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秋,上海大学对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文献阅读研讨课。这门课程占研究生总学分的50%-60%,而原来的专业课则被砍掉了一半!
这一大动作引发了巨大争议。6年多过去了,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争议仍时有耳闻。对此,该项改革的“始作俑者”、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是怎么看的呢?他说:“有争议和矛盾不是坏事,正是由于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促进了事物的发展。一项课程改革能引发那么多人的关注,正说明它触到了问题的核心。”
既然是研究生,就要进行探究性、主动性的学习,传统模式下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必须改变
记者:我们知道,研究生导师一般会对学生提出阅读相关文献的要求并开列篇目,而上海大学将其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且占到全部学分的一半以上,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叶志明: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课程教育改革是关键。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本科化”的倾向,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老师教给的东西,缺乏自学能力和质疑、实证精神。这种“填鸭式”教学从小学延续到大学本科,积重难返,要逆转必须下猛药。我们如此大力度地推行文献阅读研讨课,一是觉得研究生教育中单向灌输的课程太多,采取“矫枉先过正”的做法,二是因为如果没有制度规定和一定的文献量的保障,难以达到训练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目的。
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一再提倡研究生要做“有创造性的人,不是背书人”,研究生教育“要少上课,让学生自己去做研究”。我的理解是少上水平不高的课,少上传统的“填鸭式”的课。既然是研究生,就要进行探究性、主动性的学习。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学习、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真正成为“研究生”。
记者:文献阅读研讨课如何体现学习的探究性和主动性?
叶志明:所谓文献阅读研讨课,顾名思义,不仅要进行文献阅读,还要进行研讨。文献阅读研讨课要求任课教师选取该专业领域近30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中外文献约40篇,交给研究生查阅。
研究生在课堂上讲解所读文献主要内容和自己的见解,教师从旁指导点评,学生开展集体讨论。上课时一个班20人左右,一般是几个导师带的学生在一起上,不一定是同一个专业方向,这样有利于大家开拓视野,促进交叉融合。
这种课程内容与形式上的改革,我总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阅文献、汲取学科前沿知识的能力。会查找资料,会从资料中提炼出最有用的东西并与自己所学挂上钩,能从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这是培养研究生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最基本路径。通过阅读文献,他们可以掌握阅读文献的技巧,学习前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二是通过研讨可以锻炼研究生立论与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献阅读研讨课要求研究生走上讲台,讲解自己对所读文献的认识,并回答同学们的质疑。因此,准备一次文献研讨课,相当于准备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或进行一次公开的学术报告,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是普通的课堂讲授所无法比及的。
三是有助于催生创新性思维。研究生在文献研讨课上的集体讨论,正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思想碰撞过程,是吸纳他人意见和修正自己观点的过程。同时,由于文献阅读研讨课是按专业进行设置的,本专业内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在一起讨论交流,可以涉猎不同研究方向的知识与进展情况,从而有助于开阔研究生的视野,达到宽口径培养的目标。
文献阅读研讨课推行之初遇到很大的阻力,教师和学生普遍觉得压力大、跟不上,这恰恰说明改革击中了“软肋”
记者:听说文献阅读研讨课推行之初,遭到许多人强烈反对,甚至有人到教育部去告状?
叶志明:确有其事。当时我作为力推此项改革的研究生部主任,最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是钱伟长校长对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是大力支持的,多次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我们依据反馈意见对改革方案进行了修订,但是改革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
从学生的角度看,改革颠覆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很多基础课和专业课被砍掉后,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比较零碎、不系统,同时,新的教学模式迫使学生主动思考,当然会比以前要累得多。不少学生感到学习有些力不从心,甚至一些文献看都看不懂。我对他们说,这些挑选出来的论文都是专业领域里有着重要影响的文献,是相关学者研究的精华,看不懂是正常的,一下子就都看懂了,那才不正常呢。我常对学生说,学习如同体育锻炼,如果没有出汗、没感觉到酸疼,那就没有达到锻炼效果,学习感到吃力,说明你比原来有更大的进步。
记者:研究生导师对开设文献阅读课是什么态度呢?
叶志明:对这项改革,研究生导师中有人反对,也有人赞成。具体分析后我们发现:凡是反对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教师,都是不搞科研,或科研搞得不好的。这一现象让我更加坚信改革的路子是对的。
没有研究作为基础的课程,是很难保证质量的,本科生课程尚且如此,研究生课程更是如此了。那些不搞科研或科研搞得比较差的教师,对专业领域的学术发展状况缺乏及时的了解和把握,必然无力点评学生的讲解,更难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研究生教育提倡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文献阅读研讨课就是推进教师科研与教学完美结合、实现教学相长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许多最新文献,导师和学生是同时学习的,这样最容易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记者:对于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应该进行一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叶志明:我们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开设相关讲座、开设网上信箱,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献,回答研究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我们还编写出版了《怎样当一名研究生》,指导研究生学会与教师互动,开展探究性学习。
对研究生而言,了解知识创新的过程比被动接受知识更重要。关于研究生课程改革的许多争议,实质是“知识与能力哪个更重要”的观念交锋
记者:有的研究生认为通过文献阅读研讨课,自我感觉没学到东西,对此您怎么看?
叶志明: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多研究生这样认为。习惯了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学生,总觉得只有像过去一样,学会课本上的公式、原理等等,那才是学到了东西,这种想法实质上反映的是教育观念上的分歧,即知识与能力哪个更重要。
文献阅读研讨课侧重于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不像知识的掌握那样易于通过考试来检验,但它又是实实在在的。根据上海市学位办提供的数据,在上海市2001年至2003年的论文抽检中,上大的硕士学位论文异议率为4%,在全市高校中排名居中;而在2004年至2006年的抽检中,上大的硕士学位论文异议率降到0.5%,为全市最低。2003至2007届,学校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量稳步上升,理工科研究生人均发表三大检索文章的比例明显上升,由2004届的9.6%上升到2007届的44.5%。这些事实说明上海大学推行文献阅读研讨课,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没有如一些人担心的那样下降,反而有了明显提升。
记者:上好文献阅读研讨课,最重要的是什么?
叶志明:最重要的是学生和教师的教育观念要实现由追求知识到追求能力的转变。传统的课程学习,学生只是学习经过教材编写者消化后、作为结果呈现的知识,而文献阅读研讨课则要让学生了解知识创新的全程,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又是如何创造发展的,这对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提高导师水平也非常重要。学校鼓励研究生导师人人搞科研,同时推荐学术水平高的导师来讲文献阅读研讨课,达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我们对导师的遴选、责任和工作量的考核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调整。
研究生课程改革不是简单地加减一两门课程,必须全方位考虑,综合推进
记者:文科、理工科、艺术类学科,其学习方式和时间分配各有不同。不同学科的文献阅读研讨课,要求是否有所不同?
叶志明: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实行的是统一的模式与标准,因为如果考虑得太多,可能就推行不下去了。现在我们开始进行分类考虑,比如文科,不仅要看论文,有的还需要看专著。艺术类专业,则需要增加一些艺术鉴赏方面的内容,等等。
记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审视研究生课程改革,您有什么看法?
叶志明:我认为研究生课程改革一定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综合推进,在原有基础上简单地加减一两门课程,或是玩排列组合,效果不大。
从学生的基础看,应该设置一些最基本的课程,尤其是在一级学科范围内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一定和研究方向密切相关,但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而有些专业课程完全可以砍掉。还有,研究生专业课程一定不要再搞统编教材,那样只能扼杀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个性。
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是上海大学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核心,目前已有许多高校的研究生院同仁来取经,我们准备继续改进完善。除此之外,上大改革研究生公共外语课,将其功能定位为“补缺”。学校根据学生入学成绩、六级通过情况因材施教,成绩差的学生去上基础性的公共外语课,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去上外语选修课,公共外语可免修。
对于政治课,则遵循“有用”的原则,采取自学与教师网上指导相结合等方式,重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现实问题。这些改革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生的学习是主动型的,课程学习只是整个学习环节中的一小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已没有课内与课外、工作与业余之分,让学生在开放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