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明年起实施研究生收费制度,引起各界热议。有教育界人士指出,研究生全面收费培养是必然趋势,关键是今后如何完善研究生的奖学、助学金制度,如何确保贫困学生不因收费而失去读研深造的机会。
据悉,一直以来,研究生除了公费、委培,还有自费生,但自费生的比例不大。如今改为全面收费,不少市民担心,一些困难家庭学子可能不得不放弃读研深造。
有人算过一笔账:读研学费每年大约8000元左右,三年共2.4万元;住宿费每年600元,三年共1800元;生活费每月300元,三年共10800元;合计36600元。而硕士研究生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助收入:2004年半额奖学金为4000元;国家助学贷款(三年学费)为16000元;勤工助学岗位2004年为每月300元,发放10个月,共3000元,假设2005年继续申请到勤工助学岗位,则两年总额6000元;困难补助200元,合计2.6万元。这样,收入和支出相比较,还差10600元。这个数据今后会随教育部的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动。
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一位了解“收费政策”出台背景的资深学者。据他介绍,在中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中,为减轻经济条件不佳的研究生(包括自费生)的经济压力,培养单位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通过“奖、贷、助、补、减”的体系给予一定资助的。“然而在收费改革之后,这个资助比例势将迅速扩大,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他认为,对于确有修读研究生潜质、但又确无经济能力的学子,培养机构是不能缺位的,必须积极地介入。这个介入的资金支持,必定水涨船高,怎么解决?一方面仍要依靠国家拨款,其中一部分来源于研究生收费中的部分提留;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研究机构筹集项目基金的作用,将技术和知识优势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互利互惠;再一个就是改“输血”为“造血”,切实加强勤工俭学工作。据悉,目前广东乃至全国很多高校,已向研究生提供“助管、助教、助研”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