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研究生计划招生34.4万人,考生数127.5万人,报考人数呈几何数字增长。考研,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考研一定会比就业出路好吗?他们又是抱着怎样的目的加入这支庞大的队伍呢?
西安工业大学一名大三的女生这样认为:“我决定考研,是因为大四不想荒废掉,学校不算特别好,在竞争中没有太大优势,再就是不敢现在面对社会,有点逃避的意思,继续做学生的挑战要远远低于工作。
”另一名西北大学的大三女生说:“考研是我的责任,它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和当初考大学一样。”而大多数选择考研的男生则是出于家庭压力或想找个更好的工作。看来,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已不单纯报着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人生态度及多元化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有许多学生把考研当作终极目标来追逐,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对于这种“考研无意识”,专家建议要理性的分析各种机会与成本,再看看是否适合自己。
随着考研生活的深入,部分学生告诉我们,随着准备考研新鲜感的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每天早起晚睡上自习,循规蹈矩的看书、背单词,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有些人甚至出现了厌恶的态度。对此,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之余注意锻炼身体,考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具备充沛的精力,身体素质要好。考研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持之以恒的意志,如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很难在大军中胜出。
对于那些下定决心考研复习的学生,西安交通大学一名教授给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是避免复习中的方法盲目。大多同学在复习中出现了眼高手低的问题,忽视基础知识,而考研试卷中,基础知识占了很大比重。二是以数学为例,要多动手、多练、多做,不能只用眼睛看会就行了。三是重视历届考题,经典题型常常是大致相似的。
就业?考研?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最关键的还是头脑清醒,明确学习目的和自己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