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考研 就在准备考研的路上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不在考研 就在准备考研的路上

考研试卷库
不在考研 就在准备考研的路上

  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已经被帖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也许你不认可种种翻新过快的花样概念,但我想,你一定心服口服地承认,这的确是一个全民充电的时代!

  我们这一代,从生下来那一刻似乎就开始“多余”了——生育高峰期、高考高峰期、找工作高峰期……老年高峰期八成也没问题。资源是稀缺的,人才是过剩的,竞争是激烈的,即便是“顺水行舟”,也难逃“不进则退”的天则。

  能力是一方面,表现是一方面,学历更是一方面!当听到身边有人说“现在本科毕业就如同过去的高中毕业,读研是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的时候,你还能不屑地否定吗?你还会认为一个研究生的文凭拿在手里过于沉重吗?一个研究生的身份,一个名校研究生的身份,难道不算一个花枝招展的诱惑吗?

  你,是考研大军里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一份子吗?为什么考研?读研又是条什么路?你有十足的把握吗?还是让我们来听听身边人的想法吧。

  黄某,现在在人大某系读研一:

  我们学校是零批次招生,对京外生源的高考成绩要求很高,但在北京却没有什么名气。想当初,我是以接近北大的分数考到学校的,可真正到了学校却失望之至,校园非常小,还不及我们的高中气派,四年来,我一直没在那里找到大学的感觉。为了体会“大楼+大师”的感觉,大一时我就想一定要到真正的大学里看一看,当然,就只有通过考研这样的途径了。

  大三快结束时,我们这一级大部分人都蠢蠢欲动,不是向上一年级打听考研经验,就是为准备考研打前战,总之,不管最后是否铁了心考研的人,那时候都跟风似地说要试试。我也没多想,甚至没考虑到考研失败会有什么风险,就认真准备了。大三暑假上了一个政治考研班,买了1000多元的政治、英语类参考书。

  现在回想当初的得失,反倒说不出有什么失的,真觉得考研那个学期是最充实的。每天六点起床去自习室占座,一直学习到晚上十点半下自习。那是一种很有规律、很稳定的生活,可能算是最煎熬的日子,但却很难忘记。这种状态也许一辈子只有一次,高考都没这么拼命过。现在回想那段日子,我都有些怀疑当初考研的那个人是不是自己。

  复习考研期间,我还参加了国家和北京公务员考试,毕竟在考研结果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系数,还是要有多手准备的。考研成绩出来后,我还参加了两个单位的面试,其实不算多的。去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工作,只是觉得身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去感觉体验一下毕业生求职的艰辛过程,也为以后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积累一些面试经验。

  读研之后,实际生活和想象中有一些差距,但也在意料之中。说实在的,研究生教育属于一种“放羊”的状态,学生完全自由,导师几乎不给指导,授课老师中也有一些繁衍了事的。研究生于我来说并不是真正做学术的平台,只是为我以后找工作提供一个跳板。除了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我还是喜欢接触社会,我给一些公司做过文案策划,写过软文,也到一些媒体实习,自己做自己的,多积累些待人接物的经验,不是更好?

  我觉得做考研决定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报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时间上的安排,成本的投入,以及对自己能力的全面估计等等,如果没有对这些事情没有明确的认识,并且用很强的决心去坚持,那不如不考。我对理性和非理性的看法是:不管做什么,都必须对自己的决定和行动负责。我本人决定考研后,也就没有反悔或者停止过。自我觉得还算理性吧。而其实在这个理性和非理性考虑的背后,深层次的是对自己投入产出比和未来预期的考虑,最终体现是否理性的问题是:你考研和不考研,未来分别会走上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样的道路是否会适合你,能否给你最好的回报。

  吴某,马上大四,准备考北大法律:

  作为一个法律系的学生,我个人认为最低要求就应该是硕士——如果我要从事有关法律的工作的话,国外的课程设置就是这样。同时,我是个爱读书的学生,很享受读书,所以我愿意深造。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我曾经作为队长代表学校参加过一个赛事,通过那次活动,我觉得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还不够成熟,说句实在话就是,我认为自己还太小,还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不太能适应社会。也许我有点理想主义,但我想,在象牙塔缓冲一下应该是个合适的选择。当然,家人的支持也是我决定考研的动力之一,父母都觉得我有一定的竞争力。我想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大家可以理解的,那就是——北大梦!

  下决心考研是要付出代价的。每天没早没晚地学习,不能睡足觉、不能玩、少跟朋友联络,这层煎熬要是没有定力恐怕无法度过;与此同时,心理压力会激增,到最后,脾气也难免会变很坏,高年级之前经常有类似消息传出。

  我自认为我的性格不适合当公务员,我也不准备考公务员。我知道,在我复习的时候,肯定会失去很多的工作机会,当同学找到工作的时候,我也怕自己会动摇或者发生情绪上的变化。我是个兴趣很广泛的学生,考研对我来说就要相对缩小阅读范围,有点功利与目的性地去看书与学习,这是我最不愿意的,因为我喜欢广博地学习,凭兴趣学习。

  大学四年匆匆而过,到底留下了些什么我真想不出,所以我也准备用考研的机会将我所学的知识梳理一番,尤其北大考试科目多,我需要整理的知识点也很多,退而言之,哪怕是争取多带点知识出大学校门,为司法考试打基础也好。考研极大磨练了我的耐力,看看自己能变态到何种程度吧,至少考研的早出晚归可以让我养成规律生活的好习惯。同时,与一群朋友互相鼓励地走过,友情更加牢固!年纪轻轻,给自己一个拼搏的理由吧。

  这段时间我听说北大等学校取消了研究生公费制度,这些规定的变化都不会影响我报考北大研究生的决定。其实,北大的奖学金覆盖面达到了90%,与公费制差不了多少。而且,我个人倒认为新制度更加尊重了知识、尊重了实力,鼓励我好好表现,考得更好,以获得更多奖学金。我家在农村,家境不是太好,这种制度更增强了我的决心,我有信心不落到那个10%中。

  张某,现在清华博士在读,已40多岁:

  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这么快,5年知识差不多就要更新一遍,工作当中,越来越感觉知识储备不够“忽悠”客户了,有时候给对方做咨询,全身都要冒冷汗。

  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1999年,我选择了攻读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在职硕士。本以为自己可以“鱼与熊掌兼得”,但事实证明不行,沉重的学习任务让既是老板又是学生的我有些忙不过来,单一本国际通用的教材,就有近百万字。不说吃透,光通读这本书就没时间。在工作和学业之间,我只能选择后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不能说心不甘情不愿,但和当初的计划多少有些出入。不过,回到校园的感觉真的很好。

  目前工作单位的某些考核,对学历也做一定要求,我就想,干脆把博士也读了吧,可这也不是想读就读的,为了复习,我专门请了半年假在家专心备考。等待博士发榜前的时间,是我和我家最焦虑的一段日子。

  现在,我主要的时间都放在读博士学位上,但同时也给企业家作一些培训。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总裁特训班,每个月我会在那里讲一两次课。偶尔会给企业做一些管理咨询服务。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论结合实际,和业界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当然,也能赚点外快。

  过去的挫折,过去的经历和认知的体系给我指出了下一步发展的方向。通过在社会上的一番滚打和探寻,我已经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想学的是什么。朝着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的、有目的地读书。

  读书绝对有用!学海无涯的确是真理。知识的更新,指的不仅仅是具体的内容,更多的是思想,是观念。在校园里,我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适应这个更新的过程,迅速调整自己,符合时代的变化。

  李某,大学时考清华失败,现毕业一年,在某媒体工作:

  本科接触的东西太浅,我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能够有一个深化和提高,名校的就业前景会光明一点,有助于我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这些,都是我决心考研的部分原因。从小读书惯了,觉着读研和高中毕业读大学一样,都是很顺理成章的事,父母和他们的同事朋友都认为我学习一贯很好,继续读书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我学的是新闻专业,平时发表的作品很多,也在中央级媒体取得过丰厚的实习成果,如果出于找工作的考虑,大四上半学期就到媒体实习,工作很方便就能解决了。可是,为了清华情结,我还是放弃了最实惠的道路。

  当时身体一直不好,能专心复习的时间有限,我放弃了所有的公务员考试和各大报业集团的招聘考试,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从考场上幸福地失败而归。当然,成绩出来一个月后我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受如此意外的现实。

  毕业前的时间我非常被动,我把所有的机会都放在一个目标上了,这个目标的意外失手,让我几乎一无所有。备考期间,所有令人心动的机会我都放弃了,因为那时候还有憧憬,但是,在生活面前,我经常一遍遍反思当初的决定是否有问题,但我想了几百遍,最后的答案是,如果当初我没有去尝试,我一定会遗憾,一定会不甘心。

  现在,考研的那段日子,所有的实际价值也就是完成了我的一个情结,并无其他。虽然现在说起来,我还会因为自己的本科生身份感到略微的不安和不自信,但我已经在工作中打拼了一段时间,有了自己的经验和资源,我觉得,两年后,我一定比我那些读新闻研究生的同学竞争力强。

  等工作几年后,心态稳定一些,对社会和自身的理解更成熟后,我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读书提高自己的知识贮备,现在的学习都是终身制的,有目的的学习才是对得起自己。说到底还是要看个人志趣在哪儿,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要盲目随从。

  考研究竟必要不必要,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算是一个地道的真问题。为什么考研,能否承担考研失败的成本,这才是你一定要思考的问题。在下决心前,你应该问问自己,考研,到底是你的目标还是实现目标的渠道,千万别错把渠道当目标去较劲,条条道路通罗马,别本末倒置啊。

  这年头干什么都有风险,就是考研风险大了点,考研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路是人走的,静观其变吧。做好考研的决定了,就说明你已经对考研的机会成本有了自己的认识。不管这估计是对是错,坚持下去就对了,不要再受太多工作的诱惑,只要平常关注一些好点的单位,去尝试就可以。如果考研了还念叨着机会成本,就显得自己不够坚定了。只是心态一定要坚定,因为自信能够压倒一切困难。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