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新选院士,尽管许多学术水平和贡献很强的学者没有入选,但也能反映一些情况。本次增选58名院士,以五十到七十年代的毕业生为主体,科大、清华、北大、复旦、南大五大名校校友当选最多。在那个年代,经过院系调整,科大、北大、复旦都是名师云集,备受国家重点投资,表现优异;清华、南大在院系掉整以后元气大伤,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能照样表现不俗。其中,科大的表现尤为突出,一则建校迟,1963年才有第一届毕业生,一则涌现出了一些80年代毕业的新院士。现在国内大学的格局和当时已经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异军突起。
统计排名
1、中国科技大学 9
学习毕业:郭光灿 吴奇 侯建国 林尊琪 陈霖 饶子和 李曙光 刘嘉麒 工作:陈国良
2、清华大学 8
学习毕业:邝宇平 朱邦芬 费维扬 吴宏鑫 周远 范守善 杨卫 工作:饶子和
3、北京大学 7
学习毕业:陆埮 解思深 计亮年 陆大道 陈创天 郑有炓 黄琳
3、复旦大学 7
学习毕业:李家春 洪家兴 陶瑞宝 吴养洁 杨玉良 方荣祥 张亚平
5、南京大学 6
学习毕业:郑有炓 黄宪 计亮年 贾承造 符淙斌 工作:陆埮
毕业生2人以上的大学:
6、香港大学:叶嘉安 刘允怡
6、兰州大学:秦大河 葛墨林
6、西北工业大学:杨卫 朱位秋
6、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 陈木法
6、中南大学:邓起东 金展鹏
详细资料
●邝宇平
理论物理学家。1932年生于广东台山。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入北京大学,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高能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任亚太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物理工作组中国联系人,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高级顾问等。
从事粒子理论研究。在重夸克偶素物理、TeV能区物理、有效拉氏量理论等方面做出重要工作。建立重夸克偶素强子跃迁的合理模型和系统计算方法;建立含耦合道效应的强子跃迁理论;给出等价定理的严格证明和正确表述;给出在TeV能量对撞机上探测电弱破缺机制灵敏度的全面分析;提出通过WW散射灵敏探测Higgs玻色子反常耦合的新方法等。
●朱邦芬
凝聚态物理学家。1948年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省宜兴。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
与黄昆先生提出的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型被国际上称作"黄朱模型",在多本国外专著及研究生教材中详细介绍,带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关于半导体量子阱中激子旋量态理论和半导体超晶格拉曼散射的微观理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现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受限小量子系统物理和半导体超快光学过程理论。
●张 杰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1958年生于山西太原,原籍河北邢州。1981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X射线激光和强场物理研究。在波长14纳米至6纳米的近水窗的波段实现了X射线激光的饱和输出,解决了通向水窗的主要物理难题;研究了X射线激光的最佳泵浦脉冲结构。为X射线激光的小型化做出了贡献:对相对论强激光作用下电子在固体表面的高速运动进行了探索,产生了波长最短的固体高次谐波;测量了与快点火激光核聚变相关的"钻洞"速度,并揭示出其中的物理规律;对超热电子的产生和传输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测量出高能超热电子的角分布,揭示了静电分离势对超热电子的影响,实现了高能超热电子的定向发射和在低密和高密等离子体中的定向传输;对飞秒脉冲强激光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进行研究,在大气中产生了长等离子体通道并获发明专利;揭示了等离子体定标长度和激光偏振对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影响;与同事一起,研制出超短超强激光装置和其它强场物理诊断系统,建立了强场物理研究平台。
●李家春
力学家。1940年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力学与实践主编,力学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CPL、IJSR编委。
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在流动的非线性问题和力学中数学方法领域做出了理论成果。提出了摄动级数多对复奇点的判别准则;最早用剪切解释风浪频谱下移机理,并且得到弱风时不稳定加强,强风时不稳定抑制的新结论;对自然环境中的波、流、涡、湍流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与流体力学有关的诸如陆面过程、海气相互作用、台风异常路径和土壤侵蚀等环境科学问题。
●陆 埮
天体物理学家。1932年生于江苏常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长期从事高能天体物理科研和教学工作。他与他的学生在伽玛暴余辉刚发现不久就研究了其星风环境和致密介质环境,有力地支持了伽玛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塌缩的观点;提出了伽玛暴余辉动力学演化的统一模型,可描述从早期极端相对论到晚期非相对论阶段的整个演化过程。另外,在1984年他们研究发现,夸克非轻子弱过程对奇异星的径向振荡有非常强的阻尼效应;在研究脉冲星辐射时,提出了"代参数"概念。
●陈木法
数学家。1946年生于福建惠安。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主要从事概率论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将概率方法引入第一特征值估计研究并找到了下界估计的统一的变分公式,使得三个方面的主特征值估计得到全面改观;找到了诸不等式的显式判别准则和关系图,拓宽了遍历理论,发展了谱理论;最早研究马氏耦合并得出一条基本定理,更新了耦合理论并开拓了一系列新应用;最先从非平衡统计物理中引进无穷维反应扩散过程,解决了过程的构造、平衡态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等根本课题,此方向今已成为国际上粒子系统研究的重要分支;完成了一般或可逆跳过程的唯一性准则并找到唯一性的强有力的充分条件,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彻底解决了"转移概率函数的可微性"等难题,建立了跳过程的系统理论。
●洪家兴
数学家。1942年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吴县。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2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重点实验室主任,"数学年刊"及"Asian J. of Math"编委。
从事偏微分方程及其几何应用方面研究。关于二维黎曼流形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实现的经典问题的研究,有系统深入的成果,首次得到了单连通完备负曲率曲面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实现的存在性定理,所得条件接近最佳,对丘成桐教授所提出的有关问题的研究作了重要的推进;关于蜕型面为特征的多元混合型方程(包括高阶)的研究,获得了相当一般的边值问题的正则性和适定性,建立了迄今为止最一般的理论。
●陶瑞宝
理论物理学家。1937年生于上海市。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4年复旦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现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创了自旋算子玻色变换的投影算子理论,把变换后对玻色空间的限制表示成玻色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和采用,此理论中的公式,当今仍然被国际上作为研究自旋波运动学相互作用影响的一个重要依据和出发点。与他人合作,创立了计算周期性多孔和复合媒质中弹性波和电磁波传播的富利叶方法,计算了微结构对弹性模量、介电常数等的影响;建立了能包括液晶分子位置短程关联的广义分子场理论,解释了在"无序相-向列相"液晶理论中的"de Gennes迷"。此外,在非周期序列、低维磁性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葛墨林
理论物理学家。1938年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现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数学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天文学科组成员,亚太地区理论物理中心一般委员会成员等。
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多体模型的新方法等。
●解思深
物理学家。1942年生于山东青岛。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纳米科技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及物理性质的研究,对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做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温度、气体种类和压力、催化剂及衬底对其产率、质量和管径分布影响的一些经验规律;发明了可控制多层碳管直径的定向生长方法,制备出离散分布、高密度和高纯度的定向碳管列阵;首次对多层碳管的拉伸特性进行了研究,单个多层碳管径向的压缩性质,及高温、高压下多层碳管的相变规律;首先观察到了碳管的三阶拉曼谱、三阶光学非线性效应;首次发现多层碳纳米管的声子谱具有平方结构,低温下比热与温度成线性关系;首先用连续介质弹性理论得到碳管的弹性自由能表达式和碳管的平衡形状方程及可能的形状,与实验符合很好。另外,在超导氧化物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测定上有过重要的贡献。
●计亮年
生物无机化学家。1934年生于上海。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以后在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深造。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化学院院长、研究室主任。
长期从事生物无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系统地研究了钌等小分子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与DNA的作用及其机理;在合成大量小分子配合物的基础上,用热力学、动力学及理论计算(密度泛函法)等总结了这些配合物的不同组成、结构与DNA的作用规律。总结了配合物主配体平面面积等多种因素对配合物和DNA作用方式和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许多具有应用前景的体系。在具有酶功能的新型配合物的合成及金属模拟酶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的研究方面设计合成了金属多吡啶、金属卟啉及金属大环三个体系共数百余种新型配合物。
●李 灿
物理化学家。1960年生于甘肃永昌。198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催化理事会理事。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的振动光谱表征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利用红外光谱和同位素技术表征了氧化铈等催化剂表面的双氧离子物种和甲烷活化吸附态,观测到甲烷在表面的结构畸变现象。研制了用于催化研究的紫外拉曼光谱仪,建立了鉴定分子筛骨架过渡金属杂原子的紫外共振拉曼方法,合成了含高度隔离过渡金属离子的催化材料。将Sharpless等催化剂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合成引入纳米孔材料,获得具有与均相不对称催化相媲美的多相手性催化剂。
●吴 奇
高分子化学家。1955年生于安徽芜湖。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1987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德国BASF公司研究总部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特殊高分子的表征、高分子链的构象变化和组装以及高分子凝胶方面的研究。设计了高温激光光散射仪,并测定了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分布和链构象,观察到高分子线性长链可随溶剂性质的变化,从伸展的无规线团蜷缩成稳定的单链小球,揭示了链折叠不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过程。其有关微乳液的数据处理方法被称为"安吴氏作图法"。
●吴养洁
有机化学家。1928年生于山东济南。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有机化学副博士学位。现任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物理有机、金属有机及大环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并证明在某些邻位取代芳基汞分子中分子内配位键的存在,以及由此对反应活性、波谱性质与化学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提出芳亚甲基芳胺希夫碱的汞化反应经历四元环过渡态,而非五元螯合环;通过金属转移反应开拓了制备手性二茂铁环金属物的新途径,进而发现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作为Heck反应的新型催化剂。制得了一系列大环配体及其与金属离子或中性分子形成的配合物、包合物和超分子,其中与糖或氨基酸络合的杯〔4〕芳烃硼衍生物可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张玉奎
分析化学家。1942年生于河北保定。196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色谱基本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采用微渗析-液相色谱、亲和色谱、毛细管电泳及电色谱研究了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同时测定结合常数与结合分子数的系统方法。提出了多维立体分离的思想,构建以超滤膜为接口的多维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质技术平台,并用于蛋白质的精细结构研究。用毛细管电泳方法研究肽类分离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样品分子量与迁移时间的关系,进而为复杂蛋白样品的分离及痕量检测提供了新技术。在深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完成国家任务与实现成果的产业化。
●杨玉良
高分子化学家。1952年生于上海。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4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做博士后。现任复旦大学副校长、高分子科学系主任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化学学报》副主编。
主要从事高分子物理方面的研究,将各项复杂的拓扑、共聚物结构高分子链构象统计与粘弹性的分子理论结合,建立了高分子链的静态和动态行为的图形理论;采用射频脉冲与转子同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研究高分子固体结构、取向和分子运动的相关性的三项新的实验方法,获得了高分子固体材料内部的链结构、凝聚态结构及动力学的信息及其相关性。发展了模拟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及其动力学的Monte Carlo方法,发明了合成可逆超支化与可逆交联的高分子材料的方法等。
●洪茂椿
无机化学家。1953年生于福建莆田。197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学位。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研究,用化学自组装法设计合成金属-有机纳米笼、管及线;宏量制备了多种新型原子团簇;系统地合成了金属石墨状聚合物、具有纳米孔洞的金属-有机聚合物和新型稀土与过渡金属混合聚合物,并研究它们的结构与其性能关系。在"纳米功能分子"和"新型无机-有机聚合物"的无机前沿领域做出贡献。他在新型无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规律与性能研究方面的工作曾获多项奖励。
●侯建国
物理化学家。1959年生于福建平潭。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9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美国Oregon州立大学化学系做助理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副校长、理化科学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结构分析、表面物理化学和无机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获得了能够分辨碳-碳单键和双键的分子图像,并从实验和理论上分别论证了扫描隧道显微术对单分子直接成像的可能性与限制因素,并进而确定了C 表面晶格的取向特征。此外,发展了确定单分子在固体表面吸附取向与局域电子态的方法,提出了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同质分子超晶格的新途径。
●费维扬
化学工程学家。1939年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现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长期从事液-液萃取分离的研究。提出了从浓度的测量可靠地推算出可表征返混的返混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多种萃取设备的数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发明了多种强化萃取分离的填料和设备,其中"内弯弧形筋片填料"可使液滴群在流动过程中不断的分散、聚合、再分散,从而促进了表面更新,抑制了轴向返混,提高了传质效率。
●黄 宪
有机化学家。1933年生于江苏扬州。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现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
多年来从事有机硒碲化合物在合成多取代烯烃中的应用和聚合物负载的固相合成的研究。发现了有机碲盐在不加碱的情况下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形成烯烃,并提出亲卤反应机理。利用α-高碘取代叶立德与亲核试剂反应,使叶立德的α-碳极性逆转。发现炔基砜及亚砜进行锆氢化反应时生成反式加成产物,并提出邻基参与反应的机理,在相关研究中提出了合成取代联烯的新方法和联烯及亚烃基环丙烷衍生物高选择性的反应。此外,还开发了多种杂环化合物的固相合成方法等。
●方荣祥
植物病毒学和植物生物技术专家。1946年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分析了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序列及其变异的特点,阐述了1968年香港流感病毒基因可能来自于动物流感病毒的观点。完成了花椰菜花叶病毒(新疆株)和水稻黄矮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发现了弹状病毒中的一个新基因。研制成同时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在种植时间和规模上曾居国际领先;同样的策略还用于抗病毒辣椒的研制。在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分析和改造了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研究结果被广泛应用;界定了水稻细胞壁蛋白GRP基因启动子中负责维管束特异表达的DNA序列;发现了融合CMV外壳蛋白多肽可大幅度提高外源蛋白的表达水平。
●刘允怡
肝胆胰外科学家。1947年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南海。197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1995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教授,国际肝胆胰协会主席。
创建了香港中文大学肝移植中心和肝癌诊疗研究组。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以"肝段为本"的肝切除方法,即根据血液供应和胆管引流特征提出肝背扇区分为解剖亚区的概念,对肝癌和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和劈裂性肝移植均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统一了国际上在肝脏解剖和肝切除手术的规划名称。率先应用钇90微粒为晚期肝癌治疗,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应用化疗、免疫联合治疗使不能切除的肝癌能以手术切除。很早开展活体肝移植手术,是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肝移植的创始人之一。
●孙汉董
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1939年生于云南保山。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1988年获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现任该所研究员、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系统研究了我国唇形科香茶菜属、红豆杉科、五味子科、伞形科、樟科及地衣类等科属的200余种植物的资源和次生代谢成分,分离鉴定了1500余个单体化合物,阐明了这些植物的化学物质基础,发掘了一些新的资源,发现了新化合物500余个,有开发应用价值的20余个,发展了萜类化学,丰富了天然化合物的内容。率先发现并阐明了冬凌草活性成分冬凌草甲素、乙素的结构,揭示了冬凌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多样性,推动了冬凌草作为抗癌药物的开发应用。还开发了中国橡苔香料、新型昆虫驱避剂等。
●张亚平
分子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家。1965年生于云南昭通,原籍四川资中。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云南大学教授。
从事灵长类、食肉类等一系列动物类群的研究,澄清了这些类群系统与演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以线粒体基因组作为主要遗传标记研究东亚人群的遗传多样性,揭示了东亚人群进化的一些规律,并阐述了我国一些民族的演化历程。系统研究了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现遗传多样性贫乏与物种濒危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证明东亚是家养动物驯化的重要区域。在脊椎动物中首次发现微进化时间范围内DNA异速进化的现象。对基因起源进化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新基因的形成和基因的变异在生物适应进化中的意义。
●沈 岩
医学分子遗传学家。1951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北京市职工(业余)大学,1989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主要从事人类遗传疾病基因识别、DNA诊断和疾病分子机理研究。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牙齿涎磷蛋白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乳光牙本质。与北大医院儿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T型钙离子通道H基因变异与儿童失神癫痫发病有关。与北大医院皮肤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钠离子通道a亚单位SCN9A基因突变导致红斑肢痛症。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承担的1%(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基因组测序项目,担任项目执行组成员,负责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承担任务的组织领导和计划实施。
●陈 霖
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家。1945年生于四川成都,原籍福建福州。197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生物物理研究所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教授、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医院脑认知成象研究中心主任。
1982年在Science上提出视知觉拓扑结构和功能层次的理论,二十年来进行了知觉组织的大量实验研究,系统地发展了拓扑知觉理论。2003年又在Science发表了支持这个理论的生物学证据。拓扑知觉理论在知觉基本表达的根本问题上,向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由局部性质到大范围性质"的理论提出挑战,认为知觉过程是"由大范围性质到局部性质",以大范围拓扑不变性质为基础的各级几何不变性质是图形知觉的基本表达,从而为知觉组织研究提供了一个既有科学准确描述、又有生物学约束的不变性知觉的系统理论。
●林其谁
生物化学家。1937年生于上海,原籍福建蒲田。1959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细胞研究组织主席,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合会主席。
在大鼠肝线粒体中发现了一种不同于F1的没有ATP酶活力的可溶性偶联因子。建立了从哺乳动物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提纯质子信道解偶联蛋白的方法,并深入研究了它的性质。开展了膜蛋白与脂质体和天然膜的重组合,分二步将提纯的胆碱脱氢酶参入到线粒体内膜从而表现出与呼吸链联系的活力。以脂质体作为模型膜,设计不同序列的合成多肽,研究了它们与膜相互作用的机制。通过研究脂质体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发展出将外源DNA有效导入哺乳细胞的新型含硬脂胺的阳离子脂质体。提出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活化的二步机制。
●郑光美
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1932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原籍北京市。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动物生态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在我国鸟类生态学和行为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特产濒危雉类的生态适应机制和生活史对策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首次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和3S技术对雉类的栖息地选择、领域、活动区和活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栖息地片断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了长期研究,为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历经十余年的驯养繁殖研究,攻克了存活、受精和繁殖等难题,将原产于亚热带高山的黄腹角雉在北京地区建成可自我维系的人工种群。
●饶子和
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1950年生于江苏南京。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墨尔本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Nature》上发表了SIV-MA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在《Cell》上发表了H Factor Ⅸ EGF-like Domain与Ca++结合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复合物的生物学机理;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在《PNAS》上发表。其研究组已经系统地表达出200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
●郭爱克
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1940年生于辽宁沈阳。196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79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从事视觉信息加工、神经编码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从基因-脑-行为的角度,研究果蝇的学习、记忆、注意和抉择机制。开创了果蝇的两难抉择的研究,为理解抉择的神经机制提供了较为简单的模式生物和新范式;确立果蝇视觉记忆的短/中/长时程等多阶段记忆模型,再证实了学习/记忆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的进化保守性;揭示了果蝇的类注意状态并发现某些记忆基因突变导致注意状态缺陷;在视觉图形-背景分辨的神经计算仿真和复眼的颜色以及偏振光视觉的生物物理机制方面也有重要研究成果。
●魏于全
肿瘤免疫学家。1959年生于四川南江。198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1996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教授,人类疾病生物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实践,尤其是致力于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新途径,将生物进化中的异种同源分子、异种免疫排斥及自身免疫反应用于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对于探讨多种生物(如人、鼠、果蝇等)的同源基因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及为"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内的多种生物基因组计划成果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发现了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内能杀伤自身癌细胞现象,提出并诱导增强了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发现癌细胞高表达HSP70现象,提出并应用HSP70的反义RNA及槲皮素阻断HSP70表达,诱导癌细胞凋亡。
●邓起东
地质学家。1938年生于湖南双峰。196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曾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现任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和地震地质研究,对我国华北、山西、天山、阿尔泰山和青藏高原的活动构造和大地震区地震构造有深入的研究;对走滑、挤压和拉张等不同类型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形成机制有创造性发展;建立和发展了活动构造大比例尺填图技术,发展了古地震研究,领导了全国活动构造地质填图和研究工作,推进了定量活动构造学研究;系统编制了我国活动构造图,总结了我国活动构造和应力场特征,提出了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式;主编完成了我国第一份经国家批准使用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成为全国抗震设防标准;完成了大量城市和大中型工程活动构造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叶嘉安
地理信息科学、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学家。1952年生于香港。197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地理及地质系,1976年获泰国亚洲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78和1980年分别获美国纽约州锡拉丘兹大学区域规划硕士及城市规划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环境管理研究中心讲座教授、研究学院院长和香港注册规划师。
我国最早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专家之一。在国际上首先将案例推理系统与GIS相结合,该研究可以大大提高城市规划和土地审批的效率。首次提出细胞自动机(CA)的城市规划模型,把环境因素、城市形态、城市密度等引进城市CA模型中,是国际上该领域学术论文最多的研究者之一。很早已进行城市就业与居住位置的空间分析,证明新城镇规划的"自供自给"的不可行性。是第一位分析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学者之一,提出土地产权对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影响。
●朱日祥
地球物理学家。1955年生于山西大同。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在极性转换期间地磁场形态学、地质时期地磁场古强度变化与地球深部过程的相关性以及沉积盆地古地磁定年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成果。论证了地磁极性倒转频率与地磁场强度呈负相关性。在国内开辟了地质时期地磁场古强度研究新领域,将古地磁学的研究范畴拓展到认识地球内部过程。主持创建了集成岩石磁学、古地磁学和地磁场古强度研究的综合实验室,开拓了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该实验室已成为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领域国内外研究中心之一,提升了我国该研究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刘嘉麒
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满族。1941年生于辽宁北宁。1965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67年该院研究生毕业,1986年获中国科大研究生院理学博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完成多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对中国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和南、北极等地区进行过广泛地质环境调查,新发现多处火山,揭示了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与地质特征,推动了中国的火山研究;开拓了中国玛珥湖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的新领域;发现黄土中游离温室气体高异常,建立了渭南黄土剖面高分辨率时间标尺;参与了新疆的资源探察和生态环境研究以及南、北极的科学考察,探讨了南极火山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在火山地质与第四纪环境地质等方面做了大量系统创新性工作。
●李曙光
地球化学家。1941年生于陕西咸阳。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地球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在变质同位素年代学理论研究方面最早发现超高压榴辉岩的白云母含大量过剩氩;证明了超高压变质与退变质矿物之间存在同位素不平衡;较早发现在低级变质条件下稀土元素可活动,且Sm-Nd体系可被重置;首次精确测定了榴辉岩中金红石的U-Pb年龄。最早通过测定大别山榴辉岩年龄获得华北与华南陆块在三叠纪碰撞的结论;系统测定了北、南秦岭一系列蛇绿岩及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为秦岭造山带多陆块拼合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次测定出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的二次快速冷却曲线,并通过同位素示踪对其多阶段快速折返机制提出较完整模型。
●陆大道
经济地理学家。1940年生于安徽桐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上世纪80-90年代在原联邦德国作访问学者、合作研究和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尤其是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评价,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参与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国家级及地区级规划的制订和战略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和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被国家所采纳,并获得学术界广泛引用和推崇。近年来,对我国区域发展、地区差距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证性和理论研究。
●陈 旭
古生物与地层学家。1936年生于江苏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即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至今。从1987年开始曾先后担任国际笔石工作组主席、副主席,国际奥陶系分会选举委员、副主席。
60年代师从穆恩之院士,参与《中国的笔石》的编著和建立和完善中国奥陶纪、志留纪及包括早泥盆世笔石带的划分和对比研究,80年代以来,主持多个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发表了较多的论著。1997年以他为主的国际工作组在我国浙江常山黄泥塘建立达瑞威尔阶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研究被国际地科联批准,是第一个在中国确立的"金钉子剖面",为我国的地层学争得了荣誉。近年来研究笔石大灭绝及幸存的过程和机制,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与美国布科(A. J. Boucot)和斯科梯斯(C. R. Scotese)两位教授合作,编制了寒武纪至中新世共26幅全球气候纬向分带重建图,系统阐述显生宙气候带的演变。
●秦大河
来源:气象局网站
地理学家。1947年出生于甘肃兰州。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起在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等职。
长期从事雪冰与气候变化研究,在南极和中国西部雪冰过程与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国际重要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近代雪冰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参与IPCC评估活动,组织并主持了我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研究。创建了中科院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为我国雪冰与全球变化研究奠定了技术支撑。
●贾承造
来源:中国石油网站
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1948年生于甘肃兰州,原籍河北蔚县。1975年毕业于新疆工学院地质系,1987年获南京大学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曾任塔里木油田总地质师、副指挥、副总经理等职,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兼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
长期从事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科研与石油勘探工作,对我国石油地质与盆地构造理论及油气勘探实践有重要贡献。奠定了塔里木盆地构造地质学与油气勘探理论的基础,发展了前陆冲断带煤成烃超高压大气田形成的地质理论和叠合复合盆地石油地质理论,为克拉2大气田的发现和西气东输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符淙斌
气候学家。1939年出生于上海市。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START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首次提出用沿赤道海温廓线划分厄尔尼诺的思想和方法,被国外称为"符DF廓线";系统研究了气候变化和气候突变,发现20世纪20年代南亚季风的突然增强与全球迅速增暖是同步发生的;应用模拟研究发现大范围植被覆盖状况变化可对区域气候乃至季风环流产生明显影响;他领导建立的区域环境系统模式(RIEMS)研究,被国际上誉为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一个范例;作为最早参与开拓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之一,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卢 柯
材料科学专家。1965年生于甘肃华池,原籍河南汲县。198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主要从事金属纳米材料及亚稳材料等研究。发展了一种制备无微孔隙和界面污染金属纳米材料的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系统研究了金属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及结构稳定性,揭示了纳米材料的本质结构特征和性能,发现了纳米金属铜在室温下具有超塑延展性。深入研究了非晶态合金的晶化微观机制和纳米晶体的熔化行为及过热机制,建立了过热晶体熔化的动力学极限理论,并获得了金属纳米薄膜的稳定过热。发展了利用表面机械变形处理实现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的新技术,并大幅度降低了铁的表面氮化温度。
●叶培建
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1945年生于江苏泰兴。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5年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从事卫星总体设计和信息处理研究工作。主持制定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总体方案及各个分系统的设计,优化卫星总体方案,组织领导并参与攻克7项技术难关。主持制定了电测、力学、噪声、EMC、热平衡与热真空等大型试验方案,组织了全部工程实施,保证了卫星有很高的技术指标。主持修订了后续两颗卫星的改进方案,提高了卫星性能和水平,已实现了双星组网运行。主持制定了我国月球探测卫星技术方案。在航天计算机应用领域,参与开发并基本建成了卫星与飞船设计的数据库、应用软件包和制造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在卫星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位秋
力学专家。1938年生于浙江义乌。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1964年西北工业大学非线性振动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浙江大学力学系教授。
主要从事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国际上首次提出与发展了随机激励的耗散的哈密顿系统理论。得到了四类能量非等分精确平稳解,打破了60年来只有能量等分精确平稳解的局面。提出与发展了高斯白噪声激励下耗散哈密顿系统等效非线性系统法、拟哈密顿系统随机平均法,研究拟哈密顿系统随机稳定性、随机分岔及首次穿越的理论方法,以及分别以响应最小、稳定性或可靠性最大为目标的非线性随机最优控制理论方法。上述创新研究成果构成了一个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框架,为解决工程中一系列极其困难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关键问题提供了一整套全新而有效的理论方法。
●邢球痕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1930年生于浙江嵊州。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在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中,提出了总体优化设计方法及预研成果集成演示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中,提出了两种推力向量控制喷管的结构方案、主要参数的计算和试验方法、消除燃烧室初始压强峰的途径。提出的装药燃烧室人工脱粘和其它防脱粘技术、超高强度钢应用中低应力爆破技术、新型高温耐烧蚀材料应用及结构设计、深潜入全轴摆动喷管技术等已在多种型号发动机中成功应用。主持研制的多种战略、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已研制成功并定型,使我国固体推进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吴宏鑫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1939年生于江苏丹徒。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从事航天和工业领域的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提出了"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这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对于一类对象在参数估计未收敛到"真值"的过渡过程阶段,能保证系统闭环稳定且具有良好性能。在智能控制方面提出了"特征建模"、"基于对象特征模型描述的黄金分割智能控制方法"、"航天器变结构变系数的智能控制方法"和"基于智能特征模型的智能控制方法"等,为降阶控制器和智能控制器的设计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对航天器控制和工业控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杨 卫
固体力学专家。1954年生于北京市。197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1年在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1985年在美国布朗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
从事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力电耦合失效等领域的研究。在断裂力学研究中,得到准三维裂纹尖端场的解析解,证明界面裂纹扩展可超越下瑞利波,激发了超高速界面断裂的研究。在细观与纳米力学研究中提出细观塑性理论。发展了连续介质力学与分子动力学之间的跨层次算法,模拟了从裂尖发射的原子点阵位错运行并转变为连续介质位错群。提出准解理断裂理论,解释了裂纹钝化后再出现解理的现象。提出电致断裂的非线性力学机理模型、畴变增韧模型和畴变电致疲劳模型,可以计算电场循环的裂纹扩展量,提出电致质流失稳模型。
●陈创天
材料科学专家。1937年生于浙江奉化。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主任。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和发展。1976年提出了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基团理论,解释了各种主要类型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能相互关系,并对探索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与合作者一起相继发现了β-BaB2O4(BBO)、LiB3O5(LBO)、KBe2BO3F2 (KBBF)和K2Al2B2O7(KABO)等非线性光学晶体,其中BBO、LBO晶体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激光科学技术领域和产业界。与相关研究组合作,使用KBBF棱镜耦合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Nd:YVO4激光的6倍频谐波光(177.3nm)和Ti:Sapphire激光的5倍频谐波光(156.0-160.0nm)输出。
●陈国良
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1938年生于安徽颍上。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等研究。在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国际同期最好的成果,包括分组选择网络、递归选择网络、Benes网络选路算法、VLSI平面嵌入算法、网络最大流算法、装箱算法的平均性能分析等。在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研究方面,提出了"并行算法-并行机结构-并行编程"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开发了自主版权的国产曙光并行机"用户开发环境"商用软件。研制了安徽省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与淮河流域防洪防污调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周 远
低温工程、制冷技术专家。1938年生于江苏金坛。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低温工程和微、小型制冷技术研究。开展低温和极低温度的获得和应用研究。采用直拉进排气阀式长活塞型膨胀机替代液氢研制成功氦液化器,为开展低温超导技术研究极低温条件的建设提供了保证,还为大型空间环境设备和卫星辐射制冷的实验提供了冷源。开展了脉冲管制冷技术研究,用实验验证和揭示了双向进气脉冲管的优异性能,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二级脉冲管制冷方案。提出的多路旁通流程,将同轴结构、多路旁通和非对称喷嘴结构用在微型高频脉冲管制冷机上。领导进行混合工质节流技术的基础研究,其核心技术已成功的应用到深冷冰箱的研制上。
●林尊琪
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1942年生于北京市,原籍广东潮阳。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后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现任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总师。
从事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和X光激光研究等。研究高功率激光空间传输的基本物理问题,在神光Ⅱ激光装置研制中创新解决了同轴双程主激光放大器的新型空间滤波技术、全激光系统像传递技术、新型三倍频模拟光技术、三倍频稳定高效转换系列技术、神光Ⅱ高效全光路系统自动准直技术等难题,推动了激光驱动器研究能力的质的跨跃。完成神光Ⅱ激光功率平衡、精密瞄准、远场焦斑旁瓣分布研究等多项装置精密化工作。研究激光在高密度等离子体冕区传播的多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发现若干重要新现象。
●范守善
材料物理和化学专家。1947年生于山西晋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3-1975年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班专修,1981年在清华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在碳纳米管的控制合成和生长机理研究方面制备出碳纳米管阵列、连续碳纳米管线,并用于构筑宏观尺度的碳纳米管结构。利用碳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揭示了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发展出了几种制备一维半导体纳米线及其阵列的新方法,制备出一系列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线。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制备出一系列氧化物、氮化物和高温超导薄膜材料。从实验上观测到磁通线穿透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路径,这一结果对研究高温超导机理和提高临界电流有重要意义。
●郑有炓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专家。1935年生于福建大田。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曾在北京大学半导体专业学习。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从事新型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与器件研究。在锗硅、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研究中,发展了生长锗硅、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材料的光辐射加热方法和新技术。基于锗硅、Ⅲ族氮化物极化能带工程,发展了多种新器件。提出并实现了铁电体/氮化镓、铁磁体/半导体异质结构新体系。发现锗硅合金应变诱导有序化新结构,提出新模型。揭示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极化、二维电子气及其相关性质。观测到碲化镉/锑化铟异质结构二维电子气及占据子带规律,开拓II-VI/III-V族异质体系二维电子气研究领域。提出基于锗硅技术实现二氧化硅/硅界面量子限制硅纳米结构。
●金展鹏
材料科学技术专家。1938年生于广西荔浦。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63年中南矿冶学院金属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南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相图热力学与相变动力学研究。发展了结构特点不同的相的热力学模型和相图优化计算方法,构筑了一系列金属合金、氧化锆基陶瓷及人工晶体材料的相图。发展了研究相图等温截面和等温四面体的多元扩散偶方法,实现用一个试样获得三元相图等温截面及无扩散亚稳相转变区等信息。建立了阶段性亚稳相转变理论,揭示了某些铁合金中依次出现各种亚稳相的相变机制。以不同热力学变量为坐标的相图为背景来研究各类动力学通道,建立了模拟材料组织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并用于预测和阐明合金的非晶形成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过程及热腐蚀产物的形成条件。
●郭光灿
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1942年生于福建惠安。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系教授。
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密码、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概率量子克隆原理,推导出最大克隆效率,在实验上研制成功概率量子克隆机和普适量子克隆机。发现在环境作用下不会消相干的"相干保持态",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被实验证实。提出一种新型可望实用的量子处理器,被实验证实。在实验上实现远距离的量子密钥传输,建立基于量子密码的保密通信系统,并提出"信道加密"的新方案,有其独特的安全保密优点。在实验上验证了K-S理论,有力地支持了量子力学理论。发现奇偶相干态的奇异特性等。
●章梓雄
流体力学、水动力学专家。1944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鄞县。1965年毕业于香港珠海书院机械工程系,1967年在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学位,1971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座教授、非线性力学中心主任,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粘性流动、水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工作。在研究低雷诺数流动中,为解决斯托克斯内流问题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基本奇点,求得不同类型流动的精确解,其系数被称为章吴常数。在处理非平面边界附近的粘性流动时建立了多调和函数球面反演理论,被称为章氏定理。在研究血球运动时得到椭球体在二阶流动中的运动轨迹,被称为章氏轨迹。在研究波动与透水介质相互作用时发现了波陷现象,提出波浪影响系数,被称为章氏参数。此理论被应用来解决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波浪削减问题。
●黄 琳
控制科学专家。1935年生于江苏扬州。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1年北京大学数力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
主要从事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给出现代控制理论中的单输入系统极点配置定理,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存在性、唯一性与线性控制律。建立输出反馈实现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充要条件,指出一般情况下该问题无解。首先给出稳定多项式其凸组合保持稳定的充要条件。与合作者一起给出了分析多项式族稳定性的棱边定理,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复杂性。给出更为基础的边界定理,相继提出值映射、参数化等概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在鲁棒控制前沿领域,控制器与对象同时摄动问题、积分二次约束问题、模型降阶问题、非线性系统总体性质等方面指导开展了研究工作。
●彭堃墀
光学专家。1936年生于江苏镇江,原籍四川广元。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现任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从事量子光学、固体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在量子光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研制了内腔倍频稳频Nd:YAP/KTP激光泵浦源,设计了半整块光学参量放大器(OPA),在同一个实验装置上获得多种非经典光场,应用强度相关孪生光束实现了精确度突破标准量子极限的微弱信号检测与量子非破坏测量。利用纠缠态光场完成了连续变量量子密集编码、三组份纠缠态光场产生及通道容量受控量子通讯等量子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实验。设计了易于实现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交换与量子通讯网络实验系统,为量子信息处理提供了可行的实验方法。利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发展为全固化单频稳频倍频Nd:YVO4/KTP、Nd:YAP/KTP激光器并已形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