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考吗?”时下成了大三学生们见面的问候语。人们一直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的残酷,而现在,考研较之相比,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考生无奈地说,求职竞争太激烈,考研是被“逼”出来的。
考研是被“逼”出来的
记者在山西大学作了一个随机调查,发现一些原本不愿意考研的学生,从就业市场回来以后,便一头扎进了“考研大军”。这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想通过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砝码。再加上由于一些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女生找工作难上加难,所以学校里女生的考研比例也往往高于男生。由此来看,多数大学生考研是“被逼”出来的。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另外一个原因:部分大学生认为,考研是通向理想城市的一条捷径。虽然近年来国家一再放宽区域人才流动的限制条件,但由于固有体制以及用人单位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要想选择理想的就业城市还远非想象的容易,尤其是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门槛较高。因此,正如部分学子高考是为了跳出农门,而今许多学子是想通过考研增加跳出省门、甚至国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