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武汉大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武汉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这是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武汉大学积极探索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职业化发展之路,取得了喜人成效。2006年10月16日,校党委副书记王传中在全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介绍了这方面的经验。
“学校每年都要公开招聘一批硕士、博士毕业生充实到研究生德育工作第一线。选拔和任用的程序非常严格,能够留校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经历了审核、笔试、面试等环节的重重考验,最终脱颖而出。”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吴爱军说。2003-2006年,学校共选聘了27名专职研究生辅导员。
历史学院2000级硕士研究生班的主题班会与其他班级有些不同——在主席台就坐的是该班班长和团支书,而在一旁主持并记录的却是他们的业务导师罗运桓教授。
在业务导师面前谈一些与专业毫无关系的日常琐事,他能听得进去吗?事实上,罗运桓还担任该班德育导师。
研究生德育导师是除专职从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外的又一支“生力军”。他们由一大批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业务导师担任。目前,全校有研究生德育导师近300人,他们已成为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广大研究生的“知心朋友”。
学校还从源头抓起,在学生骨干中发现好“苗子”。2002年,出台研究生工作助理制度,建立形成了一支包括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社团组织在内的覆盖面广、战斗力强的骨干队伍。
培养:拓宽途径 提升素质
“要像培养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一样大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生德育工作骨干队伍。”学校提出了这支队伍的培养目标。
2005年,派3名政工干部先后考察了英、法、美等国大学生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2006年,包括4名研究生德育干部在内的12人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为期1个月的学生事务管理见习。
赴国外考察见习只是武汉大学拓宽培养途径的一个方面,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则是这支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创建研究生工作论坛与学生工作大讲坛,聘请学校主管领导、相关专家讲授和分析当前形势与政策、学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他们到京津、华南等地区高校考察交流,实地见习;开展重点培训,每年派出专职德育工作者参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举办的业务培训,举办专职辅导员和新上岗辅导员培训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鼓励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注重骨干队伍能力建设。一方面,开办多层次培训班,每年举办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和支委、研究生工作助理、研究生干部等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提高他们开展支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加强研究生党团组织及研究生会、研究生社团组织建设,举办各类活动。
出口:增强活力 合理流动
“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五、六年,可以说是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学生。虽然可以在职深造,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太琐碎,边工作边读书实在是力不从心。”在辅导员岗位上干久了,不免产生这样的想法。
可在武汉大学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不少人将辅导员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干,一些专业教师还主动申请加入这支队伍。
校党委副书记王传中的一番话揭开了“谜底”,“学校始终认为,疏通发展渠道,保障队伍利益是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环节。因此,学校积极创新机制,引导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建立合理流动机制,促进队伍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学校坚持把学生德育工作队伍作为党政干部的主要来源,同时加大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力度,向研工、学工系统干部给予较大幅度的政策倾斜。4位现任校领导、50%的中层干部具有学生工作背景;坚持“稳定一批,流动一批”,充分尊重研究生德育工作者的个人特长, 使这支队伍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形成良性循环。
近两年来,共有22名在其他部门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研工、学工的领导岗位,从研工、学工系统干部岗位转到学校教学科研岗位的也有8人;坚持落实研究生德育专职队伍职员职称双轨制,在教师职称评审中,单独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审委员会,负责专职研工学工德育工作者的评聘;坚持落实考评机制与激励制度,把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分别纳入全校教师、干部队伍进行双重激励,并开展一年一度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班级导师”的评比表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