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2月2日消息:2005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在连日的阴雨中落下帷幕。记者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获悉:全国共有47042名社会在职人员报考上海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硕士研究生,相比于去年的41590名报考人数,增长幅度达13%。
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对3500个在职考生调查发现,考研已经成为不少职场人难解的“情结”,甚至有人年年失败年年考,把考研视为人生的重大目标之一。对他们来说,考研已不仅仅是充电、深造行为,更承载了他们转行或逃避工作压力的希望。职业顾问提醒在职考研族,一张研究生入学通知书的作用有限,而相伴而来的职场风险不可忽视。
在职考研的三大动机
向阳生涯的调查结果凸现出这样的一个现象:在职考研族对职业发展往往缺乏理性的规划。
一般来说,考研的目的应是在专业上寻求更高的学术成就,努力向专家型人才发展。然而调查显示,在职者考研的目的,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改变专业方向”、“出于工作需要”以及“对前途感到迷茫”。其中选择“改变专业方向”的比例远远超出了后面两个选项。
向阳生涯职业顾问窦吉认为,很多人高考时选择的专业不够理想,或所在行业的前景不被看好,于是想通过考研转换专业,此举并不明智。即使研究生毕业了,没有相关从业经验,同样会遭遇求职门槛的阻隔。改变职业方向的途径有许多,在职场中逐步实现转型,比读几年书后再次进入职场,机会成本要低得多。此外,用人单位更看重职业经验的延展性以及与目前工作的相关性,因此职业生涯的“渐变”更容易被人接受,且不同行业经验的慢慢积累对自己的成长更能起到促进作用。(见下图)
在职考研和应届生直接考研相比,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在此,窦吉帮在职考研族算了一笔帐:
1、有形成本:即可以计算出来的金钱成本。应届毕业生一般需半年时间备考,而职场人离开了校园若干年,英语、政治、专业课知识都要从头复习,大多会提前1年辞职备考。加上考上后要学习2—3年,将失去3—4年工作所得的薪酬(薪酬一般还以每年10-20%的幅度递增)。此外还有研究生学习所需的各类费用,如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书本费等。
2、无形成本:指难以直接用金钱计算的成本。比如,公司本打算让你出国、升职、加薪,结果你毕业后发现,当初的同事已经进入了管理层;脱离行业好几年,原有的工作经验价值大大缩水;原来所在的行业在你读书期间迅速发展,就像近年势不可挡的房地产业和通信业、二度兴起的网络业等;如果是已婚人士,由于经济来源的丧失或减少,还可能造成家庭地位下降。总之,在职考研族放弃了与行业共同成长的机会,无形成本巨大。
当然,并非每个在职考研者都需要支付上述无形成本,有四种例外情况:
一、所处的行业是夕阳产业,或公司正处于下降趋势。
二、所在行业刚刚起步,若干年后将有巨大发展,如在世博会带动下大有发展潜力的会展业。
三、个人职业发展正好遇到瓶颈,并可以预见,今后的几年内不会有重大改变和晋升、加薪的机会。
四、决定彻底放弃原来的专业和工作背景。
若是以上四种情况之一,可以利用行业或自身发展的停滞进行考研,将机会成本降到最低。
在职考研的四个专业
在职考研族和应届考研族不同,由于有过工作经验,对毕业后的职业期望更高。然而硕士毕业后,3年前的行业经验已经陈旧、甚至过时了,因此选择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专业非常重要。2005年度,报名人数比较集中的专业有: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计算机软件、汽车设计与制造、世界经济、国际金融、新材料、建筑学、法律等,其中适合在职考研族报考的有以下几个:
A、计算机专业
这些年,计算机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随着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薪酬落差也在加大。我国紧缺的是高端软件开发人员,搞软件研发、网络研发、ERP服务的职业人,只有本科学历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进行研究生学习很有必要。
B、法律专业
我国司法、立法、执法部门都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科生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有实际案例操作经验的法律人,在恰当的时机回炉深造,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目前,法律行业的相关职业培训几乎是一片空白,法律领域的在职者考研无疑能锦上添花。
C、金融、财会专业
有专家认为,我国金融类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能够充当“领军人物”的高级管理人才极度匮乏。这些人才需要精通外语、计算机,并且有法律、咨询、中介和会计等方面的经验,且学历是硕士以上。金融从业人员考研,能拓宽以后的就业道路。此外,会计专业硕士作为新兴的培养方向,瞄准的是具备一定职业素质和工作经验、需要继续学习会计知识的高级人才,在职人员攻读此方向的研究生再合适不过。
D、通信专业
随着国外相关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国内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通信类人才的就业前景会更加广阔。同时,通信类行业的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门槛不断提高。公司大多青睐既有行业背景,又有理论知识的人才,因此这个专业也比较适合在职者。
专家提醒:
1、提防热门行业带来的考研泡沫。即不能因为想进入快速崛起的热门行业而去考研,如房地产业,网络业等。
2、避免“洋”文凭的诱惑。有些人纯粹为了拥有国外留学背景,而去申请一些中国学生容易申请的专业,如日本的教育学、美国的语言学等。要考虑学成后能能否在国内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
在职充电的三大方向
充电是提高职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除辞职考研外,还有企业内训、等级证书考试、岗位资格认证等方式可供选择。如何才能选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呢?专家认为,在职充电要结合自身发展方向、兴趣、志向、性格特点来选择。以下有三种发展方供职场人参考:
一是纵向发展,即朝“管理型人才”的路线发展,由基层员工晋升到管理层。如抱着这个目标,那么需要充电的不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应注意改进思维方式,提升领导艺术。因此,考研或参加专业技术认证考试明显偏离了目标,应选择公司内训或攻读MBA。
二是横向发展,即成为“专家型人才”,担当公司的技术骨干、研发专家。一般来说,一个公司只有15%的员工适合纵向发展,而适合横向发展的占到85%,可见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方向。这类人可攻读对口专业的研究生,或参加专业资格认证考试。
三是斜向发展。这类职业者将在纵、横两方面同时发展,成为“咨询型人才”。他们兼备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需要的是开拓思路,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与业内高管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他们倾向于参加企业外的管理培训,参加各级行业年会、咨询论坛,加盟由国外行业协会或权威认证机构举办的资格认证考试,成为国外行业协会会员等。
充电学习有两种方式,一是扬长,二是补短。以上的三种类型都是用来“扬长”,而适合“补短”的就有如外语培训、速记师培训、商务信函、秘书等级证书、网页制作等专业或通用证书培训等。
来源:人才市场报 邵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