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学虽然年长,但学习劲头不亚于年轻人。
本报济南8月18日讯一名56岁因身体原因病退的教师,正备考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每天,他坐在济南一家考研辅导班里,跟年轻的大学生一起备战。
这名退休教师叫张善学,三年前他从德州平原县前曹镇林庄中学退休。退休前,张善学是林庄中学的英语老师;退休后,他准备考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的研究生。
8月16日,记者在济南皇亭体育馆高联考研辅导班,看到了正在参加考研辅导的张善学。立秋后的济南闷热难耐,4000名考研生坐得满满当当。在一群白面书生中间,面庞黝黑、头发稀疏的张善学格外显眼。同学们说,张善学每天都按时来上课,课堂上,他比其他人还要积极地举手提问。
张善学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就想当一名医生,多年来自己一直坚持学习中医针灸,当了多年英语老师的他,退休后想当一名专业医生。
“他的年龄是我们的两倍还要多,大热天的,从不迟到早退,对我们也是一种鼓励。”考研辅导班的同学说。
高联考研辅导班的高勇说,他在考研辅导班工作多年,张善学是他见过的年龄最大的学生,因此给他免除了学费。
张善学一直有个担心:自己的函授本科学历和56岁的年龄,是否超出了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记者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招生简章上看到,报考该校的研究生,需满足以下条件:专科毕业两年以上或大学本科毕业、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则年龄不限。张善学说,他参加了两次全国成人高考,分别获得了专科函授和本科函授上学的机会。证书上盖有“国家教育委员会”的章,应该是国家承认的学历。
18日,记者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负责人取得联系。他告诉记者,只要张善学的函授本科是国家承认学历就可以报考,年龄一般不是高校考查学生的“必要”条件,如果考生本人成绩突出可“放宽”。
张善学1968年考上平原一中,1970年高中毕业,此后因高考中断,回家务农。张善学曾在秋收后跟着村里的男人推小车、挑编筐去“上河”,开赴水利工程“前线”搞建设,也曾在铁路上当过临时工。上大学、当医生的梦想离他很遥远。
1978年,在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张善学决心放下锄头,考大学当医生。当时他已26岁,当了8年的农民,而且结了婚。“一定得考出去。”张善学默默地下了决心,但很快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当地招办的人告诉他“结婚的不能参加高考”。
后来得知这个消息可能是误传。“但我当时不甘心啊,就假借弟弟的名字走进了考场。”张善学说,他的成绩高出录取线几十分,在村里引发了一阵小轰动,但政审时还是被发现他假借弟弟名字参加高考的事实,至此失去了唯一一条上大学的路,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1979年,张善学拿着高考成绩单,在林庄中学谋得一份民办教师的职业,后来转成了公办教师,一干就是27年。
为备战考研,张善学长期住在济南女儿家里。每天早晨6点钟准时起床学习,然后就去上辅导班;中午与很多年轻同学一起,找个凉快的地方吃盒饭,坐在地上打个盹儿;下午接着上课,晚上回到家后一直学到10点。
16日中午,记者在教室里看到拎着手提袋匆匆赶来的张善学,汗水打湿了他的衬衫,头发也被汗水打湿。56岁本是一个颐养天年的年龄,张善学却不觉得学习有多苦。 “年轻时,我上过河、种过地,什么苦没吃过?在空调底下学习,感觉像是上了天堂哩!”张善学对记者说,眼神里流露出喜悦。
“这很正常,”电话中,他的女儿张敏笑着对记者说,“小的时候,我就看到父亲每天都在学习,学英语、学中医,不学习的生活对他来说很无聊。”张敏说,父亲曾把考大学的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但后来还是为自己感到遗憾。
记者了解到,退休前,张善学考取了山东教育学院函授专科、山东大学函授本科。目前,他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函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