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明年即将毕业的大学学子来讲,持续多年的“就业寒流”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据国家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增长20%左右,高达400多万,而社会预计提供的就业岗位几乎与去年持平。对于大多数对自己未来定位并不是很清晰的学子来说,
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
那么,在人生如此重要的关头,该如何规避人生风险,做出一个让自己不后悔的决定呢,为此记者展开了多方走访。
先算三笔帐再挤考研桥
对此,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谭浩强教授表示,只是为了逃避目前的就业压力、抱着不确定的心态考研,那么就不妨先算清三笔帐,理性分析各种机会与成本,再看看考研是否适合自己。
首先是经济成本。考研买各种资料、上培训班,甚至为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还要到校外租房子,费用几乎近万元。如果考上了,3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也不是小数字。如果一次考不上,还要考第2次、第3次,成本更加惊人。
其次是时间成本。大多数企业更重视的是实际能力、实践经验和可塑性,因此一个新踏上社会的研究生并不一定比有着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有太多优势。
最后是机会成本,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研究生毕业后因没有工作经验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进专业培训机构“深造”为另一出路
面对不少学生的彷徨,北大青鸟APTECH就业推荐部负责人的张老师表示,如果学生不选择考研,而同时对自己就业缺乏信心时,选择一些专业培训机构提升自身竞争力,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有一位通过北大青鸟培训后成功进入搜狐工作的佘晖学员,在毕业前他也考虑过用考研来充实自己的学习内容。最后权衡之后,他选择了职业培训的道路。
经过一年的学习,佘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毕业后被北大青鸟培训中心推荐到清华紫光,现在已经进入搜狐做软件开发和网络开发工作,不但薪水可观,上升空间也很大。除了应届毕业生外,甚至有些研究生为了给自己未来的就业添一份筹码,也会参加职业培训。
中国科学院2004级软件与理论专业的王舰便是一例。虽然顶着研究生的“光环”以及身边满是朋友们不理解的表情,王舰还是选择了到北大青鸟培训中心继续“深造”。王舰直言“学历教育学到的多是理论,而真要找工作时还是要看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