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选拔出真正有科研潜力的学生。中科院招研究生的一大特点就是考前重视师生交流沟通,师生双向选择,不惟考试分数选拔人才,而注重复试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那么,中科院招研究生以什么样的监督机制和培养体制来保证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呢?报名前沟通,对师生都有益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的导师们都要频繁地接待客人。适逢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前夕,总是有不少考生前来拜访导师,主要目的是探听导师的研究方向,决定是否报考,同时,也和导师先行建立联系。
中科院一位今年刚刚入学的硕士生对记者说,考中科院的研究生,说难也易,说易也难。易,是指即使你平时成绩不是前几名,考研分数不是名列前茅的,但只要复试表现好,就有可能被录取;难,是指你考研成绩分数很高,也有可能不被侧重能力考查的复试专家组通过。一般来说,为了避免招生中的不正之风,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都不提倡甚至禁止考生和导师见面。有的培养单位还规定考生在报考时先不报具体的方向和导师,入学之后再分配。
可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不仅不反对考生和导师联系,而且还赞同考生报名前与导师做充分的沟通。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解释,这样做既是对导师负责,更是对考生负责。导师如果认为这个学生的能力并不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可以尽早告诉学生转投其他老师门下,以免等到复试时再淘汰学生。最重要的是,这种交流不仅是导师考查学生,学生也可以同时考查导师。学生可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的水平、有无充足的科研经费,清楚导师的方向和自己的兴趣、特长是否一致,同时,也可以观察老师的学术水平、为人。如果学生对这些情况都两眼一摸黑,进来之后再后悔,很有可能浪费3年的时间。
不想培养死读书的学生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初试以后的复试一般都是由导师亲自参加的专家组主持,而且,复试成绩在录取中都占很大的权重,有些学科还把复试以百分计,算入总分。 之所以把一定程度的招生自主权交给导师,研究生院的考虑是,目前我国的研究生选拔机制比较有利于考试型的学生,如果完全按照笔试分数从高到低录取,有可能把那些真正有科研潜力的学生拒之门外。 高文本人每年也亲自挑学生。他介绍,对导师而言,判断一个学生的素质、能力不是什么难事。“比如,给几个小题让学生去思考,有些本科成绩是全系第一名的学生半天也转不过弯来,这就是典型的死读书的学生;有些学生虽然成绩一般,但很快就给出答案,而且思路清晰,这才是我想培养的学生。” 复试中挑中了笔试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拒收分数高的学生,对于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在“龙芯一号”开发中负责芯片设计的胡伟武来说,不是新鲜事。他选学生,首先看学习态度是否踏实,再看是否机灵,动手能力如何,最后才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龙芯”的开发队伍中,就有不少他的研究生。
由监督机制保障录取公正 给导师一定的招生自主权,固然有利于克服统一考试的弊端,但问题随之而来,怎样保证录取的公平和公正? 高文说,一方面我们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复试由导师在内的专家组来主持,最后录取全部要通过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导师拒收高分考生必须有明确具体的理由,同时,本着对考生负责的原则,会尽量为考生争取内部调剂;另一方面,我们的培养体制决定了导师必须挑选真正优秀的学生。因为学生的培养经费是从导师的科研经费里出,花自己的科研经费培养研究生,不仅会督促导师在招生时严格把关,而且在培养过程中,导师会对学生更加负责。 其实,招生自主权和公正录取之间的矛盾也是国内研究生教育界一直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位名校的研招办主任曾感慨:在国家培养的前提下,招生、培养经费、学生出口等一系列环节都由国家承担,导师不需要为研究生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即使给了导师招生自主权,导师也可能滥用。 一位教育学家表示,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本来就不应该由国家“买单”。无论是学生自己掏钱还是导师予以资助,因为花的是看得见的钱,大家都会有压力。此外,这种机制还有利于导师队伍的优胜劣汰,因为自身能力不强的导师,课题的数量不仅少,而且层次也不会高,时间长了自然就招不到学生;而学生如果是自费读书的话,对导师的选择必定就更严格。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培养体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