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考研试卷库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
教师
全日制
招生计划
非全日制
招生计划
初试科目 复试(考
核)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注

060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1973年,北京钢铁学院成立计算机教研室,1975年设立计算机应用专业,1986年成立计算机系,下设计算机软件工程教研室、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和计算中心。经过四十余年的建设,2011年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成立,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院训,作为以信息学科为立的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在计算机系统结构、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具有明显优势,在物联网工程、智能信息处理、云计算等交叉学科方向具有较大国际国内影响的研究型学院。学院历经近40年的重组、整合和发展,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与显著提升。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4个本科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2个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系统结构、通信与信息系统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等多个电子信息工程硕士点。        学院统筹配置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内涵建设,学科方向更加聚焦,学科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于B+档,成功进入USNews 2020 世界大学排行榜前200强,ESI全球学科排名稳居前 1%,从2018年首次进入时的392名,持续跃升至 2021年5月的171名。信息与通信工程调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位于 C+档,与我院通信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科2019年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300名。                学院拥有一支知识储备深厚、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一流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8人,专任教师120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46人。四年来,共培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获得者1人、国际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获批“博新计划”1人、“香江学者”2人、“澳门青年学者”1人,4人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引进国际顶尖科学家2人(美籍短期)、拔尖创新人才3人、优秀青年人才5人,补充青年教师24人。还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领衔的20余名国内外知名教授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        近年来,学院在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奖励,累计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十多项。其中,参与的项目“大型铁矿山露天井下协同开采及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项目“网络图像视频大数据的智能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9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的“极化雷达目标特征提取与目标检测及分类”项目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参与的“超大规模网络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项目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主持/参与的项目“大规模网络图像的文本识别技术及应用”、“无线网络可信认证理论与方法”、“基于组装业务建模的保险行业应用软件参考系统平台研究与应用”、“超大规模数据接入采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应用”、“网络空间大规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教育部、北京市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学院在读学生中,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本科生和研究生58名,留学生106名。学院支持学生参加国际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以研究生为核心成员的科研团队,连续四届(2013、2015、2017和2019年)荣获国际模式识别协会国际文档分析与识别大会技术竞赛共15项冠军;在第十三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北科超算队在2019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19)中,荣获二等奖;在2019计算机博弈锦标赛等国际比赛中,摘得金银铜奖。        近年来,学院建设引智项目6项(5项学校特色项目,1项校级高端项目),并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里海大学、麻省大学、、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悉尼科技大学、首尔国立大学等数十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学院还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建设了赛博(网电空间)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立了“中英智能健康联合实验室”和“赛博智能国际研究中心”,围绕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工作。         随着国家建设信息强国目标的确立,随着新兴信息技术向纵深化发展,我们培养的创新拔尖人才面临更多的就业机会。学院依托信息学科优势,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每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100%,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我院毕业生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应用研究能力强、工作踏实肯干、为人朴实诚信等特点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国防工业和IT行业领军人物、业界精英和技术骨干,并涌现出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范长龙、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软件工程方向教授韩军、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杜子德、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振飞等杰出校友代表。
        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政策的出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作为以信息学科为立的学院,我们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在计算机系统结构、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具有明显优势,在物联网工程、智能信息处理、云计算等交叉学科方向具有较大国际国内影响的研究型学院。

46 7
081000(学术学位)信息与通信工程
15 0 ①1001外语水平(申请材料评议)②2001专业基础(申请材料评议)③3001创新能力(申请材料评议)
复试科目:①0601001综合考核(具体见本培养单位招生办法)
01(全日制)光通信与光网络 隆克平
王建萍
彭云峰
周娴
02(全日制)宽带无线移动通信 隆克平
周贤伟
陈月云
戴晓明
张海君
孙奇福
03(全日制)智能网联通信与泛在安全 阳小龙
解仑
04(全日制)6G移动通信 隆克平
陈月云
戴晓明
张海君
孙奇福
皇甫伟
05(全日制)人工智能与网络 隆克平
王建萍
张海君
周娴
皇甫伟
彭云峰
周贤伟
06(全日制)情感计算与机器学习 解仑
彭云峰
07(全日制)信息物理系统与主动安全 解仑
阳小龙
08(全日制)信息传输与编码 隆克平
孙奇福
09(全日制)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 戴晓明
周娴
10(全日制)光通信与光传感 隆克平
周娴
081200(学术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3 0 ①1001外语水平(申请材料评议)②2001专业基础(申请材料评议)③3001创新能力(申请材料评议)
复试科目:①0601001综合考核(具体见本培养单位招生办法)
01(全日制)机器学习与智能系统 曾广平
张德政
殷绪成
罗熊
王睿
刘宝林
马惠敏
陈健生
祝晓斌
02(全日制)智能感知与模式识别 殷绪成
刘宝林
陈健生
祝晓斌
支瑞聪
03(全日制)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大数据 宁焕生
毛凌锋
王睿
陈红松
何杰
04(全日制)密码学与信息安全 王昭顺
朱岩
陈红松
05(全日制)云计算与工业大数据 张晓彤
张德政
罗熊
李建江
何杰
06(全日制)智能超算融合与领域大数据工程 胡长军
王昭顺
李建江
07(全日制)人机交互与三维可视化 覃京燕
08(全日制)软件工程与服务计算 朱岩
孙昌爱
09(全日制)知识工程与自然语言处理 阿孜古丽
10(全日制)先进计算与智慧城市 单志广
聂华
085400(专业学位)电子信息
8 7 ①1001外语水平(申请材料评议)②2001专业基础(申请材料评议)③3001创新能力(申请材料评议)
复试科目:①0601001综合考核(具体见本单位招生办法)
01(全日制)计算机技术 胡长军
曾广平
张德政
殷绪成
宁焕生
刘宝林
阿孜古丽
马惠敏
陈红松
李建江
02(全日制)通信工程 解仑
王健全
陈月云
张海君
周娴
03(全日制)控制工程 李擎
彭开香
张卫冬
贺威
杨旭
张勇军
董洁
刘红敏
樊彬
郭金
郭祥贵
张森
文冬
李文法
04(全日制)仪器仪表工程 张朝晖
蓝金辉
肖文栋
黎敏
王晓晨
05(全日制)人工智能 罗熊
06(全日制)软件工程 田付阳
07(非全日制)计算机技术 胡长军
曾广平
张德政
殷绪成
宁焕生
刘宝林
阿孜古丽
马惠敏
陈红松
李建江
08(非全日制)通信工程 解仑
王健全
陈月云
张海君
周娴
09(非全日制)控制工程 李擎
彭开香
张卫冬
贺威
杨旭
张勇军
董洁
刘红敏
樊彬
郭金
郭祥贵
张森
文冬
李文法
10(非全日制)仪器仪表工程 张朝晖
蓝金辉
肖文栋
黎敏
王晓晨
11(非全日制)人工智能 罗熊
12(非全日制)软件工程 田付阳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