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月25日电(记者张晓晶)博士不会处理常见病,年轻的心内科医生不会看心电图。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导致医学人才学历高、技能差。正在召开的山东省“两会”上,来自医学界的部分政协委员对这种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质疑。
农工党山东省委的一份提案中说,就业、考研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学学生的实习质量,也影响了医院的教学意识,医院大多对学生不管不问,临床实习名存实亡。另外,由于医学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没有打好基础,到了研究生阶段,学校多数只片面追求发表论文,不重视临床实践,结果培养的大学生甚至包括硕士、博士生,毕业后不会处理常见病。
据了解,有专家曾对某地几家大医院从事心脏内科专业工作三年以上、并已获得博士学位的医生进行了一次专业基础医学考试,内容是专业工作应掌握的基本功——阅读并分析心电图。考试结果让专家们大吃一惊:及格率仅为36.4%。有的博士生不会做基本的触诊,有的做个阑尾炎手术都成问题,有的甚至不能正确书写病历。
这暴露出了中国医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误区,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医学生本科毕业后考了硕士再考博士,工作两年以后就有资格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并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虽然医学专业有较长的实习期、见习期,但因为期间还要忙着找工作、考研、写论文,很多学生根本无法安心实习。
农工党山东省委在提案中建议,改革高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缩短医学教育本科培养年限,将1年的实习期列入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阶段。省内院校附属医院及三级甲等医院要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学院,接收应届学生进行临床实习和住院医师培训。获得医师资格后,进入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培训1-2年考试合格后,才能分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