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姜妍 实习生曾霞)虽然只有甫跃辉一个毕业生,但是作为王安忆所带的中国第一个“文学写作硕士”,他即将顺利从复旦大学毕业。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甫跃辉称他跟着王安忆学了很多东西,能不能争气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王安忆严格又眼光犀利
甫跃辉先是在复旦大学读的本科,因为喜欢文学,他被保送上了本校中文系研究生。研一时中文系的课程都一样,研二时才分导师,他读过很多王安忆的小说,也非常喜欢她的作品,经过双向选择,他就成了王安忆的研究生。
虽然他这届学生里王安忆只招了一个学生,但是大部分的课程他都是和其他同学一起上,只是有些课程是他的必修课,是别人的选修课。除此之外,甫跃辉还要跟着王安忆上一些小课,“比如说一星期老师见你几次,这种小课就不是选课形式了,而且这种小课也没有课程表,不算学分,所有的研究生这种小课都不算学分,不只是我的这个专业,其他专业也是这样的。”甫跃辉说,“我跟王老师读的时候,她有的时候会给我推荐一些作家的作品什么的,当下的一些有名的作家,有的时候是一些没什么名气的,但是王老师还是会让我们去读一下,然后过上一星期或者两星期,大家见个面,来说一下某个小说怎么样。然后说完之后,又会让我们读个五六篇作品,下次接着说,就是这样往下走的。国内国外的作品都有。”
提起王安忆,甫跃辉说她是一个好作家,是一个严格的老师,眼光犀利,她会找到很多自己意识不到的问题,也会告诉他在写作时保护好现有资源,以免写过之后,以后想写就给破坏掉了。
舒尔茨的课很好听
舒尔茨是严歌苓在美国的老师,他的课甫跃辉很喜欢,上的是讨论课,大家围成一个圈,大概十几个人,然后舒尔茨讲写作的方式,王安忆也会过来听,互动性很强非常有意思。同样的,甫跃辉说王安忆的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每个人都要写东西,然后王安忆认真点评,指出问题。
聊起三年来的读研感受,甫跃辉说,他更多的是注重细节,这能够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因为现在自己也在做编辑工作,所以更能体会到琐碎细节的重要性。
作家能不能被培养,一直是甫跃辉以及他的老师从入学以来不断被问及的问题。甫跃辉说,他不会强调作家就是应该被培养,或者自己被培养得很好,他的写作也只是刚刚起步,常常被王安忆批评,写出来的东西自己常常都不满意。
“你想想,爱因斯坦也有物理老师呀,但是这个爱因斯坦是老师教出来的吗,爱因斯坦也不是物理学家和物理老师教出来的,而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不是充分非必要条件,而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就是说,我们进来这么多人,假如以后又有更多的人来读这个专业,那也不是每个人读了就是作家,但是确实能教你最基本的东西,写作的最基本的东西。王老师他们都是很好的老师,都教得很好,是很优秀的老师,不单单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做老师方面都是很优秀的,对我们学生都很好。”
虽然还没毕业,但是甫跃辉的工作意向已经确定,留在《上海文学》做编辑。甫跃辉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方面证明师傅有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在采访的过程中,甫跃辉反复强调,王安忆是自己很尊敬很感激的老师。
作家说法
陈思和 复旦将开创意写作班
复旦中文系是国内第一个开设“文学写作专业”硕士点的学校,2007年第一次招生时只招收了甫跃辉一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复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曾经认为,根据写作学硕士的培养经验,作家可以被培养,他当时说,王安忆曾有过一个观点,认为文学是一种技术,本身有一套路数、系统可以习得。他对此很赞同。另外,陈思和也表示,另一个专门培养作家的“创意写作硕士班”已招了十多个学生,9月就将开课。如果说“文学写作专业”以学术研究为主,毕业时需要写论文,那么后者就是专门培养作家,也就是批量培养作家。
格非 清华也曾想开写作班
同样在高校任教也是作家的格非对于文学写作专业则有另一番看法。他觉得大学没有义务去培养作家,作家培养必须得看是怎么培养的,作家接受大学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反过来说大学教育就一定能培养作家这个很难讲。“但是大学中文系主要还是培养学者和一些与文化有关系的研究者。”
格非认为,复旦这个专业设置有点儿像美国的爱荷华作家班,但是如今创作已经变成日常行为,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某种特殊人群的权力,所以不是说上了这个专业的人就一定当作家,但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是可以的。
对于复旦即将开办的创意写作硕士班,格非说是个很好的项目,他自己还曾经有过这样的设想,在清华也做一个这样的专业。对于王安忆所说的文学是一种技术,有套路的说法,格非说在小说里肯定有技术的一面,如同工匠一样需要常年打磨,同时,文化素养、社会分析等也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