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教育在线嘉宾聊天室,2008年研究生招生咨询公益活动已经开始,我们将陆续邀请研招办老师来到我们的直播室跟大家做在线的交流活动。本期的节目我们为大家邀请到的是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陈继民老师,首先我们欢迎陈老师的到来。陈老师您好。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陈继民老师 查看视频
陈继民: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下面我们正式进入访谈环节了,首先我们想请陈老师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
陈继民:好的,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网友在一起互相交流,因为我们北京工业大学这几年发展的很快,大家对北京工业大学比较关注,但是很多网友对工业大学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给网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的大学,是北京市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第一批硕士学位的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还是2008年奥运会羽毛球比赛和艺术体操比赛场馆,希望大家有机会到北京工业大学去多走一走、看一看。
另外,对于学校的整个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学院设16个二级学院,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18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以及MBA学位授权,还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拥有材料学、光学、结构工程3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14个北京市的重点学科和1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现在有新型功能材料、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2个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中德激光技术中心、精密超精密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数字社区工程中心、汽车结构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20个北京市实验室或者研究基地。2005年建成了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工程实训平台”暨“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所有这些都为我们人才培养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除此以外,学校还拥有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现在有专职的教师是1520人,其中院士8名,另外还有6名是兼职的院士,总共我们有14名院士,其中像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是材料学和循环经济学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材料学与凝聚态物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经济学及管理学专家;还有,张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专家;周锡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抗震与结构工程专家。曾毅,中国科学院院士,病毒学专家;张在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勘查设计和岩石工程专家。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信息化和密码学专家,除了这些大师级的人物,还有正高职称288人,副高74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有博士导师198人,硕士导师7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占导师总数的61%。此外还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北京市特聘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6个。学校特别重视的是科学研究,我们学校承担了一批诸如国家自然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和北京市的重点项目。2007年我校到校的科研经费已经达到了3.8个亿,所有这些为我们提供人才培养创造了一个软环境和一个相对的好的硬件条件。2003年到2007年,我校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2005年我校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达到120项,位列全国高校的第23名,获得发明专利的授权有37项,列全国高校24名。2006年我们的统计,我校被SCI、EI收录的论文270篇,位列全国高校第32位。目前,我校已经有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提名奖也有两篇。
学校自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已经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了8千多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现在在校的研究生有5千余人,在“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思想指导下,北京工业大学已经成为北京市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和研究开发基地。热忱欢迎广大有志于献身祖国和首都建设事业的朋友们报考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