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哈工大:开拓创新 创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专访哈工大:开拓创新 创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

考研试卷库
专访哈工大:开拓创新 创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

“注重质量,开拓创新,创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

--专访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广富

采访/本刊记者 张煜 蒙令华

常被简称为“哈工大”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自1920年建校以来就是一所对外开放的学校,曾以俄、日教育模式办学。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是我国政府确定的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两所院校之一。而在后来1954年“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1984年“国家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1996年“211工程”、1999年“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等一系列名校榜单的更替中,哈工大无不位列其中,体现了国家一直以来对哈工大的重视。而自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为新的哈工大以及建立威海校区、创办深圳研究生院之后,哈工大愈发彰显了自己的独特地位。带着几分文科生对这种殿堂级理工科院校的景仰,《大前程》记者采访了哈工大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广富教授。

“坚持以质量为主线,以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流创新人才为目标,探索及实践适合中国国情并具有哈工大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为造就大批高层次人才、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而努力。”当记者问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对研究生教育的理念时,马广富教授做出了这样的回答。采访的话题,也随着这样的理念而展开――

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与改革实践

《大前程》:作为首批三所试点高校之一,2006年哈工大在全国高校率先探索和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具体实施情况如何?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广富

马广富:经过多轮研讨、论证,全校师生在理念上对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形成了一致的共识,并制定了具有鲜明哈工大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自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后硕士生奖助学金的最高额度达到11500元/年?生,博士生的津贴提高到17000元/年?生,它的设置和动态评定,形成了对研究生的引导和激励,调动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机制改革打破了原来研究生资助体系中的大锅饭,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明确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权利,加强了导师对研究生的考核选择及资助力度,增强导师的责任心;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待遇,使研究生能够潜心学习和科学研究,做出创新性成果。

《大前程》: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哈工大还有哪些特色?

马广富:自1994年起,哈工大在全国率先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十六年来,硕士生两年制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逐渐成熟,实践证明,我国用两年时间也完全能培养出达到硕士学位资格的高层次人才。自2007年9月起,哈工大率先进行了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即将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进行分类培养,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论文要求都按照不同的定位分别设置。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进行的比较平稳、顺利,2009年已有第一批分类培养的硕士生毕业。试点院系初步建立了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的课程体系及学位论文评价体系。除个别情况外,选择学术研究型的学生比例为1/3左右。研究生对分类培养接受的更快,对改革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分类培养试点得到教育部、学位办领导的热情鼓励和兄弟院校的充分肯定。教育部2009 年推出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实际上充分肯定了哈工大硕士生分类培养的改革实践。此外,哈工大的科学研究突出“国防、航天”和“工程特色”,在科研规模、水平和经费上均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学校的科研经费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10亿元以上,2009年达到15.98亿元。良好的科研环境为研究生从事创新型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