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时报7月21日讯统计显示,2005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达30余万人,这还不包括研究生学位班的招生数,同比增长22%以上。对此,省农工党近日呼吁,如不加限制、不考虑质量和现实状况,那么有限的教育资源储备将无可避免地被注水稀释。
省农工党认为,就目前教育资源而言,已难以承受激增的研究生培养的需求。许多高校研究生扩招数量均是上世纪90年代的几倍,而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无论质与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剧增的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差,研究经费严重不足,学校难以保证培养质量。而扩大招生后的生源质量亦是大大降低,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给研究生培养本身也带来许多问题,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质量和水平下降。
这种“跨越式”扩招还为教育乱收费提供了机会。由于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和招生计划分计划内和计划外,计划内由国家负责研究生的培养经费,而计划外招生则由学生自己负担教育经费。不少高校招收的计划外研究生每年要交纳上万元的费用,而学校实际划拨给研究生培养或科研的费用不到上缴费用的1/3。
此外,招生不公问题凸现。由于招生门槛降低,为后面复试导师或单位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为招生中出现不公平现象提供机会。如谁为计划内研究生,谁为计划外研究生,是由复试小组来定。常见到初试成绩很好的考生不能被录取为计划内研究生,而初试较差的考生反而定为计划内,甚至出现劣胜优汰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研究生加速扩招步伐,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只是将矛盾推后3-5年,而这种推后可能是将矛盾进一步激化。从今年研究生毕业形势来看,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出现苗头。届时,这些精英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流落在社会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尽管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最近几年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需控制一下节奏,但现实情况是,研究生扩招速度不滞反进。省农工党呼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量力而行,不能再如此“大跃进”扩招了,应把当前重点转放在师资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