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确定一个既能维护广大民众利益,又不影响政府形象和高等教育形象的安全线,是11月上旬召开的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一个热点话题。对此,一些大学校长提出,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这个需要留有余地的底线确定在70%~80%比较合适。
面对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性、复杂性,国务院提出要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整个社会就业工作体系。为此,要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四化(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贯通,地方政府要在统筹这三个市场的资金投入、规范管理及监督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是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目标。
政策体系支撑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扫除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障碍,2003年是中央和地方出台相关就业政策最多的一年,具体内容涉及对毕业生提供就业辅导、技能培训、失业登记、临时救助、待就业服务、免费职业见习等多个方面。迄今,一个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临时就业和多渠道就业的政策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议报告中指出,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出台,为打破对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的种种限制,确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正在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分工负责制度、待就业毕业生社会保障制度、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保障制度、促进毕业生创业及就业市场管理等配套的制度建设也在进一步推进。
完善毕业生人才储备制度是形成毕业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把待就业的毕业生纳入社会就业服务体系,在东部一些城市正在积极进行富有远见的尝试,比如建设多种形式的“就业缓冲港”、“学士后流动站”等,通过相关政策使毕业半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进入“待就业登记”范畴,旨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西部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低,这种做法值得西部地区借鉴。
据了解,就业工作专职人员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不得低于1∶500,就业工作经费要确保不低于学校年度学费的1%,是教育部对高校要具备合格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基本要求。而各地方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都要在做好毕业生供求信息收集、发布工作的同时,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则是把大学生就业工作纳入社会整个就业体系的必经之路。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撑。今后要强化就业率和待就业率的定期公布,规定大学每年的招生简章要写明上一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实行奖学金与就业挂钩的“后奖励制度”(即对去西部、基层及国防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减免贷款)等,都不失为以政策导向加快形成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的保障。
就业率为国际先进水平
一些大学校长提出,过去的10多年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或接近过100%,应该认为中国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经属于国际先进水平。以日本《劳动白皮书》中的有关记述为例:日本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从1991年的80%开始逐年下降,至1996年降到65%,如今大致维持在60%~70%。据分析,日本社会所以能较为平静地面对“三个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个失业”的现实,一是日本民众在长期的市场经济中对失业的承受能力较强;二是日本大学生毕业后对赶紧就业养家糊口的那种愿望不甚迫切;三是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会议的总结讲话中说到,中国的国情与日本有很大不同,大学毕业生就不了业,他们自己以及家长都是很难接受的,如果从对扩招的感激变成了对政府的抱怨,就会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大局。一方面尽可能地使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各级政府的一大职能,也可以说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另一方面使所有大学毕业生一个不剩地就业又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确定一个既能维护广大民众利益,又不影响政府形象和高等教育形象的安全线。
增强统计的科学性
在每年的不同时段,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进展状况做出科学而准确的统计,是一项直接服务于以上政策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的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了不致使统计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有较大偏差,一些大学校长就如何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科学性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应对这个特定名词的内涵加以重新界定。一些大学校长提出,现行的对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是依据那些有报到证的、与用人单位签了协议的、从学校迁出户口及档案的那部分毕业生的人数,然而现在毕业后继续依靠父母资助而自愿选择暂时不就业的、有经济收入(比如轮流到若干中小学生家里教钢琴)却甘当“漂族”的、揣着几个用人单位的合同就是不签约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把这一类毕业生排除在“初次就业率”之外,显然不能真实反映出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
其次,增强就业率统计的科学性还需要对统计方法加以改进。现在的就业率实际上等同于签约率,而“签约率”只是就业率中的统计指标之一。一些大学校长提出,如果把另一个统计指标“登记待就业率”综合起来统计,更能及时确切地掌握毕业生就业的动态,也更能体现出对高校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