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考研试卷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招生目录

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按姓名拼音排序) 考试科目 备注 拟招人数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1 宪法学

02 行政法学

王敬波

030105民商法学

01 民法 李青武

02 商法 卢海君

梅夏英

徐海燕

于海纯

030106诉讼法学

01 证据法学

02 刑事诉讼法

陈学权

第一阶段考试:

1101英语

第二阶段考试:

2204 法 学 专 业

基础课考核

3301 法学专业

综合课考核

天考试。根据《1101英语》

和《2204法学专业基础课

考核》两门科目的综合成

绩排名确定复试名单。

1101英语》与《2204法

学专业基础课考核》同一

合计 16人

梁清华

03 宏观调控法 冯辉

黄勇

030109国际法学

01 国际经济法 池漫郊(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经济治理)

马其家(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

薛源 (国际商法、国际仲裁)

左海聪(国际商法)

02 国际公法 边永民(含贸易与环境)

熊光清



注:我院 2023年博士拟招生总人数为 16人。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均为拟招生人数,将根据计划实际下达、生源质量等进行动态调整,

此数据仅供参考。对口支援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名额单列,不占用上述计划。

二、考试说明

法学院各博士招生专业的2204法学专业基础课考核”的方式为笔试,考核范围按招生的二级学科单独出卷,包括: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

济法学、国际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主要涵盖各二级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前沿问题等内容。主要题型为论述题。请特别注意:笔试时间

1101英语同一天。

3301 法学专业综合课考核”的方式为面试,考生应在考试之前准备一份 2 万字左右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research proposal,为博

士期间研究论文的预开题研究,见《附件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关于研究计划书的说明》参考样本,用中文写作)。

重要报考提示:各专业考生在决定报考前务必通过各种方式(面谈、电话、电邮等)与拟报考导师联系(法学院办公室可提供帮助),在与导

师沟通后,在相互了解导师的专业领域和学生的学术兴趣基础上,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书写作和修改进行充分沟通。面试专家组将以考

生准备的 2万字左右研究计划书为基础,综合考查考生的学术潜力、专业背景、外语水平和综合能力等。

三、参考书目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1.江必新等:《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16年版。

2.马怀德:《行政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论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8年版。

3.王敬波:《法治政府要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4.李卫刚:《从行政诉讼到宪政:英、美、法、德、中五国比较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年第 2版。

5.近 5年来 CSSCI法学期刊登载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论文。

030105民商法学 1.王利明:《法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2.朱庆育:《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3.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2014年版。

4.【德】维尔纳•弗卢梅:《法律行为论》,迟颖译,法律出版社 2013年版。

5.【英】休·柯林斯:《规制合同》,郭小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6.韩世远:《合同法总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11年版。

7.杨立新:《侵权责任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2年版。

8.近 5年来 CSSCI法学期刊登载的民商法学论文。



030106诉讼法学 1.【美】德雷斯勒等:《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吴宏耀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2.【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的目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3.【德】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最新版。

4.【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张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5.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6.【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7.【英】威廉·特文宁:《证据理论:边沁与威格摩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

8. 陈光中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最新版。

9.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10. 近 5 年发表在法学类 CSSCI 期刊上有关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包含三大诉讼证据问题)、司法制度及改革方面

的学术论文。

030107经济法学

1.中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

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张守文:《经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3.黄勇、董灵:《反垄断法经典判例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年版。

4.黄勇、董灵:《反垄断法经典案例选读-禁止垄断性协议》,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8年版。

5.黄勇、岑兆琦:《中外反不正当竞争法经典案例评析》,中信出版社 2007年版。

6.李玫:《金融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7.李俊、许光红:《产品质量法案例评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8.许光耀:《欧共体竞争法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9.【美】霍温坎普:《联邦反托拉斯政策》,许光耀、江山、王晨译,法律出版社 2010年版。

10.【美】盖尔霍恩、科瓦契奇、卡尔金斯:《反垄断法与经济学》,任勇、邓志松、尹建平译,法律出版社 2009年版。

11.近 5年来 CSSCI法学期刊登载的经济法学论文。

030109国际法学 1.《国际公法学》编写组(曾令良任首席专家):《国际公法学》(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版。

 2.【英】马尔科姆N•肖:《国际法(第六版)》(上、下册),白桂梅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3.朱文奇、李强:《国际条约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4.《国际经济法学》编写组(余劲松任首席专家):《国际经济法学》(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版。

5.沈四宝、王军:《国际商法》(第二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6.曹建明、贺小勇:《世界贸易组织》(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11年版。

7.近 5年来 CSSCI法学期刊登载的国际法学论文。



附件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关于研究计划书的说明

研究计划书(research proposal)

攻读法学博士的目的是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写一篇高质量有创见的法学学位论文。因此需准备在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书,或称为“选

题报告”,是一项研究开始之前的提纲、规划和陈述;既是为了帮助自己梳理文献、整理思路、廓清方向,更应说明研究的动机和意义何在、可能

有何成果、为什么它值得评阅人或审查者认可、支持或批准等。好的研究计划是研究成功和论文写作的重要保证。

研究计划书是法学院博士选拔中的必要文件,也是重要的考察因素。研究计划书应作为入学后博士论文选题的基础。为准备研究计划,申请人

应把握该领域目前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领域和题目。在此基础上,应针对拟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性的调查。研究计

划书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题目

2、研究背景和意义

3、拟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目的

4、现行研究状况和自己的研究优势

5、本项研究可能取得的创新和突破

6、研究拟采取的方法和理论框架

7、本研究预计的成果和假说

8、研究的日程安排

9、参考文献

研究计划书的全部字数不得低于两万字。研究计划书的写作一旦被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立即取消申请人的申请资格,并在五年内不准申请人



报考本院的博士。

附:

关于研究计划书的具体内容:

大多数学生和刚起步的研究者并不了解何为研究计划,也不知道其重要性。简单地说,一个人研究计划的好坏决定了其研究的好坏。一个构思欠

佳的研究计划会毁了整个项目,即使勉强通过了论文答辩委员会审议。另一方面,一个高质量的研究计划,不仅确保了研究项目的成功,申请人作

为研究者的潜力也会给论文委员会留下好印象,利于研究者的进一步的发展。

研究计划是为了说服别人你有一项有价值的研究计划,同时你有能力和相应工作措施来保障计划的完成。总之,一个研究计划应包含所有研究过

程中的关键步骤,同时,也要给读者足够的信息来评估这个拟定的研究本身质量如何。

不论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如何选择,所有的研究计划必须解决以下问题:你打算完成什么,为什么你要做这件事,以及你打算怎样去完成它。研

究计划应该有足够的信息来向你的评审者证明你有一个重要的研究想法,你对相关文献和主要问题有很好的把握,同时你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在选定研究题目与研究客体(对象)之前,除了考量自己的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题目或方向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 ,再研判是否尚有开

发议题的可能性?比如知名度很高的作品极可能已累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可能不易从中找到真正具有新意的切入点, 应慎重考虑。为此,学生

有必要先搜寻相关的硕、博士论文、专业学术期刊论文,以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况。若从网站上去搜寻资料,则应以专业研究机构或个人学者所架设

的学术网站为范围,才能有效掌握。借助搜寻这些资料的过程,可学习揣摩研究计划的形式与内容。同时,有了这些预备工作,才能说明“研究计划之

背景”。

申请人应了解我院各位博士生导师的专业领域与研究方向,近年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所指导的博硕士论文有哪些方向范围等。学生的研究计划最

好能够和指导老师的专长相符合。

 研究计划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研究项目本身,同时也取决于计划书的写作。一个好的研究项目也可能会因不好的写作而被否决。因此,研究计划

书应写得连贯,清晰并且令人信服。以下强调的是研究计划书的写作,而非具体研究思路的开展。

标题:

标题应该简明扼要。



摘要:

摘要是一个 300字左右的简要归纳。它应该包括研究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假说(如有的话),方法以及主要发现。

引言:

引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你的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如何设定研究问题可能是计划书写作最难的部分。

如果研究问题被限定在一个概括的,不着边际的文献回顾里,研究问题就会显得琐碎和无趣。然而,如果同样的问题被设定在一个当前非常被关

注的研究领域里,它的重要性就变得不言而喻了。

对如何设定研究问题并没有任何硬性规定。很大程度上要靠你自己的创造力,要取决于你清晰思维的能力和你对问题领域理解的深度。

首先,尝试着把你的研究问题放到当前的热门领域,或是一个陈旧但依然可行的领域;其次,你需要提供一个简要而适当的历史背景;再者,提

供该问题的当下背景。提出的研究问题应该是关注的焦点。并且参考最相关和最有代表性的论文。总之,应将研究问题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下,但同

时体现出其重要性。

引言一般以对该领域的简单描述开始,同时关注某一特定的研究问题,接下来是拟定研究的基本原理。

引言部分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描述该研究问题,一般也叫研究目的;

2. 为你的研究问题提供背景,设定其范围,以体现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说明你研究问题的理论依据,要清楚的指出为什么该研究是值得去做的;

4. 简要描述该研究要解决的主要及次要问题;

5. 明确说明要研究的现象;

6. 阐述你的假说或理论,如有的话。对于法律问题探索性或现象解释型的研究,可能不会有假说;


7.设定你研究计划的局限或边界,以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重点;

8. 给关键概念下定义 (可选);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有时也包括到简介部分。但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可以更全面地回顾相关文献。

文献综述有以下一些重要功能:

1.确保你不是重复前人已有的成果;

2. 向奠定该研究基础的前人致谢;

3. 说明你对该研究问题的了解;

4. 阐述你对该问题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的理解;

5. 展现你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批判评价能力;

6 显示你整合现有文献的能力;

7. 提供新的理论见解或发展一种新的模式,作为你研究的概念框架;

8. 向你的读者证明该研究计划会对现有文献做出重要的和实质性的贡献。(比如,解决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或者填补一个主要空白);

大多数学生的文献综述存在以下问题,应尽量避免:

* 缺乏组织,结构混乱

* 缺乏重点,整体性和连贯性

* 冗长重复


* 没有引用重要文献

* 没有跟上最新进展

* 没有对所引文献进行批判分析

* 引用了不相关或不重要的文献

* 过多依赖二手资料

 有多种方式来组织文献综述。利用副标题可使综述有序和连贯。比如,在展示了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最新研究进展之后,可以用几个小节来

探讨相关问题。

方法:

方法部分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告诉评审者你准备如何来解决该研究问题。该部分要提出你的工作计划,并说明完成你项目所需的必要活动。撰

写方法部分的指导原则是,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读者判断该方法是否有效可行,同时也应该说明对其他可行方法的看法,以证明你的方法是解

决该研究问题最适当和最有效的途径。

结果:

在研究计划准备阶段并没有研究结果。但关于你将收集哪些资料,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将会用于解答你的研究问题或验证所提出的假设,你应该有

一些初步想法。

讨论:

向读者说明你研究的潜在影响很重要,但不能无限夸大一项研究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你还需要说明该研究的局限和不足,可能是因为时间和经

济上的限制,也可能是因为你研究领域还是在发展初期等。

研究计划撰写时常犯的错误:


1. 拟定研究问题时没有提供合适的背景;

2. 没有给研究设定边界条件;

3. 没有引用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4. 未准确指出其他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的贡献;

5. 未能持续关注所研究的问题;

6. 未能给该研究提出一个条理分明和有说服力的论据;

7. 在次要问题上太多细节,在主要问题上却细节不足;

8. 过于松散,泛泛而谈,没有明确方向。

9. 引用笔误和错误引用;

10.过于冗长或过于简短等。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