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改困惑:两年制硕士成“六年制本科”?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研改困惑:两年制硕士成“六年制本科”?

考研试卷库
研改困惑:两年制硕士成“六年制本科”?

今年,在湖北、广东、天津等地的多所重点高校里出现了少有的竞争现象:首届两年制硕士和最后一届三年制硕士同时角逐职场。

  在学校里,今年毕业的三年制硕士被称作“大硕”,两年制硕士被称为“小硕”。今年“大硕”“小硕”同台竞技的现象引起人们的热议,而在全国多所重点高校实行的研究生学制改革的成效也面临着一次检验。

  “大硕”、“小硕”职场机会不平等

  越临近毕业求职,武汉大学法学院04级硕士研究生小沈就越感到迷茫,她是2004年入学的两年制硕士,今年她所在的专业有30多人,加上和他们同时毕业的03级硕士,这个专业今年一共有60多人要找工作;而去年这个数字是17人。“‘扩招’已经让就业压力增加了不少,现在又是两届‘撞车’,真是雪上加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小沈不免忧心忡忡。

  竞争对手骤增还不是令毕业生担忧的唯一原因。学制改革后,“小硕”们要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完成学业、实习和论文,不免感到紧张,难以在各方面进行充分的积累。因此,“小硕”与“大硕”同场竞争,无论是社会认同度还是求职准备,往往都处于下风。

  “学制只有两年,时间太紧了,直到现在我的求职简历刚刚做好,论文也才开题。一位比我高一级的师兄已经在北京一家媒体实习大半年了,”武汉大学文学院一位“小硕”叫苦不迭。

  同时,两年制“小硕”还要面对用人单位“能力是否缩水”的质疑。在天津某高校举行的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出现了比往年拥挤得多的场面。一家招聘单位知道今年硕士有“大”、“小”之分,明言不要两年制硕士。而一家知名企业的招聘人员坦言,一个硕士生只经过两年专业训练,能否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值得怀疑。如果在相同条件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学满三年的硕士生。

  据介绍,今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首届两年制毕业生与最后一届三年制硕士生人数加起来达8468人。

  而在天津,首批实行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南开大学,今年也是两届硕士研究生共3793人同时毕业。目前,很多研究生求职时已放下架子,将薪酬的心理预期价位降到每月2000元左右。

就业之困令学制改革面临阵痛

  近年来,国内高校硕士学制改革骤然加速。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第一个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学制,当年该校70%左右的专业采取了两年制的培养模式。随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校纷纷跟进,对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实行或试行两年的培养模式。

  目前各高校实行的研究生学制改革,一般是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以适应研究生培养目标由“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到“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并重”的转变。对普通研究生和硕博连读生实行分类培养,前者主要走应用型培养道路,后者走学术型培养道路,让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逐渐实现分流。

  学制改革后的首批两年制毕业生时下所面临的就业困境,使这场学制改革陷入阵痛期。

  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认为,研究生学制改革处于摸索阶段,需要一个过渡时期去适应。而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陈闻晋副教授认为,即使两届硕士生同时毕业所引发的“就业难”问题是暂时的,但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两年制硕士的社会认同度低,在人才市场频受质疑,影响就业质量。在短学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产生的 “小硕”,掌握的理论不深,技能也不足,成为影响他们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上一篇《两年的硕士有什么价值》的帖子引起热议,该校一位化学系两年制硕士生的发言代表了“小硕”们的普遍忧虑:第一年上基础课程,第二年就要开始找工作,实践和科研方面易打折扣。尽管课时压缩,可以早日参加工作,但知识掌握不牢,对求职和今后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在就业竞争中,岂不成了‘六年制本科’?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陈闻晋副教授就此指出,虽然两年制学制改革意在调整硕士生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职业用途把研究生分为“课程硕士”和 “研究型硕士”,却未出台配套的培养方案,也没有针对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向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中期分流”。大部分学校缩短学制显得很仓促,三年的学习任务两年完成,但培养方式却无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市场对硕士教育质量 “缩水”的质疑,学生对两年制硕士文凭贬值的忧虑不无道理。

两年还是三年? 弹性学制才是“破冰”之道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别敦荣认为,研究生学制改革还是大势所趋,从整体上看,两年制硕士生的就业形势并无“供大于求”的情况。

  别敦荣教授说,硕士生确定为三年学制,是1978年恢复学位以后沿用前苏联的教育模式,主要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硕士的就业途径已大大拓宽,进入应用型岗位成为重要选择。

  有关统计显示,自1978年以来,全国高校共培养硕士研究生83万人,2/3被各类经济产业部门吸纳从事技术应用性工作;目前我国对技术更新和科技创新的要求非常迫切,而两年制硕士研究生正是从事这种工作的中坚力量。两年制改革正是着眼于培养高级应用人才,将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重心向博士阶段转移。

  “有些学校匆匆上马‘两年制’,以缓解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师资、设施紧张等问题,而没有与之配套的培养方案,才会产生种种‘副作用’”,别教授指出。

  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研究生学制“三改二”一路高歌猛进之时,三年制再度“回暖”。目前,率先将学制改为两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又先后将生命科学和哲学等培养周期要求较长的专业的硕士生学习年限,从原来的“两年制”重新改回“三年制”。

  “这说明‘三年制’不会完全退出舞台,”别敦荣认为,侧重加强学术功底的长学制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学术型研究人才,如果不考虑专业特点和培养目的,全部改为两年制,将影响高校教师、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等人才的培养和输送。

  “要避免和警惕高校对硕士培养采取‘一刀切’的现象,”别教授呼吁,在高校进行学制改革后,应实行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并重,长、短学制并存的弹性培养方式,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