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法学专业热招生冷就业现象调查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特稿:法学专业热招生冷就业现象调查

考研试卷库
特稿:法学专业热招生冷就业现象调查

■进入公检法的比例越来越低,从事本行的越来越少,已经成为法学专业就业难的最显著特点

■企业已经成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

■临时就业、不就业、假就业现象多 法制网记者 陈虹伟 袁定波 通讯员 孙铭溪

调查样本

【中国政法大学】

06级法学专业毕业生1400多人,正式签订进入法院的有80人,检察院50人,公安局39人,大多数进入地方基层机关。“本行比例”13%

【北京交通大学】

06级法学专业104名毕业生中,继续深造24人,派遣回原籍6人,7人待业,剩下76人中有3人从事政法工作。“本行比例”3%

每年年底到第二年年初,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忙碌的第一个高峰期,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种招聘会接踵而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毕业生们似乎已难以找到初入大学时的喜悦与骄傲。

作为连续几年在一类学科中就业率垫底的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似乎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法学专业热招生冷就业的话题一直为人们所探讨,而去年关于取消本科法学专业设置的说法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法学专业缘何由香饽饽变成烫手的山芋?毕业生们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又究竟是什么原因?

在高校改革的几年里,招生人数的增加、各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开设都促成了法学专业的不断壮大。在这样的大潮下,形成了较为有代表性的培养法学专业人才的几股力量:一类是传统名校,这些院校的扩招使得更多学子投身到法学专业中;另一类是一些新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其中许多工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开设很具代表性。这些院校大多顺应发展“综合性大学”的潮流而纷纷开设文科专业,而首选便是较具有实用性、报考热门的法学专业。伴随着高校法学专业的不断壮大以及社会对于国家法治建设需求的舆论导向,法学专业在广大考生心目中被塑造成了需求广大、发展前景良好的热门专业,因此许多考生为了选择这样一个好专业而高分考入这些工科院校法学专业。

作为一直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法律人才的中国政法大学,几年来法学专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而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设法学专业、以工科为主的北京交通大学,法学专业就业率同样在90%以上,甚至高于许多该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如此高的就业率为何还是引起就业难的频频争论?数量能否反映真正的质量?

“专业对口”已成奢望

对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对口”应该是进入公检法机关或是从事律师职业。但由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使得本科生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或律师,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就造成了”毕业证“并不能成为”职业准入证“的现状。

现实情况是,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先在其他部门暂时就业,边工作边准备司法考试;一部分干脆暂时待业,专心准备考试;较为幸运的进入法院或检察院,也要和用人单位签订一定时期内通过司法考试的协议,否则只能被淘汰。而司法考试每年10%左右的通过率,更是将一大批本专业毕业生挡在本行工作门外。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低比例,成为法学专业就业难的最显著特点。

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06级法学专业包括双学位在内,本科毕业生为1400多人,正式签约进入法院的有80人,检察院50人,公安局39人。进入公检法机关的比例超过了10%,这对于本科学历、还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毕业生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然而从就业结构上看,中国政法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解廷民介绍说:“这将近170人中,大多数是进入地方基层机关,留京的比例很低;且在地方的分布也主要取决于地方政策对于政法机关的需求,并不是稳定的就业渠道。例如2006年深圳中院招收了8人,算是很好的就业机会,然而并不是每年都有这样的机会。此外,还有8人是按照支边计划到西藏工作。”另据从事律师职业、进入企业从事法务工作以及进入司法局、公证处的数字统计共20~30人左右,中国政法大学2006级毕业生从事传统意义上的”本行“工作的比例仅为13%左右。

谈起就业难,从事十多年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解廷民主任颇多感慨。他说;“上世纪90年代初公检法争抢法大毕业生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尽管法大的整体就业率还是不低,但就业质量已不如从前。由于法学专业的持续热招,法大生源非常好,每年都有各省市的状元报考,然而面对不尽人意的就业形势,我深感愧对这些学生和家长。”中国政法大学作为211工程院校,国家每年给予30%的留京指标,但由于工作单位难以落实,这些指标往往用不完。记者毕业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与现在的就业形势相反,当时许多毕业生在京都找到了接收单位,但苦于没有留京指标而抱憾离京。

对于“专业不对口”现象,解廷民主任认为应该改变对法学专业就业的固有看法,不要认为只有进入公检法机关才叫做干本行。法学专业在行政管理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优势。还是以06级毕业生为例,公务员的比例占到了30%左右,另外有一些毕业生进入企业其实也用得上专业知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刚刚实施不久的”大学生村官“政策,06级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报名的就有500多人,最终有76人进入京郊基层工作。这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本报记者也曾对此进行过专门报道。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究竟是“多元就业”的新路,还是重重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对北京交通大学的调查显示,06级人文学院法律专业104名毕业生中,除去继续深造的24人、派遣回原籍的6人以及待业的7人外,剩下的67人中,只有3人从事传统意义上的“本职工作”,分别在地方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以及公证处,但没有人进入北京的司法系统。64人中8人进入党政机关,其中进入中央部委工作的只有1人,其他均是地方或基层党政机关,4人担任村官助理。另外,进入国有企业的有18人,国有事业单位的13人,其他形式企业事业单位的共21人。这部分毕业生有的进入教育单位,有的进入文化传播类企业,有的进入商业贸易类企业,有的甚至进入医疗卫生单位,大部分的签约单位并不能体现特定的专业要求。

考研:逃避就业的“救命稻草”

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一方面是教育水平提升、本科教育大众化的体现,一方面也被视为许多毕业生逃避就业压力的表现,从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报名超过1万人的数字也可以看出法学专业的考研热度。

那么法学专业的学生究竟怎样看待研究生的学历?选择这条道路的有多少?成功的又有多少?我们还是以两个学校的数字为例。

中国政法大学06级毕业生中继续深造率为25%左右,包括保研、考研,还包括出国的40~50人。当然,出国深造的机遇与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的强大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这样看,深造率为25%左右,上研究生的比例为21%左右。

北京交通大学06级毕业生中,出国深造的2人,保送研究生的有12人,考研的10人,深造率在23%左右,上研率同样为21%左右。

从以上的数字来看,似乎无论传统院校还是新兴院校都不存在考研率虚高的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数字仅为最终实际深造的人数,对于选择考研但并没有成功的人数,我们难以统计。为了更直观地感受考研在毕业生中的地位,我们在北京交通大学调查了一个法学专业的毕业班。

38人中,已经保送研究生的有6人,“这在全年级是平均水平,每个班差不多”。一名同学透露道,“近两年保送外校的比例在增多,学院也非常鼓励优秀的同学保送到外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过据一位已经保送到外校的同学说,保送外校的过程并不容易:“许多法学专业较强的学校对外的公示对学校没有特别要求,但是真正选择时却只是选择那几所传统院校,这些工科院校的学生基本是没有机会的,极个别成绩非常靠前的学生才有可能。这直接使得工科院校的学生进入法学的主流领域的机会变得很少,而这些情况是在高考报志愿时无论如何都无法预想到的。”

也正是在进入大学以后才意识到相同专业不同学校所掌握的本行业的资源的差距,所以许多同学希望进入更好的院校继续研究生学习,而保送外校的比例较低,使得考研被大多数同学视为“改变命运”的又一次机会。在记者调查的这一个毕业班当中,选择考研的同学有24人,加上保送的6人,比例高达78%以上。而从最终考上的人数来看,按照往年的比例,也只能有10人左右有深造机会。“虽然知道考上的希望并不大,但还是要试一下,不然本科生根本找不到好工作。”考研的同学话里透着些许无奈。

这样的情况代表了很多并不处在法学教育顶尖水平的高校的现状,毕业生把考研当做“救命稻草”,大部分的赌注都压在考研上,希望以此改变“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

临时就业、不就业、假就业现象多

记者在带着就业难的问题进行这一次调查时,却出乎意料地在所走访的学校都拿到了90%以上的就业率统计,这不禁让我们产生疑问:如此高的就业率,就业难的声音究竟从何而来?这种就业究竟是怎样的就业?

据记者深入了解,现在各高校就业率的统计方法,是将继续深造、灵活就业(即未签订正式就业协议,只有劳动合同)都统计进入,而真正的签约率,不可能达到那么高的比例。

比如政法大学。解廷民主任介绍:”由于法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都是‘凡进必考’的制度,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临时性就业,也就是暂时找一个用人单位,为考试做准备。“由于这样的情况在就业统计中是看不出来的,学校也难以对其今后的变动进行追踪,所以都是笼统的计入就业率当中。

而再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我们询问了就业率的具体计算方法,06级这104名法学专业毕业生中,连派遣回原籍灵活就业的都算入就业率中。也就是说只要有用人单位开具的证明,就算做已经就业了。而其实这些毕业生中真正签约的只有67人,加上继续深造的人数,只占到了86%左右。“而即便是这样的统计数字”,据一位主管毕业工作的老师透露,“也有不少同学是由家里的关系先解决单位,开具一个用人单位证明,但其实本人根本没有去该单位工作,还在北京飘着,继续准备考研或者公务员。”

现实的确如此,记者在校园中随意采访一些同学,都表示身边有不少考研或者公务员失败,毕业后留在学校或者学校附近准备复考的同学。但是在各个学校的就业统计中,几乎看不到这样的数据。一位毕业生这样告诉记者:“学院常常会在毕业前找没有解决出路的同学谈话,即便自己的真实想法是留在当地继续考试,学院也希望自己先把单位解决了,否则会影响就业率。”

可见,表面的统计数字下,存在着不少的临时就业、不就业、假就业现象,这样虽然学校的就业率保持住了,但事实上毕业生的未来根本还没有保证。

万金油还是多面手?

进入公检法的比例越来越低,从事本行的越来越少,那剩下的毕业生都去做什么工作呢?

从中国政法大学06级1400名毕业生看,除了读研究生的300人左右,出国深造的50人左右,进入公检法的160人,从事律师职业的30人左右,公务员的400多人,还有400多人进入什么行业?校方的说法是“进入各行各业”,涵盖各种企业、事业单位。

而我们调查的北京交通大学法律系,在其进入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企业中,有银行、出版社、贸易类企业、教育单位,甚至还有进入科技、医疗卫生、建筑、冶金、机械、汽车类企事业单位等等。我们无法得知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些单位中究竟承担什么工作,但是与我们心中固有的法学专业理应的去向似乎还有差距。

按理说,法治社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非常需要法律人才,而法学专业学生本身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文科功底,就业渠道较为广泛。但是这个范围究竟有多宽?专业知识在这些行业和职位中能用到多少?学了法学专业究竟是什么都能干,还是学了也白学?

为了直观体会各类企业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记者参加了北京交通大学举办的一次大型招聘会。据说此次招聘会是上学年规模最大的一次招聘会,到场的用人单位共有200多家。招聘会现场,记者跟随一名打算在北京找工作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小孙,对所有企业的招聘条件进行了概览。由于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因此招聘单位涉及的领域较多,范围较广,包括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私企等等,以技术型企业为主,大部分用人单位都是针对本校较有优势的工科专业。记者看到,在所有用人单位中,只有一家国有事业单位明确招聘一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且要求是研究生、男生。其他均是一些例如营销、生产管理、行政助理等基本没有专业限制的职位,法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去打“擦边球”。

近年来,“企业已经成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的说法,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新出路。但是在这场招聘会中我们看到,企业招收法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也是从事一些一般性事务工作,很少有从事专门的法务工作。在这种企业数目较多的工科院校校园招聘会上的状况尚且如此,对于各类企业招聘较少的文科类院校,便更可想而知了。一方面呼吁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进入更广阔的天空,而另一方面这“广阔天空”中没有可以施展的空间,只能降低要求打“擦边球”,当“万金油”了。

在结束这篇关于法学专业毕业生去向调查文章的时候,记者的耳边响起著名法学家张文显在代表教育部回应取消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时引用的一句话:“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我们的大学教育,因为它关乎社会千家万户……”

我们无意于评论中国教育和中国法学教育的得失与成败,但毕竟法学教育的变革和发展都关乎无数家庭的企盼,也关乎一代法律学子的命运。就业,不仅是家庭、学生自己的重任,更是学校的重任、社会的重任,任何急功近利的表面功夫都不能对青年一代真正负起责任。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也希望培养建设中国法治社会新一代中坚力量的法学教育,能一路走好。

调查结论

综合以上两校的调查可以看出,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低比例,已经成为法学专业就业难的最显著特点。

去了功利心再说就业难

唐俊

很早前听说过一个很有名的笑话:一名刚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哈佛毕业生踌躇满志地拿着刚到手的毕业证跨出校门,他顺手打了一辆的士车。的士司机看他春风得意的表情问了一句:“先生有什么喜事吗?”这位毕业生略带傲慢地说:“我是哈佛的,刚毕业了!”的士司机面无表情地说:“哦,我也是哈佛毕业的,85级!”

但凡有过近几年就业经历的毕业生们,对这则笑话多半会笑不起来,因为就是像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卖糖葫芦这样的极端案例都已经不少了。在如此大环境下,法学毕业生就业看来也不能免俗--难。

但是究其难的原因,恐怕还有法学专业本身的特殊性:

法学近几年可谓蒸蒸日上的显学,不管是传统法科院系,还是新兴公办或民营大学,纷纷开设相关的专业,入学者也是人潮汹涌几成不可挡之势。究其缘由,除了“市场经济、法治经济迫切需求”的几顶光鲜的大帽子外,办学投入少,收益快,市场需求持续恐怕是该专业急剧扩张的真正原因。

办一个法律系或是法学院需要什么投入呢?相比那些理工科院系,它没有什么特殊的仪器,没有什么特殊的设备,找几名老师,一栋办公楼,就够了。而一个法律的招牌又能比其他传统文科院系更快地积聚人气,吸引生源,这个专业的市场口碑摆在那,办学费效比如此高,办学者何乐而不为呢?如此看来,众多院系专业招生上的功利心是日后产出滞销的前提原因,此其一。

其二,入门专业槽浅恐怕也是如今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重要原因。

举个例子,考法学类研究生的人,相当部分是冲着不考数学去的,因为在他们眼里,只需要搞懂一些基本理论框架,再背一背,答考题基本是不成问题的。所以,在法学专业这个金字招牌背后,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人人都可以考法律,人人考了法律就都算是入了这个专业团体,进了这个专业团体人人就都有份想象自己大把赚银子、大举提高社会地位的无量前景。

但是到了你争我抢的就业场上就不乐观了,一些单位要两个毕业生,都不考察什么专业素质了,为什么?投简历的都一水的高学历,一水的法科院校毕业,一水的“高”素质,所以,如今去了面试都是些选秀项目,问你会不会唱歌,问你会不会什么体育项目,问你有何特长,搞得跟红楼梦中人似的。亲历此番场面者多会愤愤于用人单位何以如此作践求职者心目中的金字法学招牌。

其实,和尚从来是不缺的,但几百年才冒一两个高僧,这个道理在法学领域是一样的。

其三,所谓“专业对口”还是“万金油”的追问,在大规模的办学投入和如过江之鲫的现实前提下,肯定就顺理成章了--无序的生产,超规模的原料投入,产成品遭遇市场寒流是可想而知的。

法学专业毕业生向非传统领域扩散,这恐怕正是过量供给的溢出效应使然。问问中国学法律的人会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前景,只怕相当部分是想“吃皇粮”的,但是,持续多年的机构改革决定了这样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

皇粮吃不到,剩下的就是律师了,除了抱定主意的人之外,很多人其实对这种虽薪酬不菲却忙碌非常的自由主义职业是退避三舍的。所以只好去其他领域了,然后就有了“是不是万金油”的追问。

所以,这其四在于,“法学专业就业难”,难就难在那份“嫌贫爱富的功利心”上。学法律的人一部分是怀着对公平正义的纯粹敬慕而来的,但也有相当一批还不是冲这专业毕业后的美好“钱”景和无尚权柄而来?既怀了功利心,就会有跌份的懊恼,既相信自己是做将军的,就会愤愤于小兵的寂寥。

只是法学法学,它究竟落脚还是个“学”字,你就别当它本来该是金饭碗的敲门砖,你就先以学法学做人,如此而已。这样出了门才有那谋生、立业、平天下的平常心,才会懂得“术业固有专攻,为人做事却相同”的道理。

2006年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比较集中的行业和领域

1.国家机关接收本科毕业生人数最多的10个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侦查学、英语、行政管理、治安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

2.金融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人数最多的10个专业:金融学、法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

3.录取研究生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法学、自动化、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临床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4.出国人数最多的前10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金融学、生物科学、法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通信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5.自主创业数量最多的10个本科毕业生专业: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通信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广播电视编导、工商管理等。

6.高校接收毕业生人数最多的10个专业: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学、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等。

7.其他事业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10个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8.其他企业接收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10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