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张开)2004年度的研究生新生还没有入学,2005年度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逐渐展开。最近半个月的时间内,有关明年研究生招考情况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研究生招考又呈现出增加和减少并存的局面,并引来窃喜、质疑、悲叹、感慨……各种各样的情绪在关心教育的人们心中腾挪跌宕。
研究生招考增加了的是招生人数。研究生招生人数将逐年扩招到百万的消息不出意外地在社会上形成强烈的冲击波,一时间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是盼望考研人数多多益善的考研辅导班、收到学费达到开源目的的高校和那些水平一般、期望研究生招考降低门槛让自己侥幸混个文凭的投机取巧者。他们为自己即将到手的利益暗自窃喜。忧愁的是那些懂教育、讲学术的专家学者。他们为可能出现的研究生质量大幅度下降而扼腕叹息。
研究生招考减少了的是学制。通行已久的研究生学制由三年向两年转变成为大势所趋,北大、南大等诸多名校纷纷减少教育年限使研究生们在学校的时间将越来越短。
一增一减,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扩招是国家统筹,减学制是学校培养模式改革。但是,仔细想一想,两者又相辅相成,互为前提。近年来不断进行的本科生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走下神坛后黯然伤神之余,寄希望于鸟枪换炮,把学士帽垫高到硕士帽使自己踏入“精英”行列。
随之,高校的导师们一棵桃树上要结的果子也随之增多,过去一位教授几十年才能获得的桃李满天下的收获,现今三年五载就能超额完成。
导师们不堪重负,但可以任劳任怨,可怜是的校舍就那么几幢,学生总不能住空中楼阁;教室就那么几间,学生总不能在马路牙子上席地而坐;实验室就那么几个,学生总不能连试管都不碰一碰。怎么办?在扩招人数是既定目标的前提下,减学制成为缓解学校压力的杀手锏。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打着加快学生培养速度的算盘,在学校现有软硬件条件不行的情况下,让学校的实际容量变大。
学制减少了,人数增多了,高校的银行账户因为扩招生的学费而更加丰厚,食堂承包者为饭盆的增加而偷着乐。可惜的是导师们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没有进行计划生育时养孩子的绝招逐渐异曲同工:多生一个孩子不就是在煮饭的时候多放一瓢水。学生们从导师那里得到的知识由米饭到稀粥,迟早有一天要变成米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