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质疑北大法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一怒暂停招收硕士研究生。将要赴加拿大的贺教授证实,他在学术批评网发布了暂停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声明。
贺教授证实,6月24日他在学术批评网上发布了《关于本人暂停招收硕士生的声明——致北大法学院暨校研究生院负责同志的公开信》。在信中,贺卫方写道:“现行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陷,考两张综合卷涵盖多达十门课程,这种打着对考生全面考查旗号的做法实际上产生的后果却是削弱了考试应有的专业偏向。尤其是法律史和法理学专业,这样的考法足以让那些爱好理论和历史、并且对此已经有大量阅读(因而很可能“偏科”)的考生被卡在门外。”因此,贺教授决定“自2006年起,不再招收法律史专业研究生”。
据悉,北大法学院2004-2005年研究生考试对于过去的考试方式进行了很大改造,主要是淡化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倾向,把13门“核心课程”都纳入到考试的范围。贺教授认为“这种撒大网式的考试严重抑制了考试时应有的专业倾向”。“这样的考法足以让那些爱好理论和历史、并且对此已经有大量阅读(因而很可能'偏科')的考生被卡在门外。”而通过初试的考生又不够专。今年,参加法律史研究生复试的考生连法律史的基本知识都难以回答,最终四个名额却只有一个过关。贺教授称,“这样的考试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很不公平的。”
同时,贺教授也对保送制度提出了质疑,“保送生有两种,一种是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而保送”,这种“保送生过分偏向于应试型”,学问未必做得好。“还有一种保送生是学生干部、特长生”,贺教授认为,这是更不合理的保送。“这样出身的人很少有人能成为好的学者。”贺教授称自己有权利不招生,直到考试制度恢复到非常重视选拔培养学术人才时再恢复招生。
北大法学院有关负责人说,贺卫方教授曾就此事与他进行过交流,从同事的角度来讲,他能理解贺老师的苦衷,他的一些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从目前的大环境来说,既要消除社会的不信任、防止腐败产生,又要挑选最合适的学生,这的确是一个二难的问题。没有任何一项制度会是完美的,这一方的长处对另一方来说也许就是不足,难免有遗珠之憾,只能说选择相对比较合理的。如果从整个法学院的角度来考虑,现在的程序在保证公平、选拔人才方面还是非常严格的,也能避免人情、面子等给教授招生带来的干扰。
北大法学院另一位负责人表示,不管选拔制度怎么改革,北大都希望把更多的好学生招进来。这位负责人说,北大法学院正常的教学和招生也不会因此受到什么影响,同时希望社会和舆论能够以更理性的方式看待此类事情,并对大学的办学自主权给予更多的尊重。
贺卫方: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是我国法理学、法制史以及比较法学等领域的著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