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报道说,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日前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他的学生郭肖霞在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中,以392的高分名列本专业的榜首。但没想到最终却等来一个招生单位的电话,说面试没通过。王全杰对这种“考试面试制度”感到很愤怒,他说,仅仅通过两个小时的主观面试,凭什么就能判断第一名是高分低能呢?
《齐鲁晚报》的评论叫《
考研面试呼唤导师的良知》。文章说,面试遭遇质疑,和某些研究生导师缺乏荣誉感有关。假如根本不把自己的职责当回事,再好的制度,也会被扭曲得不像样子。考试制度需要完善,更需要招生单位和指导老师多一份良知。
《时代商报》认为,《即便物欲横行,也要程序正义》。文章说,“感情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但这不是绝对的,也绝不是否定面试制度的理由。面试本身是程序的正义,要改变的应该是面试的模式,而不是取消面试。
《西部商报》认为,《考研面试不公缘于监督缺位》。文章说,从世界范围来看,适当增加学校的招生自主权,把面试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与其考虑是否取消考研面试,不如制订更完备的制度,来提高考研面试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