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同济大学从07年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实行培养机制改革,其含义是什么?
答:“培养机制改革”是指招生、培养、学位授予、思政工作和资助体系等一系列环节在内的机制改革。同济大学从07年首先启动了资助体系的改革,并以此带动和逐步推进相关环节的改革。
问:资助体系的改革包含哪些内容?
答:首先,建立学业奖学金制度,对研究生的学费进行全面资助;其次建立助学金制度,研究生通过“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在参加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得到全部或部分的生活资助。
问:同济大学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和覆盖面如何?
答:按照对07年入学的研究生已经实行的资助体系,被同济大学录取的全日制研究生(入学时人事关系全部转入我校的研究生,不含委托培养研究生)入学时资助面可达100%。其中,博士生全额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为100%;硕士生全额学业奖学金和部分学业奖学金的资助面也为100%。另外,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入学时,可全部获得8000元/年的助研津贴,对其中优秀学生,还可另获7000元/年的优秀博士生资助。比之改革前博士生每年300余元的生活补贴而言有了大幅提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0%以上可获得三助岗位,三助岗位年发津贴比之改革前的生活补贴,人均提高近40%。
问:学校进行的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看来要大幅增加相应的投入。这部分增加的经费是从哪里来的?
答:首先,是国家增加了投入。为支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07年度,教育部和上海市都给学校增加了专门用款;其次是学校统筹调拨了数百万资金;另外,来源于导师的科研经费中专列的助研基金。以上三项合计,对07年入学的研究生,全校该年度增加支出约1500万元。我们希望获得资助的研究生要珍惜这份资助。
问:学校为什么要投入大量资金实行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改革?
答:高等教育面临着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和为国家自主创新做出更多贡献两项战略任务,其结合点在研究生培养。资助体系改革有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专心学业,投身科研工作;同时,资助体系改革将导师的科研任务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相信,这将促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问:外界称,实行资助体系改革,要研究生先缴费、再奖励,学校是这样操作的吗?
答:我们可以介绍一下对07年已经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学校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新生在入学报到时,首先会得到一份学业奖学金获得通知书;凭此通知书,研究生即可办理学费缴纳完迄的证明和一份奖学金证书,完成注册手续。这一过程没有现金流的发生。因此,完全没有外界所称的先付学费再发奖学金的做法。学校为了防止新生入学前盲目借款,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就已告知研究生可获得学业奖学金。至于三助津贴、优秀学生资助,完全由学校按程序直接划到学生入学后开设的个人帐户上。对硕士研究生,我们采用相似的程序,只是获得部分学业奖学金资助的硕士研究生,需要缴纳所获学业奖学金与学费之间的差额部分。
但这里,我们需要说明,学校给予研究生的学业奖学金是资助研究生缴纳其应付的全部或部分学费。学业奖学金是因为你的优秀才获得的一份奖励,如果入学后疏于学习,不求上进,经过考核,在下一年度中,你可能失去这一份资助。同样,研究生如果不参加三助工作,或被自己的行动证明不能胜任三助工作,也将因失去岗位而失去相应的津贴。
问:如何对研究生资助情况进行调整?
答:研究生院以中期考核为界,取消不合格研究生的奖助金资助。
院系制定学习、科研的考核底线和考核组织方法;奖助金升降调整参考标准;调整年限;审核导师对研究生奖助金的调整申请;决定分配至导师的奖助金额度在院系范围内是否动态调整。
导师依据学校和院系规定的办法负责对研究生考核,提出和实施奖助金调整。增加、减少或停发研究生助学金,需经学院审核,创新基金办公室备案,财务处执行。
用人单位聘用的助教和助管经过考核后,可以对研究生的助管和助教助学金进行调整,调整工作由用人单位与创新基金办公室共同管理,财务处执行。
问:如何发放研究生助学金?
答:根据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院的三方协议书及相应的动态调整情况,助学金每月由财务处发放,每年发放10个月。
问:如何能进一步了解到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更详细情况?
答:可以登陆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s.tongji.edu.cn),仔细阅读同研(2007)001、005、010和031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