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同质化、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琳琅满目的考研书籍充斥在书店柜台和网站页面中。但是近来有不少考研学生反映,考研图书市场十分混乱,大量的图书内容重复、质量参差不齐。更有学生表示,由于部分考研图书采用题海战术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饱受折磨但无所收获,因此劣质考研书籍甚至可能误导考生备考方向。
●部分考研书籍就是“大忽悠”
毕业生小张(化名)正要准备离校,在整理上学期间书籍时才发觉去年考研的辅导书籍可以装满整整一个行李箱。“这些考研书籍花费了我大概有500多元,如今送到废品回收站可能连50元都不值。”小张不无感慨地说。
在一本2010年出版的报价为47元、共有200多页的16开本政治考研辅导书籍中,笔者惊讶地发现,其中大概有100多页还是完全崭新的。“备考的时间本来就很紧张,这么大的一本书,怎么可能有时间做完。更何况书上的许多题目就是把考研大纲上的内容换个问法,重复着说了下。”小张现在看到这本书时直呼上当。
而在小张的学弟那里,笔者也发现了同样的一本书,只不过这本书的出版日期从2010年变成了2011年,书籍的报价也从47元变成了50元。“这就是‘大忽悠’,旧书换个封面就成了新书。”在小张看来,很多所谓的“考博信息”、“考试宝典”其实都是拿旧书来欺骗学生们。
“有的考研书籍每年都不会有太大改动,通过修改封面和年份再次出版;也有的把内部辅导班讲义拿出来修改出版。”爱考机构教学总监张鹏坦陈,利益的驱动使很多辅导机构在图书出版上不把控质量关,购买了书号就开始印刷考研书籍。
“在考研图书的销售过程中存在强卖、强推的两种销售行为。”张鹏介绍说,“强卖”是指辅导机构在学生报名前把教材费都已经收取,上课直接发书;“强推”是指辅导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直接引用自己出版的书,导致不购买该书的学生学习不便,从而达到隐形售书的效果。
●三方均需对考研图书市场“乱象”负责
在京城某图书大厦里,考试类书籍专区整整占据了一排书柜;而图书零售网站当当网、卓越网上,考研书籍的销售情况一直排在考试类书籍的前列。面对如此火热的考研图书市场,为了抢占商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考研辅导机构、出版社、考研名师纷纷挺进考研出书大战之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之带来的却是大批未经严格审批的考研书籍流进图书市场,最终遭受损失的是无辜的考生。这不禁令人产生疑问,究竟谁应该为考生的损失买单?
“辅导机构、出版社、辅导教师都应该对鱼龙混杂的考研图书市场承担一定的责任。”海天教育图书事业部总经理尤勇进一步解释说,考研辅导机构过度包装考研名师会误导考生的图书选择;出版社没有把考生放在第一位,导致劣质图书出现在书店中;而名师对考研辅导书籍内容的忽视让良莠不齐的图书出现在了考研图书市场上。
外研社综合英语分社副社长许海峰表示,图书的出版都会有严格的审批过程,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不负责任的书商“使出浑身解数,花招频出”,大量拼凑出来粗制滥造的考研书籍没有经过正常的出版流程很快就上市。而且有些出版社还夸大宣传,对考生进行迷惑;同时,广大考生法律意识相对淡薄,遇到质量问题得过且过——这些原因都助长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商的嚣张气焰,产生了一大堆“图书垃圾”。
“辅导机构主推的名师在高校中都担负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辅导学生考研只是高校教师的副业,这方面花费的时间肯定是有限的。”张鹏认为,考试大纲每年都会更新,有些教师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认真重新编写辅导书籍,往往只是简单做些删除、添加就交给出版社印刷,于是造成大量考研图书同质化现象的出现。
●考研图书出版者要先定位于教育工作者
“一本优秀的考研辅导书能够改变一个考生的命运,而一本粗制滥造的书籍极可能误导一个考生。作为教育图书的出版者,我们首先应该将自己定位于教育工作者,其次才是出版者。”在尤勇看来,踏踏实实做好图书的内容,把好图书质量这道关,这才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也是重要的社会责任。
“对于图书来说,内容为王,只有提供好的内容,才能在书林里立于不败之地。不符合考生需要的、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书我们不会出版,讲解净是空话、言之无物的书籍我们也不会出版,只有内容能做到真正以读者为中心,讲解清楚、全面、透彻,有指导意义的稿件才是我们需要的。”许海峰表示,外研社考研英语图书的出版都要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作者交付的稿件要经过三审,合格才能进入编校流程;编辑做完三次校对后,稿件还需要经过外研社质检部的最后把关才能最终出版。
由于很多辅导机构和一些小规模的出版社有大量的书号购买合作,张鹏建议考生在购买考研书籍时应该以权威的出版社作为参考。“小出版社审查不严格、质量把关不严格;而规模大的出版社书号很难购买,审查也非常严格,图书质量也较高,相比较值得考生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