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本学科内掌握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和外事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向上,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 掌握本学科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能运用该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材料,有较强的听说能力。
4.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理论语言学研究
2.应用语言学研究
3.中国语文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4.法国文化与翻译
5.德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
三、课程设置(见附表)
四、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生应修满41学分,其中各类必修课27学分。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要求起点高、视角新、具有前沿性,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
2.开题报告。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提交并陈述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书目等。
3.中期检查。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4.论文答辩。研究生发表论文情况应符合《湘潭大学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规定》的要求,在答辩前2个月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格式须符合《湘潭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按照一般要求学位论文不得少于1.5万字(A4纸小4号字50 页左右)。学位论文答辩前,提交两位同行专家评阅,其中至少一位为校外专家。导师和学位点负责人分别明确签署是否同意答辩的意见。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人组成,其中至少一位为校外专家,有一人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5.申请学位。申请学位时,必须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1篇以上(含1篇)学术论文,申请提前毕业者必须在CS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1.科学研究与课程学习同步进行。
2.前沿讲座课程以参加学术报告方式考核,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至少15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术报告会,其中研究生自己主讲学术报告2次左右。
3.教育实践的形式是为本科生答疑、批改作业、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由指导老师提出,院系统筹安排,并指定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把关指导。教学实践的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之前,总工作量不少于15课时,其中课堂教学4课时,成绩合格者,可获得2学分,不合格者,重新进行教学实践。
七、培养方式
对硕士生的培养, 以导师个别指导为主,导师与研究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学相长。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具体培养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和研究生个人特点,制订每个硕士生的培养计划提交系审查,于该学期末上交研究生处培养科。培养计划要对硕士学位考试课程、必修和选修课程、考试课程学分、每学期的学分分配、考核方式、考核期限、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范围、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写作等做出具体安排。
培养计划确定后,一般不能随意变动,如有特别情况确需变动,必须提出书面报告,经系和院研究同意后,报研究生处批准。
八、本专业研究生文献阅读的主要书目和期刊
(一)主要著作
[1]Language. Bloomfield, 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Lexical Semantics .Hopper, 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Lyons, Joh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origin. Jespersen, O.George Allen & Unwin
[5]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Ullman, S. Basil Blackwell.
[6]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Ungerer and Schmidt. Longman
[7]Philosophy in the Flesh. Lakoff,and Johnson .Basic Books
[8]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Lakoff, G.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9]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Langacker, 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0]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N. Chomsky. Foris, Dordrecht,
[11]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P. Culicov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2]Linguistic theory in America. F. Newmayer.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3]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V. Cook & M。 Newson. Oxford: Blackwell, 1996
[14]Pragmatics. S.C. Levin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Pragmatics. G. Yu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Jacob Mey. Beijing: FLTR Press
[17]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Sperber & D. Wil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8]Pragmatics: Critical Concepts. Asa Kasher. Routledge
[19]Handbook of Pragmatics. J. Verschueren. John Beniamins
[20]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 Ellis. Oxford Univ. Press
[21]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 Ellis.Oxford Univ. Press
[22]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Krashen & .Terrell. Pergamon
[23]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 Krashen. Pergamon Press
[24]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V. Cook.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5]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Larsen-Freem & Lo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6]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 H. Seliger & E. Shoham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Discourse Analysis. Brown & Yul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8]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James Paul Ge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9]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 de Saussure. Gallimard
[30]Cours de Linguistiquistique Générale. Séleskovitch & Danica. Payot, Paris
[31]Interpréter pour traduire. Séleskovitch & Lederer. Didier Erudition
[32]Pédagogie raisonnée de l’interprétation. Séleskovitch. Didier Erudition
[33]L’interprète dans les conférences internationals, problèmes de language et de communication. Séleskovitc. Minard-Lettres modernes
[34]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词组.张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不对称与标记论.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
[36]认知语言学概论.赵艳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7]隐喻学研究.束定芳.上海教育出版社
[38]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石毓智.江西教育出版社
[39]前指问题的认知解读.刘宇红.湖南人民出版社
[40]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刘宇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石毓智,李讷.北京大学出版社
[42]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石毓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43]当代法国翻译理论.许钧等.湖北教育出版社
[44]翻译论.许钧.湖北教育出版社
[45]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许钧等.译林出版社
[46]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吕必松.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47]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8]“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考试指南
[49]华语教学出版社.“汉语”考试指南.华语教学出版社
[50]“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考试指南.华语教学出版社
[51]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华语教学出版社
[52]1996-2002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汇编.华语教学出版社
[53]Journal of Linguistics
[54]Journal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55]Language
(二)学术期刊
[1]当代语言学(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2]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3]方言(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4]汉语研究(延边大学)
[5]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6]上海科技翻译(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
[7]世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大学)
[8]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
[9]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
[10]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
[11]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学院)
[12]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
[13]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
[14]外语研究(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15]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
[16]现代外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7]修辞学习(复旦大学)
[18]语文建设(语言文字报刊社)
[19]语文研究(山西省社科院)
[20]语言教学与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21]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22]语言研究(华中理工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23]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中心)
[24]中国科技翻译(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