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考研政治大纲新增知识点详解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05年考研政治大纲新增知识点详解

考研试卷库
05年考研政治大纲新增知识点详解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节添加新知识点为:“辩证唯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它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把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统一起来,为我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能够为我们的思考和实践提供人生观的启迪和价值观的支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开阔人的胸襟,增加人的智慧,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够指导我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它告诉我们,人不能脱离客观世界,不能脱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我们不仅要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有一个正确的看法,而且要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矛盾、个人与社会矛盾的思路和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导向作用。作为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也指导我们正确地把握自我、规范人生。它告诉我们,虽然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但单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任何人都必须同其他社会成员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事生产劳动,以解决自己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等问题,因此,不能离开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而孤立地片面地讲人生观问题。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明确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价值观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核心是对人生和事物的评价问题。作为哲学的世界观不仅要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包含对对象意义的理解和评价。人生观也是如此,人生观包含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评价。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价值观,决定人对对象和人自身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价值观的问题,要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正确理解价值观念的更新,使价值观念的更新同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相一致,从而自觉地投身于社会全面发展中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一节添加新知识点为“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或现象间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哲学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起作用而引起的现象。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因果联系有两个特点:其一,因果关系往往与时间顺序有直接联系,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其二,原因和结果是必然联系,只要有一定的原因出现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此,一般地说,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性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只有同时包含时间顺序和必然联系两个特点,才能确定“在此之后,因此之故”。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首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处于无限的因果链条之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变成了原因,反之亦然。这就是原因和结果区分的不确定性。但当我们把特定的对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单独考察时,原因和结果的差别就显示出来。这就是原因和结果区分的确定性。

  其次,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1)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果双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可能存在。

  (2)在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原因和结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事物的因果联系往往不是单线的,而是双程的。在这里,互为因果的关系既表现了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转化,又表现了它们的相互作用。

  正确认识因果联系的这种辩证性质,可以有效地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去促进事物的发展,科学上反馈原理的运用便是一例。所谓反馈原理,就是根据因果相互作用的辩证法,通过事物调节中心输出信息达到一定效应的“返回传入”,从而实现事物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的原理。

  3.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它的具体表现又是复杂多样的。

  (1)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为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果观念只不过是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决定论原则指明,事物存在着固有的因果联系、因果规律,这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客观前提。

  (2)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历史充分证实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一些唯心主义者认为,在微观世界中没有因果制约性,电子等基本粒子的活动具有“自由意志”,它们在各种可能性中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这种观点是同科学事实相违背的。虽然有许多现象的原因暂时还没有被认识,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肯定是存在的,并且或迟或早总会被人们所认识。有些事情看来好像是毫无结果,实际上这是说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并非真的没有一点结果;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本身就是一种结果,而且这种结果也是有原因的。

  (3)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因果联系的多样性是指,因果联系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首先,在不同的领域中,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形而上学把机械运动的因果联系看成惟一的形式,因而不能正确地说明微观世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因果联系。这是他们在这两个领域陷入唯心主义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根源。

  其次,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多种表现类型。

  4.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原理既然是对客观世界引起和被引起的普遍关系的正确反映,那末,它必然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具有指导作用,成为人们重要的方法论武器。

  第一,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科学认识的重要内容。

  第二,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是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

  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才能预见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后果,因势利导,尽量限制和消除不利的后果,促进和发展有利的后果,保证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一节添加新知识点为“可能和现实”:

  可能和现实是反映事物或现象出现之前的发展趋势与出现之后的既成现实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可能和现实的含义

  可能是客观事物内部包含着的这种或那种发展的趋势。现实是可能的实现,是相互联系的变化发展着的各种客观实在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

  (1)现实。现实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现实性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既是过去的“现实”变化发展的结果,又包含着引起将来的“现实”的原因。现实性体现着事物联系和发展纵横两方面的整体性质。

  在我们把握现实性范畴时,应当注意它同必然性的内在联系。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又转化为不现实,是由它内部的深刻必然性、规律性所决定的。从发展上看,只有合乎规律、合乎必然的东西,才是现实的,或者说,终将变为现实。一个事物尚未出现时还不是现实的,但只要它合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就迟早一定会变成现实;反之,一事物当下还是现实的,但只要它丧失继续存在的必然性,就迟早一定会变成不现实。

  (2)可能。可能是和现实相对立的范畴,它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这种发展趋势是由事物内部矛盾运动规定的,但它还没有变为现实,这种可能性一旦条件具备了,就会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在掌握可能性这一范畴时,必须对它在质上的各种复杂情况加以区别:

  第一,区分可能和不可能。可能是指在现实中存在其出现的根据的东西。不可能性是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和条件,因而它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前提。

  第二,区分现实的可能和非现实的可能(抽象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是在现实中有着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一定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非现实的可能性则是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来展开,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只在以后的发展阶段才可以实现的可能性。但抽象的可能毕竟是一种可能,因而区别于不可能。随着条件的成熟,抽象的可能性就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可能。认识抽象的和现实的两种可能性的区别和联系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区别,应该集中力量去办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否则就要犯“左”倾的错误;反之就要犯右倾的错误。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抽象的可能变为现实的可能。

  第三,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在事物发展中往往存在着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矛盾双方斗争中,既有新的一方战胜旧的一方从而使事物发展的可能,也有相反的可能。虽然就总趋势而言只有新生事物不可战胜一种可能。但这种总趋势由可能转化为现实,是在两种可能的反复斗争中实现的。在新旧事物的每一次具体搏斗中,并不能排除失败的可能。因此,在存在两种相反、甚至多种可能性的情况下,我们要因势利导,争取最好的可能。

  第四,把握可能的量的方面。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即或然率,这就是对可能性在量上的测定。把握可能性的量的方面,分析或然率,这是精确地规定行动目标和实施步骤的重要条件。

  2.可能和现实的辩证关系

  可能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可能和现实是对立的。

  两者的对立和排斥在于:可能性是还没有成为现实性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作为事物的潜在趋势,预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现实作为现存的客观实际,标志事物的现状。它们具有质的区别。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区别要求我们一切工作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可能性出发。而且,只有深刻地把握了现实,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发展的种种可能。

  (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

  第一,可能和现实相互依存。可能包含在现实之中,是没有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现实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了的可能,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第二,可能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产生于现实,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客观现实的发展是不断产生可能,可能又不断变为现实的过程。

  3.可能和现实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可能和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可能和现实是统一的,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发挥的余地。其次,可能与现实的对立,又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发挥的必要。最后,为了在变可能为现实的斗争中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注意以下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一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要力求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是促进事物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客观前提。其二是,在这个前提下,还需要经过主观努力和积极斗争,创设有利的条件,力争实现最好的可能。

  第一部分第五章第四节添加新知识点为“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意识形态是指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观念和经济主张等等。

  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因此具有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按其阶级内容和它所反映的经济基础可分为: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封建主阶级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

  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复杂的,往往存在三种不同的体系,即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

  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斗争,构成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迭往往也是社会革命的先导。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私有制的反映,它们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点,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与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有着根本的区别,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意识形态。

  第一部分第七章第一节添加新知识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1.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从根本上说,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先进文化逐步战胜落后文化的过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历史经验证明,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单纯依靠上层建筑的作用来巩固的。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进步,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深化了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它解决了已经取得政权的共产党应该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在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表现在通过革命斗争来体现生产力发展要求;但在建设时期,党的先进性就直接体现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如果不能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就难以体现党的先进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其根本之处就在于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引领了社会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而从最根本的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证明,要推动社会进步,就必须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一节添加新知识点为“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决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1.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因为这一规律表明生产力自身具有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使它经常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相应的发展。因此,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在某些方面、某些环节或在其实现形式上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情况,这就要求进行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生产关系发生部分质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3.生产力还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所以,生产力标准是判断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优劣与否,评价一种社会变革是非得失的最根本的标准。这一规律表明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新生产关系只有在适应生产力状况时才能确立和巩固。超越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建立的超前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

  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一节添加新知识点为“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20世纪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初期,在纠正1958年出现的“共产风”过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看法。他认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为什么怕商品,无非是怕资本主义;不要怕,我看要大发展;商品生产,要看它与什么经济相联系,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联系,就出社会主义;不要怕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历来就有商品生产,现在加一种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久,他又强调要重视价值规律,指出,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我们对于社会产品,只能进行等价交换,不能实行无偿占有,违反它就会头破血流。尽管毛泽东没有能够将这些思想贯彻到底,没有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实行,甚至在后来提出了一些与之相对立的观点,但是这些思想对后人总结历史经验、探索新道路还是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

  第三部分第六章第四节添加新知识点为“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1.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新考验

  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就开始思考共产党执政后能否和怎样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问题。1945年7月,访问延安的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了共产党能否跳出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的问题,毛泽东回答说,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拥有几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分布到全国每一个城镇和乡村、每一个企事业单位,分布到各个民族;多数党员在各级国家机关、经济文化组织、人民团体中担负一定的领导工作。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遇到了许许多多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新的考验。中国革命历史性转折带来的客观环境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地位的变化,要求中国共产党认真研究这些新情况,及时制定正确的政策,经受住新的考验。

  2.“两个务必”思想

  加强执政党建设,必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和攻击。在全国解放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消极腐败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开展过整风、整党及“三反”等运动,保持了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四部分第六章第一节添加新知识点为“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想、破解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阶段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观念的一个飞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更好地推进发展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伟大实践。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普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要适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提案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变动深刻、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愈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为妥善应对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的基本原则,从而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解决好科学发展问题;而要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项事业,切实抓好发展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四个多样化”的新形势,我们既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又要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既要保持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又要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又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价值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等,这些既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权控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部分第六章第一节添加新知识点为“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五个统筹”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就是为了兼顾,统筹就是为了整合,统筹就是为了协调。一句话,统筹就是我们这个在近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只有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四部分第七章第一节添加新知识点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第五部分第一章第一节添加新知识点为“世界经济的构成”:

  就客体而言,世界经济主要包括了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协调等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

  世界市场是指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跨越国界地进行交换的场所、关系和机制。世界市场是逐渐形成的。从广度看,它经历了国内市场、区域性国际市场等阶段;就深度而言,它从主要进行商品交换逐步扩大到进行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换,诸如资本、劳动力、信息、服务等。当前,世界市场已经成为联系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成为世界经济的基础平台。

  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它是各国发生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国际贸易由来已历史久远。当今的国际贸易,交换的物品更加丰富,交易的方式更加灵活,流通的渠道更加多样。

  国际金融是各国之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周转和运动,它包括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金融市场等内容。商品交换是国际金融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际投资一般是指某国的企业、个人或政府机构以资本增值或其他经济利益为目的所进行的超出本国疆界的投资。它分为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又叫证券投资,即购买外国的股票和证券;通常投资者对企业不拥有实际的控制力。直接投资是对外国经济实体的购买和控制;它主要有直接创办新企业和通过购买股票达到控制企业的效果等形式。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以跨国公司为主角的直接投资,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协调经济政策、共同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便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世界经济关系和世界经济正常发展的行为。当前,国际经济协调主要是借助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等形式进行的。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缓和和化解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部分第一章第三节添加新知识点为“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全球性经济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谓“全球性”,首先是指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普遍的,不是某个或某些国家所独有;其次是指这些问题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最后,是指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球的协调与合作。

  人口问题首先表现为人口的持续膨胀。1927年时世界人口只有20亿,到1987年即突破了50亿,1999年达到60亿。根据现在的出生率预测,到21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120~140亿!人口膨胀已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压力。人口问题还表现为人口老龄化。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超过7%,即为人口结构老龄化。1998年在全世界59亿总人口中65岁以上的为5.78亿,占总人口的9.8%。据预测,在之后的20年中,世界老龄人口的年递增速度为2.5%,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这表明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人口的老龄化,将造成国家革新能力的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负担加重,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粮食问题日益突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2.3%,而人口却增长了10%。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再发生粮荒,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目前世界上处于饥饿状态和营养不良的人数至少8亿人。

  目前人类社会广泛使用的能源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根据统计,在1995年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耗中,石油所占的比例为39.7%,煤炭为30%,天然气为20%。按照现在的消费量和已知的储藏量,石油可维持20年,煤炭可维持111年,天然气可维持22年。也就是说,如果继续走高能耗的发展道路,人类注定没有前途。

  1995年世界银行发表报告显示,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的占全球总人口40%的居民面临淡水资源的危机;发展中国家中有10亿人喝不上清洁水,并且这种趋势在可见的未来还将日益严重。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困扰和阻碍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另一大难题,具体表现为:全球温度升高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蔓延、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未经处理的生产和生活垃圾以及农药和工业化学品所造成的污染等日趋严重。所有这些,正在动摇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污染导致一些宝贵的资源被白白耗费或无法利用;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温度升高、海平面提升而淹没田地和城市;臭氧层的破坏使紫外线辐射增加、人类受到伤害;而土地的蜕化和沙化,使农作物产量下降,加剧了粮食的匮乏。自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增长的极限》以来,国际社会对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也先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每年的4月22日被定为“地球日”;每年的6月5日被定为“世界环境日”。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展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如《斯德哥尔摩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即《京都议定书》等协议。这些对问题的缓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各国利益的分歧和观点的差异,国际社会联合一致以保护环境的努力依然步履艰难。

  第五部分第八章第三节添加新知识点为“中国和平崛起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

  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他指出:“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容与标志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经济实力的增强是核心标志。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经济年平均增长超过8%;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到2000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中国GDP为10800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占世界GDP的3.4%,虽只有美国的10%、日本的23.1%与德国的57.8%,但却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世界“万亿美元俱乐部”。到2003年,中国的GDP已达1.4万亿美元(11.7万亿元人民币),已超过法国上升为世界第5位,预计2004年可能超过英国而上升为第4位。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的规模就更大,已进入世界前3位。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已逐步确立。近两年,中国对外贸易量以每年2000多亿美元的金额在增加。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5大贸易国;2003年突破8000亿美元(8512亿美元),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4大贸易国,预计2004年将首次达到1万亿美元,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3大贸易国。特别是中国作为世界巨大潜在市场的优势正在显现,2003年一举超过法国、英国与日本,由世界第6大贸易进口大国上升为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目前中国已是钢铁、水泥、手机等至少100种产品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科技发展也日新月异,不断有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特别是中国“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升空与回收,标志着中国科技进入一个新的高度,被认为是“不仅提升了国家尊严,也代表中国政府决心将全球工厂转变为主要科技动力”。同时,中国在信息产业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与重大突破,也正在改变着中国在世界高科技产业领域中的地位。

  据2002年12月美国《商业周刊》对“大中华经济圈”的研究,1998年到2001年,“大中华经济圈”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由6.9%上升到9.6%,已超过日本;预计到2007年,该比率将达到13.7%,届时“大中华经济圈”的进出口总值将达2万亿美元,是日本的1倍,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因此“大中国经济圈”是“未来经济超强”。世界银行研究估计,未来五年(到2007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大中华经济圈”将拥有国内生产总值13万亿美元,从而取代欧盟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

  纵观近百年来世界强国的兴起,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通过战争、掠夺、强权等罪恶行径去损害别国的利益而获得自己的发展。从昔日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到今天的美国,几乎都有着类似的历史记录。与他们不同,中国是靠着自己的改革与建设,在国际和平环境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走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平等发展”与不称霸的对外政策,中国的发展绝不会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而是希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所以,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且对世界具有重大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对外贸易的扩张,正在成为全球外贸扩张与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银行信用分析家根据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1995年至2002年主要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中国的贡献率达25%,超过美国的20%。这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支撑点。

  中国的和平崛起,也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有美国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北美经济中心,有欧盟为载体的欧洲经济中心,相比之下,今天的亚洲尚不足以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中国的崛起及“10+1”、“10+3”等经济合作机制的启动与发展,将促进整个亚洲的崛起。

  中国的和平崛起,将推动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格局转换的新时期。在当今世界,单极势力与多极势力激烈角逐。美国凭借其明显超过其他国家的实力,试图建立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中国是霸权主义的反对者、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提倡者和多极格局的促进者,所以,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将有利于世界的均衡与稳定。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和平与发展一个都没有完全解决。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所以,中国的强大,将促进世界的和平。中国的和平崛起还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增大与整体力量的崛起,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与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中国,也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自己的发展。

  国际旧秩序是妨碍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依靠自己的实力和地位,拼命维护这一不合理的制度,严重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推动力量;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将极大地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加快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进程。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面临了三大机遇:地缘政治环境机遇、新科技革命机遇和经济全球化机遇。只要我们锐意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中国的和平崛起必将成为现实,中国一定会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是: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的需求,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平崛起的中国是全球合作实现共同繁荣链条的重要一环。

  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中国崛起的手段是和平的,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往来。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