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于斯为盛。”长沙岳麓书院的这幅名联,深蕴着一段学术繁荣、人才济济的历史。5月上旬,当同在岳麓山下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走过20年历程之际,记者走进这所名校,油然而生“军中有才,于斯为盛”的感叹。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较量。作为我军第一个拥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府,20年来,他们构建起完整的军事高科技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了上万名博士、硕士,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着强有力的才力与智力支持,铸就着未来战争的铁骨脊梁。
一个军事高科技学科体系在崛起
培养一流的人才,必须有一流的学科。当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之时,一个有着鲜明军事高科技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国防科大迅速崛起。
探访这所大学下设的10个学院,仿佛走进一个高科技学科林立的“军事沙盘”。
系统集成和科技一体化,是军事高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该校敏锐地察觉到,侦察监视、指挥控制和精确打击,将是现代战争角逐的“科技高地”。他们立即着手改造相关的传统学科,淘汰落后专业,构建起以高性能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技术、军用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等5个重点学科为基础的学科群,为我军抢滩军事高科技前沿提供了学科支撑。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军事高科技的核心学科之一。他们紧贴未来信息化战争需求,积极拓展这一学科领域,重点开展自动目标识别、远程精确制导、网络攻防等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化研究,逐步形成了战场信息传输与处理等4个重点学术方向。
随着重大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这座“沙盘”上又崛起了军用机电系统测控等3个新的学科方向,并迅速在武器装备现场快速诊断维修等诸多先进技术上取得突破,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国家级重点学科。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在奋进中赶超,就会在竞争中落伍。2003年5月,该校以超前的眼光和气魄,在5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了气动光学等12个国防科技前沿学科。其中,“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等4个学科,实现了当年设立当年招生,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急需人才的速度之快,让人惊叹。
这几年,这所大学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建立起以工学为主体,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军事学科交叉融合,集技术、管理和指挥于一体,布局合理的综合化学科体系,由单一的理工科大学发展为全军学科门类最多最完整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博士学科专业40个,硕士学科专业8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有8个学科在全国88个一级学科整体实力评估中进入全国前10名。学科专业覆盖了国防科技关键技术的主要领域,支撑了军事高技术的主要方向。
一批军事高科技重大课题在突破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北斗”地面信息处理系统,第一个军用微处理器,某新型雷达……走进国防科大的科技成果馆,这些在国防高科技领域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科研成果,让人目不暇接。记者发现,在这些项目的攻关队伍中,研究生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科研创新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平台。国防科大坚持让研究生进入科技攻关主战场,在重大科研项目中摔打磨砺,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可以说,依托重大科研课题攻关培育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创新带动重大技术问题的突破,已经成为这所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我国某武器系统核心控制元件的关键技术长期受制于人,成为军事科技发展的技术“瓶颈”。国防科大以集成电路的研制与开发为契机,相关学科导师率领一批研究生合力攻关,重点突破,成功掌握了这一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历史。
部队信息化建设之路关山重重,大量制约发展的难题亟待攻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研究生们在导师带领下,以数载之功,帮助广州军区某部完成了某型火炮数字化技术改造,为“战争之神”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在“机械化装备+信息化技术”的武器装备升级改造领域,趟出了一条新路。
研究生在科技攻关中的生力军作用,使国防科大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原创性知识创新上,拥有了不竭的新生力量。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动力装置等先进技术,是现代高科技战争的一个制高点,火箭发动机、自动控制、机电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成功解决了其中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极大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研究水平,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徜徉在国防科大广阔的科研创新天地,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创建的10多个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生们说,这一学科资源的优化组合,带来了“1加1远远大于2”的效应。眼下,他们正瞄准未来信息领域将产生革命性影响的研究方向进行国防预研,电子科学、机械工程、光电、材料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生交叉联手攻关,其未来研究成果将具有广阔的军事应用前景。
生动的数据最具说服力:“九五”以来,该校研究生参与攻关的国防高科技课题,有400多项荣获国家、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
一群军事高科技新型人才在成长
暮春初夏,正是研究生毕业时节,像往年一样,国防科大又一次成为全军部队争抢人才的焦点。记者了解到,从这里走出去的博士、硕士,大都成为各部队科技创新带头人,是官兵心中的“科技明星”。有关部门指出,这些高级科技人才进入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主战场,已迅速成为我军新一代指挥军官、参谋、科学家、技术专家队伍的新生力量。
如此人才盛况,引人深思。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这句名言,国防科大当之无愧。从白发泰斗到青年新锐,这所大学拥有包括6名“两院”院士在内的200名博士生导师和600余名硕士生导师,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和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导师占60%以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们的言传身教,使7000多名研究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人人进课题,个个出成果,不断走向“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的人生境界。
“不让一张文凭掺水,不让一个学位掺假。”这个直接维系未来国防安全质量的青年人才群体背后,不仅有温暖的薪火相传,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更有一丝不苟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度保障。从走进校门到穿上学位服,一名研究生在这里走过的是充满挑战与奋斗的成长之路。层层把关、全程淘汰,弹性学制,每年都有因各种原因延缓毕业或退学的学员。校园里流传的几则故事,折射着国防科大的人才质量观:一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因选修课程的一次失误,未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课程学习要求,被转为按硕士研究生毕业;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在湖南省论文评比中评为“D”级,其导师按规定“下岗”,耐人寻味的是,省里聘请的7名评委中,有5名来自国防科大。
阳光和风雨,哺育和磨砺着这群军中骄子。
研究生张育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凭一篇有关火箭发动机的高水准论文登上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的讲台,并荣获“杰出论文奖”,成为第一个参加该大会并获奖的中国研究生。如今,他已走上总装某基地司令员的岗位,成为专家型高级将领;潘腾1992年从国防科大硕士毕业后,参与“神”飞船研制工作,迅速成长为副总设计师,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张育林、潘腾是国防科大培养的上万名博士、硕士中的突出代表。
这几年,该校研究生成为国防高科技明星,已不是新闻。博士生王雪松独创雷达极化信息处理新理论,毕业后很快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青年专家,31岁就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博士生王意洁,年仅23岁就进入了国家“863”计划研究人员行列;博士生段晓君等一批研究生在校期间就摘取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桂冠;5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硕士研究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蛇形机器人……
这璀璨群星,闪耀在国防高科技创新发展的星空。这所大学的研究生院,获得了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表彰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