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仍采用传统的考试制度,未必能挑选到具有创造性思想的优秀学生。因此从长远看,我国现行的类似高考一样的考研制度应取消,“马上取消不可能,就应该逐步淡化,使之只用于取得面试的资格”。(10月24日《半岛都市报》)
尽管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各级考试选拔制度,很多人不满。这种制度的弊端不仅在于一次考试定终身,也使各级考生为了应试只有选择苦读而无法顾及其他,使学子们的其他能力得不到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在以考试为唯一标准模式的主导之下,我们的学生也大都失去了个性。
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即使淡化考研,使录取研究生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由于没有一个被公众普遍认可的录取标准,也无法让人们信服,如果轻易加以实施,还难免要产生一定的负面效果,因此当慎施。
表面上看,录取研究生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录取与否由导师说了算,可以避免一些由考试录取引发的弊端,就如许校长所言,采用传统的考试制度,未必能挑选到具有创造性思想的优秀学生。但由于没有统一标准,每个教授录取研究生时便难免会因个人嗜好而产生不同的录取标准,从而无法体现公平。
如果说学习成绩是考出来的还值得大家信服,而导师说了算,则会掺杂个人感情色彩且无量化标准,自然难以服众。并且由于给录取导师以极大的发言权,也就难免产生或催生一些学生及其家长以各种方式“接近”导师的不良行为。
其实,在相关制度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贸然取消以考试为唯一标准的招生制度,对许多寒窗苦读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是一种灾难,这不仅会使旧的不公平难以完全消失,而且可能产生新的不公平。现行的研究生录取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模式尽管不完美,但相对来说仍旧是最公平、最平等的一种选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