分×3题,共24分)

1.假设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2Q,成本函数为TC=Q2+4Q

(1)求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如果政府企图对该厂商采取限价措施迫使其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则限价应为多少?此时该垄断厂商是否仍有利润?

2.现有三年期国债两种,分别按一年和半年付息方式发行,其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6%,市场利率为8%,其发行价格分别是多少?

3.假定某日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l美元:8.2人民币,美元6个月利率为年利4%,12个月利率为4.5%;人民币6个月利率为年利1.5%,12个月利率为2%。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美元对人民币6个月和12个月的远期汇率。

五、论述题(前2题选答1题,18分,后3题选答2题,每题17分,共52分)

1.试比较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条件下的经济效率,并谈谈我国该如何制定反垄断政策

2.试述失业的类型及失业对社会的影响,并联系中国实际阐述相应的反失业政策。

3.试述什么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是什么?并说明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能否同时确定货币供给目标和利率目标?

4.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如何影响国内经济?应怎样进行政策调节?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人民币是否升值的看法。

5.论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经营管理方法。并联系实际浅谈如何进一步建立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2004年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联考“金融学基础”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D3.D4.ABD5.ACD

6.AB7.ACD8.B9.B10.ABD

二、名词解释

 

1.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

2.自动稳定器:也称为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的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特制度等。

3.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即根据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签订的协议,借款人可以在未来的一个中期内(通常为5~7年)、以自己的名义周转性地发行一系列短期(如半年)票据,从而达到低成本地获得中长期资金融通的效果;而金融机构则承担借款人未能按期售出的全部票据,或提供备用信贷的责任。

4.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其权数取决于各国与该国经济往来的密切程度(如各国与该国的贸易额占该国总贸易额的比重)。有效汇率又称为汇率指数,能综合地反映一国货币汇率的基本走势。

5.格雷欣法则:又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形成的金银比价平行存在。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就会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形成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6.巴塞尔协议:它是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的一份国际银行监管方面有代表性的文件。其主要内容有: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由银行资产结构形成的资产风险所决定,资产风险越大,最低资本额越高;银行的主要资本是银行持股人的股本,构成银行的核心资本;协议签署国银行的最低资本限额为银行风险资产的8%,核心资本不能低于风险资产的4%;国际间的银行业竞争应使银行资本金达到相似的水平。

三、简述题

1.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或消费的减少。它被用来说明这样一种现象:政府扩大财政支出,目的在于扩张总需求,但结果总需求中政府支出部分扩大了,私人支出反而减少了。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是由于政府扩大购买和增加公共工程方面的支出,使市场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在供给没有及时增加时,价格必然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必然因价格上升而减少,货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使得企业筹资成本增加,导致私人投资下降,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与消费。挤出效应的存在,增加了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实施的困难。

在不充分就业情况下,挤出效应的大小,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扩大支出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越多,但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利率上升,又引起私人投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又减少很多,也就是说“挤出效应”也很大。

第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小,“挤出效应”就越小。

第三,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水平的敏感程度。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国民收入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交易需求的增加也就越大,“挤出效应”也就越大。因为在货币供给量既定的条件下,用于满足交易性需求的货币量增加,必导致用于满足投机性货币需求量减少,引起利率上升,私人投资下降。

2、答:影响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的因素主要包括:(1)进口规模。一般采用年进口额这一指标,以它为分母,以储备为分子,采用比例法来推算一国的最佳储备量。(2)进出口贸易(或国际收支)差额的波动幅度。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的波动幅度越大,对储备的需求就越大;反之,波动幅度越小,对储备的需求越少。(3)汇率制度。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相对而言它就需要持有较多的储备;反之,一个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储备的保有量就可相对较低。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储备保有量可相对较低;反之,则较多。(4)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调节政策的效率。一国自动调节机制和调节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的效率越高,储备需求就越小;反之,效率越低,储备需求就越高。(5)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持有储备的相对(机会)成本越高,储备的保有量就应越低。(6)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越发达,政府保有的国际储备便可相应越少;反之则调节国际收支对政府自有储备的依赖就越大。(7)国际货币合作状况。如果一国政府拥有良好的国际货币合作关系,则该国政府对自有储备的需求就越少。反之,它对自有储备的需求就越大。(8)国际资金流动情况。一国在不能有效、及时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来借入储备的情况下,其自有储备的数量需求就大大增加。

3.答:证券回购协议是指资金的融入方在将证券出售给资金贷出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融入方按照约定的回购利率计算的金额向贷出方返还资金,贷出方向融入方返还其原来出售的证券的融资行为。

证券抵押贷款属于担保贷款中质押贷款的一种,是借款人以持有的各种有价证券作为质物向银行申请的贷款。

证券回购协议和证券抵押贷款的区别是:

(1)证券回购协议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解决短期资金需要而进行的资金融通;而证券抵押贷款则是证券持有人为解决各种各样的资金需求,以证券抵押为担保的资金融通行为。

(2)证券回购协议的融资标的主要是债券等高流动性、低风险的金融资产:而证券抵押贷款的融资标的可以是各种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汇票、本票、支票和存单等。

(3)证券抵押贷款的融资期限一般比证券回购协议的回购交易期限长。

三、计算题

1、解:(1)已知 P=lO-2Q,则TR=PQ*=(10-2Q),Q*=1OQ-2Q2

所以MR=10-4Q而MC=2Q+4

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MC=MR,即2Q+4=10-4Q,得:Q=1

将Q=l代入P=lO-2Q中得:P=8

利润=TR-TC=6Q-3Q2,将Q=1代入,得到此时利润为3

(2)政府采取限价措施使垄断者达到完全竞争行业的产量水平。而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P=MC,即有:10-2Q=2Q+4,得出Q=1.5。

将其代入P=10-2Q中,得出P=7

利润=TR-TC=PQ-(Q2+4Q)

将Q=1.5代入得到:利润为2.25

2.解:根据国债发行价格理论计算公式:

n

P=FV/(1+rm)2+∑[(FV×rb)/(1+rm)t]

t=1

其中,P-发行价格;FV-面值;rm-市场利率;rb-票面利率;n-期限。

按一年付息方式发行的国债价格:

3

P=1000/(1+8%)3+∑[(1000×6%)/(1+8%)t]=948.46元

t=1

按半年付息方式发行的国债价格:

6

P=1000/(1+4%)6+∑[(1000×3%)/(1+4%)t]=947.58元

t=1

3.根据远期汇率计算公式,将相应值代入得:

6个月远期汇率=8.2×[(1+1.5%×0.5)/(1+4%×0.5)]=8.10

12个月远期汇率=8.2×[(1+2%)/(1+4.5%)]=8.0O

五、论述题

l.答:(1)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条件下的经济效率是不同的:

①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高点;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

②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

(2)关于我国反垄断政策的制定:

我国的反垄断政策应该将重点放在促进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及限制竞争的行为上,即反对企业在定价、市场份额和限制竞争中的串谋行为,以及反对价格歧视和互惠性贸易等损害竞争的行为。同时,国家也应该针对垄断性结构立法,例如国家在减少对垄断性行业进入管制的同时,将一些相关的服务性行业与原垄断企业分离,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并限制垄断行业的价格歧视行为,以促进企业在较公平的基础上展开竞争。

2.答: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状态。失业按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1)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2)季节性失业,是指某些行业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3)周期性失业,是指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产生的失业;(4)需求不足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而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产生的失业;(5)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产生的失业;(6)自愿性失业,是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所造成的失业。与其对应的是非自愿性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接受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失业仅局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则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而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失业的影响包括对经济的影响和社会影响两方面。高失业可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奥肯法则”描述了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即GDP每增加3%,失业率人均下降l%。失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所以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失业的治理措施主要有:(1)对摩擦性失业采取完善劳动市场的政策,例如:增设职业介绍所、就业服务机构,强化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等。(2)对结构性失业可以采取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再就业培训等。(3)对周期性失业可以通过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或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

中国当前的失业主要通过(1)、(2)类措施进行治理,同时针对日益庞大的就业人群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答: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指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金融凋控所要达到的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从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稳定币值这一单一目标,发展到现在的保持物价稳定、维持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样的综合目标,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所以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要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还需要一些可以量化的、可以操作的经济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的中介桥梁,即中介目标。

中间目标的选择,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环节,它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最终目标的实现与否。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时,主要考虑三个标准:(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

中央银行在确定中介目标时,利率目标和货币供应量目标是互不相容的。例如,当选用货币供应量目标时,由于产出增减、物价变化或公众持有货币偏好的意外变动等因素,货币需求会发生变化,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将随货币需求的变动而波动。当选用利率目标时,若货币需求变动,如需求下降,则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中央银行若想盯住利率目标,将通过出售债券以促使债券价格下降和利率回升到原来水平,此时,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出售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

4.答:国际收支同国内经济存在密切联系,它会通过贸易收支、资本收支等渠道影响国内经济的运行。在固定汇率制下主要通过货币供给作用于国内经济,而在浮动汇率制下主要通过汇率变动发生作用。

固定汇率制下,若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货币当局为了维持稳定,购买超额外汇供给,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带动货币供应量增长,长期持续顺差难免导致通货膨胀压力;此外,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低于长期投资的收益率。在浮动汇率制下,若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市场上的外汇存在超额供给,使本币升值、外汇贬值,从而抑止出口增长,不利于本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储备资产易遭受贬值损失。因此,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也要进行调节。

调节措施主要包括:(1)货币手段。如降低再贴现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购汇等;(2)财政政策。如增加公共支出、减免税收等扩张性财政政策;(3)信贷政策。主要是利用国际信贷来调节;(4)汇率调整政策。如公开宣布本币的法定升值;(5)直接管制政策。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升值舆论不仅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有些学者认为人民币被低估,而且美国财长诺斯在2003年西方八国财长会议上也正式提出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人民币是否需要升值,受制于诸多经济因素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对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对物价水平、资本流动、国际贸易收支及交换条件、总需求、民族经济结构等各方面。我国国际贸易顺差和外资快速流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较快增长,成为部分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但是,这一要求的实质意图在于打击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我国民族工业几乎没有树立国际品牌, 主要依靠产品的价格优势挤占世界市场份额,因此保持币值稳定是目前发展民族经济、缓急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同时,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

5.答: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包括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追求赢利是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是改进服务、开拓业务和改善经营管理的内在动力,因此这一原则占据核心地位。流动性问题,即清偿力问题,是指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方面要求的能力,它对银行的经营至关重要。因此,为了保持流动性,银行在安排资金运用时,一方面使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必须力求负债业务结构合理并保持自己有较多的融资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安全性原则,是指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银行经营中,自有资本比重很小,主要依靠吸收客户存款或对外借款用于贷款和投资,因此安全性也很重要。三原则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一般而言,安全性与流动性是正相关的,但它们与赢利往往有矛盾,因此银行要从现实出发,统一协调好这三者的关系,寻求最佳组合,这涉及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问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历经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三阶段。

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方法,它着重于资产管理,尤其是流动性方面。负债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当然它也存在明显缺陷:提高了银行融资成本,增加了经营风险,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加以对照及作对应分析,围绕所谓缺口或差额,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它的手段有: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期限管理法。

我国商业银行应加紧建立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第一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尽快提高市场风险计量水平。第二步,逐步推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对市场风险实行相对集中管理。第三步,重组管理架构,健全管理流程,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管理。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