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大学公布了2008年招收研究生的人数,其中,保送生的名额超过招收人数的一半。一般来说,北京大学招收的推荐生中,一半来自北大,一半来自外校。什么样的学生才有推荐免试资格呢?根据北大相关政策,这些学生必须为“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北大的这种做法引来众多的批评,这些观点包括:保送过半有违公平公正;在保送的过程中,可能产生腐败;也有人认为这样更进一步强化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众多有能力但高考没有发挥好的学生丧失了到北大学习的机会等等。北大校方给出的理由则是,这么做是依照导师的意见,希望招收更高水平的学生。
这里面隐含了对非重点大学学生的排斥,也使得“非重点大学的学生是不是比重点大学学生差”这样一个问题暴露出来。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机制,高考并非十全十美,但这种制度的基本着力点侧重于智育,使其能够较好的发挥人才筛选机制。尽管我们怀疑将有相当一部分“死读书”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中考出高分,但不能否认的是,应试能取得高分,本身就反映出学生具备特别突出的素质:比如有较好的记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的能力。重点大学尤其是中国最优秀的一批重点大学,拥有全国最优秀的本科生源,而四年的本科教育水平也从整体上保持着国内最好的水准。大学入学成绩以及本科毕业成绩从来就是重要的科研或者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最重要的依据,依据高考成绩以及本科学习状况进行招生有其自身合理性。更何况,超过四成的指标能够确保有志于学术研究并确实具备相当资质的学生到北大深造的可能。
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认为:“有些学生很会考试,但实际水平确实不行”。而推荐保送生的水平比报考生源“要高”。针对有些学生提出的“不公平”之说,温教授认为,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保证教学质量、挑选合格人才是第一位的。
在笔者看来,北大此举实质则反映了本科教育水平的整体下降,以至于必须采取另一种制度来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反抗”。必须看到,高等教育扩招带来大学师生比的严重失衡,教学能力的弱化,以及师资过度补充带来的师资水平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且不说一般大学,众多有着全国重点大学桂冠的大学大班开课、教师疲于奔命并不少见。学术界和教育界普遍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由1810年在洪堡主导下建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奠定,洪堡认为:“高等学校的一个独特的特征是:它们把科学和学问设想为处理最终无穷无尽的任务———它们从事一个不停的探究过程。低层次的教育提出一批封闭的和既定的知识。在高层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在低层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高层次,教师不是为了学生而存在;教师和学生都有正当理由共同探求知识”,冯堡把新知识的创造和旧思想的改造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但时下的中国本科教育,不说师生的共同“探求知识”,仅就教师而言,学术能力弱,各类学术期刊充斥着学术垃圾已是一个严重问题,更难说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更有甚者,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不少重点大学的教师公然宣称,本科就是学基本的知识,教师的做法就是照本宣科。在这样的氛围下,即使有着良好的天资,四年的时间也足以让这些优秀的学生变成“方仲永”,而本科四年恰恰是学生从高中那种填鸭式教育向培养自我创造能力以及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就业难度增大,很多学校从学生一入校就以考研作为学生本科教育的目标,或者说本科教育为考研服务,可开可不开的可就走过场,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用到考研的学习上。本科教育本应展开的通识基础教育在就业压力面前,不堪一击,在某种程度上沦为研究生预科教育。而这种预科教育的本质仅仅是以应试为手段,以考上为目标,并不包涵任何的学术选择。
此种状况下的研究生教育面临着自身的尴尬,最严重的是笔试成绩第一名的学生不会写毕业论文,让人触目惊心!在笔者看来,公众的质疑和批评固然折射着目前研究生招生的公正性遭受质疑,隐含的更为深层次的话题则是:目前的研究生招考现实暴露了本科教育水平的下滑,这正是当前高等教育最大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