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人们为读研值不值而争执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家媒体调查发现,目前报考研究生人数持续上升,考研依旧很热。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网上报名的学生肯定会达到196万,应该是比去年的180万网络报名略多。
这则新闻提醒了我们:读研值不值,宜作两面观。
应当承认,这些年,因高等教育的大幅扩招,硬件设施和管理没能完全跟上,招生和培养模式权责失衡,导致一位导师带十几个、几十个研究生的“煮饺子”式“大班管理”和“放养”式的自我发展,既无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也必致研究生“第一年忙着跟学分较劲、第二年频频跟用人单位过招”,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社会公信和市场口碑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但是,这毕竟是在中国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出现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各级教育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与政策要求,各项教育工作取得了新成绩。高等教育初步实现大众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成绩之一。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统计报告就显示,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比2001年增加12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2%,比2001年上升8.7个百分点。高校专任教师数量增长大于学生规模增长,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3.7%,比2001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数据,再真实不过地告诉我们,研究生教育质量出现的问题,是支流问题。读研究生值不值的讨论,不过是从一个侧面表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势所必然;对研究生培养力量日渐势弱,研究生教育“煮饺子”式的大课堂与“放养”式的自我发展的诟病,对读研值不值的质疑,是公众对高校发展重点向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转变的期待。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以为读研值不值的争论,其实是好事。
而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以为读研值不值,更是因人而异的。对于那些来自农村和贫困家庭的研究生,生存压力急需兑现教育投入的回报。当功利性的期盼,遭遇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时,在成本与收获的比较之下,产生贬值之痛尤不足怪。
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就很清楚:读研本身是无可非议的,对于那些有心于继续深造、志在学术研究者,无论从经济方面考虑,还是从学识方面考虑,都是有必要、也值得的。我们目前最需要改进的,是在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薄弱环节;最需要调整的,是读研者的心态和诉求:是不是与社会现实相适应,是不是与自己的兴趣相契投。
[责任编辑:dylan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