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教育的总体情况
“十五”以来,江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项教育改革有序推进,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进一步巩固了教育大省的地位,江苏教育已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
1.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97.2%和98.6%;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6%;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99.8%。幼儿教育稳步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78%。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2000年的68.5%提高到2005年的89.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43.8%提高到2005年的71%,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由2000年的160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90.6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比例进一步趋于合理。职业教育发展优势逐步凸显,招生规模大幅上升。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由2000年的25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55.5万人;在校学生由2000年的79.8万人增加到130.2万人。高等教育持续迅速发展。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数由2000年的71所增加到2005年的115所,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数由47.5万人增加到123.9万人,均位居全国第一。研究生教育在校生由2000年的2.29万人增加到7.9万人,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同步发展,在校生达26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参学参考人数达128万人次。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15.3%提高到2005年的33.5%。“十五”期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85.6万人,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36.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共培养毕业生93.8万人。我省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显著提升。“十五”期间,全省教育经费累计投入超过2100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1100亿元,均比“九五”时期增长了一倍多。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 教育改革和开放顺利推进。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主要由农民负担的状况。积极创办职教园区、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呈现出集群式、集合式、集团式发展的良好态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渐趋合理,全省所有省辖市均设立了本科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民办教育加快发展。积极试行股份制合作办学,成功创办了宿迁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省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21所,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26所,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20.1万人,占全省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7.4%;全省有民办中小学669所,在校学生54.8万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通过“名校办民校”的形式,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改革高考制度,实行3+2高考模式。规范招生录取公正,实行“阳光操作”。学校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高校后勤社会化规范分离工作基本完成,高校企业改制工作进展顺利。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不断扩大。我省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达4万人,来江苏留学海外学生达1.8万人,选派3千名骨干教师赴国外培训,大批教师和研究人员赴国外留学、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中外合作办学得到快速发展,我省与300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全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232个,位居全国前列。顺利组建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考试院。
3. 农村教育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省共拆除农村中小学危房415.2万平方米,维修加固276.8万平方米,复建、新建校舍692.7万平方米。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全省撤并小学和初中1.3万所,学校施教服务人口大幅度增加,办学效益明显提高,高中在城镇,初中、中心小学在集镇,定点校在中心村的新布局基本形成。实施农村中小学“三新一亮”工程,学校教室内课桌凳、讲台和照明设备条件彻底改观。实施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学校卫生设施、食宿条件和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全省农村中小学具备了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条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大大缩小。多年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我省农村教育发生重大变化。贯彻“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原则,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06万人次,教育为“三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4. 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成效显著。以新建和扩建校区为主要特征的高校基本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省普通高校占地面积由2000年的4.99万亩增加到2005年16.2万亩,校舍面积由2000年的1563万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3739万平方米。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全省有国家“985工程”高校2所、国家“211工程”高校11所,国家级重点学科89个,省级重点学科1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7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个、省级大学科技园4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加快,产学研结合深入推进,共承担国家级课题9000多项,专利申请受理近3000件,研究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高校已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力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创新工程,重点建设了一批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精品教材,12所普通高校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取得突破,资源共享水平显著提升。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5.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加快,顺利完成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教师学历层次普遍提高。全省幼儿园、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17.5%、29.6%、17.6%提高到2005年的50.8%、63.8%、41.4%,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2000年的70.3%、47.8%提高到2005年的86.8%、75.4%。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共认定教师资格近43万人,拓宽了教师来源渠道。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和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高校一批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科梯队脱颖而出。评选中小学特级教师521人。教师在职培训不断加强,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解决了多年来的拖欠农村教师工资问题,省补津贴得到全面落实。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6.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德育课程体系逐步建立,青少年课外活动基地建设日趋完善。高校党建工作得到加强,确保了学校的稳定。大力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各地和各类学校进行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探索。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认真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维护教育公平。积极推进高校按新机制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帮助16万名家庭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设立职业教育助学金,资助2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资助体系,为农村60万名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在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实行义务教育“一费制”,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社会反响良好。
二、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显著特点
新世纪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教育事业实现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奠定了良好基础。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快。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江苏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2000年到2006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从71所增加到119所;年招生数从18.22万人增加到39.09万人,翻了一番多;在校生数从47.48万人增加到139.53万人。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江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是空前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从16.5万人增加到55.5万人,增长3.3倍,目前在校学生达145万人。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及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
二是普及水平高。据2006年统计数据,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42.5%,江苏达到90.4%,比全国高近48个百分点;全国小学和初中三年在校生年巩固率分别为98.81%和94.22%,江苏分别达100%和98.55%;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4.88%,江苏达到93.4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9个百分点;全国特殊教育普及率为36.4%,江苏则达到9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58个百分点;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江苏则达到3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为提高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是相对差距小。近年来,我们突出农村教育重中之重位置,全面启动了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和标准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1年以来,全省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布局调整工程、“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和“四项配套”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农村教育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乡教育差距大大缩小。建立区域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加大财政扶持和转移支付力度,每年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苏北农村中小学建设。组织和协调苏南五市对口支援苏北。目前,苏南与苏北之间的教育差距也明显缩小,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普及程度以及教育管理水平,南北虽有差距,但比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要小得多。
四是管理能力强。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各级各类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始终坚持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科研秩序稳定和谐。全省高等学校切实加强校园管理,全力维护高校安全稳定,高等学校连续十七年保持政治稳定,为维护全国高校和全省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我省接受评估的高校连续三年全部优秀,这在全国也是唯一的,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全省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之后,我们进一步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全省连续5年没有出现过校舍安全事故,连续2年没有出现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为指导广大中小学校依法管理、自主管理、创新管理,我们专门制定了《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10项管理制度,确保中小学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我省这一做法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五是改革力度大。我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国家将原属部委管理的37所高校和中专校划转我省管理,是全国接受划转学校最多的省份。我们积极采取措施,顺利完成划转任务,同时通过合并、调整、扩建、提升等工作,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各划转学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省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多元办学格局。全省现有独立设置民办高校23所。我省利用重点普通高校的品牌优势,在全国率先创办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26所,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采取省市共管、八校联建的形式,成功创办了宿迁学院,现学院有在校生12000余人。宿迁学院的举办是教育体制的一项创新,受到许多高层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2006年底,全省共有民办机制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9万人,占全省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2%。
三、江苏教育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着力推进教育公平。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维护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支撑教育公平。近年来,全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充足的、优质的、多样化的受教育机会,使教育公平具有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以高水平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为目标,大力实施合格学校建设,提高区域教育整体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高水平高质量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为目标,不断优化高中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优质学校。目前全省共有三星级以上高中学校408所,在优质高中就读的学生达80%;有省级重点以上职业学校235所,在重点职业学校就学的学生达60%以上。二是关注弱势群体,以完善助学制度保障教育公平。2004年就在全省实施特殊儿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制度。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省对80万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各地对家庭困难的寄宿生补助寄宿生活费。积极做好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55.9万人,入学比例达99.8%,在公办中小学就读比例达75%以上。近三年资助8万名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家庭困难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资助和奖励贫困大学生10多万名顺利完成学业,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三是调整教育政策取向,以制度创新引导教育公平。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教育政策的导向性功能,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来促进教育公平。比如,在教育投入上,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在招生考试录取政策上,积极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贯彻执行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积极推进初中升高中招生方式改革,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比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方面,对城镇特困职工家庭、低保家庭毕业生实行重点推荐、优先安置。对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采取政府安排岗位等多种方式实行保底就业。
(二)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1年的9.3万人,增长到2006年的28.7万人。面对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位居全国前列。今年我省共有高校毕业生35.5万人,比上年增加7万人。为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省政府日前出台了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在引导和激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方面实行一系列政策倾斜。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为自愿到苏北农村基层单位工作3年以上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免除在校学习期间所借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利息;对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考研时落实加10分的政策;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时,优先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并从2007年起,每次拿出20%左右的职位,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乡镇(街道)机关招录公务员时,对到农村基层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实行职位倾斜。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形成有利于毕业生广泛充分就业的整体合力。加强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与其他就业市场的对接。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层次和水平。今后3年在全省建立10至15个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理念。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促进高校多形式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努力,继续保持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三)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之后,教育质量能否有保障,这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去年,我们组织力量专门对高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我省各高等院校在扩大规模之后,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基本确立,各高校立足于不同层次和不同办学定位基础上的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稳步提升。一是教学资源条件显著改善。根据对涉及教学工作最广的图书资料、基础实验室、外语和计算机教学情况调查来看,85%以上教师认为其所在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教学需要;82.8%的教师表示学校的图书资料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二是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全省普通高校7.8万名专任教师中,56岁以上的占5.7%,46至55岁的占12%,36至45岁的占31.5%,35岁以下的占50.7%;学历结构得到改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48%;职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具有高级职务的占36.4%。三是专业和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我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点1469个,专科专业点1808个;在全省高校开展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全省已建成115个品牌专业和377个特色专业,建成710门省级精品课程,6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获国家教学成果奖82项。四是教学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形成。研究制定了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资源共享制度化,拓展区域教学联合体,已建南京、常州、淮安、盐城、南通、徐州等六个高教园教学联合体,实行教师互聘,学分互认,图书互借,资源共享。已建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建筑、旅游、信息等领域职教集团,整合行业资源,工学融合,校企结合,订单培养。拓展国际合作办学,与美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合作培养软件人才,吸纳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与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上述情况说明,江苏高等教育质量总体上是良好、上升的。由于国家还没有一个评价学生质量的客观标准,加之大众化教育同精英教育不能一概而论,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既有精英教育,也有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同大众化教育在培养目标、规格、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都有所不同,因而质量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大众化阶段的质量观应该是多样化的、适应性的质量观。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扩招后教育质量就下降。我们对照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看,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确有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有些学校由于办学规模扩大过快,导致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特别是基础课和专业课骨干教师缺乏,师资数量与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教学模式单一,生产现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未能及时引入课堂。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逐项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说起素质教育,确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说是老问题,是因为几十年一直在努力,但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大问题,是因为它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未来;难问题,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更涉及到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总体上看,经过长期努力,人们虽然普遍接受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在实践中,追求升学仍然是人们在客观社会现实和利益追求驱动下主要的教育价值导向。这是因为:一是我们人口众多,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业结构和人才成长道路相对单一,就业竞争和人才选拔日趋激烈,这种压力层层传递到教育内部,使中考、高考竞争不断升温;二是由于上千年形成的传统教育文化和观念的影响,我们既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又有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重学历轻能力的社会倾向;三是目前的劳动用人制度和社会分配结构忽视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导致社会片面追求高学历的倾向;四是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矛盾集中反映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上,加上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一个独生子女往往承担着几代人的希望,加剧了考试竞争和择校竞争。
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转化为对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过高压力,使当前的升学竞争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竞争目标不断提高,许多学生、家长在发展预期上追求高学历,不仅都想上大学,而且都想上重点大学;二是竞争重心不断下移,许多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为孩子增加大量的校外辅导班、兴趣班、家教等课程,各种社会补习班十分火爆;三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还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部分大中城市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四是扭曲了教育的目的和学校教学行为,学校和教师面临着不断增大的工作压力,教育教学片面地适应升学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人格养成、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学生承受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压,拼时间、拼精力、拼健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全面规划,整体推进,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美育工作。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继续扎实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巩固和提高艺术课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三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法,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独立思考、追求新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四是扎实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综合评价办法。从严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进一步深化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继续扩大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的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多样化的学生选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