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国研究生的数目几十倍地增长,但成才率跟研究生总数却很不成比例。
我在北大当过研究生,又在北大带过研究生,之后又主持过国家研究生培养的一部分工作,我很愿意就研究生培养提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感觉,研究生要想打好基础,是靠自学为主,不是靠听课。听课只是启发,真正要做的是自学。因此课程不能安排得太多,应该给研究生创造充分自学的机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该维持竞争的机制,保持一定的淘汰率。
做研究生要有些必要的专业准备,但思想上的准备尤其重要。不是说当了研究生就意味着待遇提高,或者将来有什么出路;要想到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这才是第一位的。我们在昆明当研究生的时候生活很苦,饭都吃不饱。那个时候杨振宁还是学生,他说:“在大食堂吃饭,头一碗饭不要装得太满,盛半碗,第二碗饭装得满一点,这样可以多吃一点。如果头一碗装得满,吃第二碗的时候饭已经没有了,就吃不饱。”研究生要有志气,不要只想着个人前途。要想着为国争光,这是个动力,不能把增加工资作为你的动力。以工资作动力,那就是谁给我钱多我就给谁干,这样子没法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
学生要成才,对导师也有相应的要求。首先,导师要以身作则,要领导学生科学地、规范地做科研。前几天报道说复旦大学处分了两个老师,是因为学术剽窃,其实这个情况各个学校都有,学风必须要扳正,这样才能出一流的人才。
好导师最要紧的是无私。中学老师、小学老师对学生真是无私,学生超过他,当个将军、当个院士、当个专家,老师高兴得不得了,比自己到达那个地位还要高兴。可是大学里有些老师不是这样。他有新的想法先不说,发表之后才公布,才让人知道,这就是怕学生超过自己。导师心胸要宽大,学生超过自己,这说明你有成绩,培养出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