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们在乎的并不是“公费”、“自费”的名分之别,真正在乎的是财政拨款下的“公费”,能否在研究生中进行更加动态、公平、激励性地分配,从而推动研究生教育更好地发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日关于部分学校“取消公费研究生”的报道是媒体误解,教育部并无“取消公费研究生”或研究生招生不分“计划内、计划外”的任何规定。这位负责人强调,对研究生收取学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只能对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的各类国家没有安排财政拨款的研究生收取学费。(本报10月4日A27版报道)
有关“取消公费研究生”的报道,其实算不上是很“新”的新闻——这几年,每逢大学新学年,隔三差五就会出现类似的新闻报道。例如,9月下旬,《北京日报》等媒体就报道了北京和江苏的许多高校不再分“计划内、计划外”的消息。
当然,就研究生招生的具体规定而言,所谓“取消公费研究生”的说法,确实构成了一种误解,毕竟 ,教育部并无这方面的规定。但问题是,长期以来,公众和媒体为何总会不约而同地热衷于此事,一再“误解”呢?
此前,《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曾显示,“82.8%的青年肯定取消公费研究生更公平”。这表明,“取消公费研究生”背后,人们更关注的,其实并不是“计划内、计划外”的表面差别,也不是相应的研究生培养有无国家财政拨款的问题 ,而是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机制内在的公平、活力问题 。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现行以“公费”、“自费”或“计划内、计划外”为标签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机制,存在一种明显的缺陷:机械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事实上成为确定公费还是自费的简单唯一标准,具有一种类似高考的“一考定终身”的作用——一次考试考好了,纵然以后表现平平,也可一直坐享优厚的计划内公费生待遇,而一旦考得不好,即使今后“再努力、再优秀”,也是“低人一等”的自费生,“永无翻身可能”。
所以,“取消公费研究生”、不分“计划内、计划外”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能将国家的财政拨款,在研究生中进行更加动态、公平、激励性地发放和分配——如定期对所有无论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的研究生进行统一考核,然后依据各自不同的学习、科研成绩和表现,以奖学金、助学金的形式灵活地发放。
就此而言,教育部此次针对所谓“误解”的澄清,也许是没有看到舆论在“取消公费研究生”问题上的真正诉求——人们在乎的并不是“公费”、“自费”的名分之别,也并不反对国家财政为研究生进行公费、计划内的拨款,真正在乎和希望的是,财政拨款下的“公费”能进行更公平、符合教育规律地分配,从而推动研究生教育更好、更富活力地发展。若教育部门只注重自己的行政权威而无视教育本身公平的需要,那么 ,所谓的“正解”或许就不会比舆论的“误解”更有价值,更受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