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

考研试卷库
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

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
  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机械工程领域发展概况、研究方向和成果
  北方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领域)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为依托,将机械工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工业应用相结合,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方向:
  1、 数控技术及其应用;
  2、 设备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3、 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4、 切削加工技术;
  5、 特种材料深冷处理工艺应用研究;
  6、 机械零件修复和再制造;
  7、 CAD/CAM/CAE;
  8、 变截面冷弯成型技术;
  9、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0、 微机电系统应用研究;
  11、 复杂机电系统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12、 机电系统动力学及其控制。
  以上研究方向各有优势,各具特色。
   数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和非标数控设备的开发,已有部分设备投放市场。并编写数控方面的教材、译著、科技书籍20多部,其中13本书籍获得中国书刊发行协会和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读书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奖励。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方向以开发节能中空玻璃生产设备为主,成功开发出数控中空玻璃全自动涂胶机(有13个数控轴),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出口到韩国,目前正开发中空玻璃生产线关键设备,并获得多项项目资助。设备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研究方向从设备检测诊断的基本方法、内容和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对机械设备检测和诊断技术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冶金设备、大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曾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切削加工技术方面主要研究难加工材料和超硬材料加工技术,高性能切削刀具技术。特种材料深冷处理工艺应用研究以动态的、能量的观点和系统论的观点,研究深冷处理作用机理,并运用现代实验技术手段,研究金属切削刀具、轧辊等高耐磨性零件材料的实用深冷处理工艺,提高刀具和轧辊的使用寿命。机械零件修复和再制造方向主要研究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铸件缺陷焊接修复、胶接与粘涂修复、电刷镀修复等技术,基于再制造的机械零件表面缺陷特种修复技术,铸件修复工艺及修复质量分析,新型焊接设备和焊补材料研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相关问题研究,并与北京北京奥宇可鑫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近五年来以上研究方向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
  作为中国钢协冷弯型钢协会的高校副理事长单位,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是该协会的CAD/CAE/CAM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是该协会北京技术服务中心的负责单位。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轭曲面斜轧辊型理论及制造方法的研究”和其他主要项目如:“轧辊辊型CNC技术”,“高精度复杂型面轧辊的CAD/CAM技术”、“冷弯成型CAD/CAM一体化技术”等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先后为北汽福田公司、中建国际北京柏利公司、武汉钢铁公司、攀枝花钢铁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等在内的近百家企业解决了冷弯成型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技术难题,与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冷弯成型科研团队一直从事冷弯成形的工程应用及技术开发方面的工作,为国内外企业成功地开发了近200项新产品。曾获得部级科技进步2等奖2次,3等奖一次,国家发明专利4项。与国内众多企业的合作中,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一般只承担关键的核心技术工艺设计、成型设计、方案参数设计、以及CAD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企业无法承担或转移技术风险的项目。10多年来累计获得横向科研经费超过800万元,社会经济效益达数亿元。
  在机械设计及理论方面,我们的研究任务是综合应用数学、力学与计算机技术,研究新型、高性能机械系统的一般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强调与相关学科知识、理论与方法的深入交叉,从实际工程对象中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机械科学问题,探索提高已有机械系统工作性能;理解自然界生物的完美身体组织结构,通过模仿、启发与推理,研究具有特殊性能与用途的新颖机械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近年来在复杂机电系统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非完整约束欠驱动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与控制、仿生机械学与机械仿生学原理、机电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空间机构的运动学解析求解方法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获得了一批有重要理论科学价值与工程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近三年来,本学科完成国家和北京市基金项目多项,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科研论文7篇,国内一级学报2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次。出版专著2部。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完成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经费200余万元。
  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机械工程领域学术带头人及导师队伍
  罗学科教授,工学博士,现任北方工业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数控技术及其应用;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设备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主要社会兼职:北京生产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两项,发表论文40余篇,6篇论文被EI收录。
  刘继英教授,工学博士,现任中国冷弯型钢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冷弯型钢协会CAD/CAM技术中心负责人,是国际管材协会亚太理事会的领导成员(International Tube Association Asia Pacific Management Board);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李强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专家,高级会员,机械设计分委员会委员。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博士点基金一项。发表论文20多篇。利用提出的复合遗传算法解决了机械系统动态优化设计问题,提出指数惯性权粒子群算法,并利用该算法解决了机电系统动力学优化问题,有关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高技术通》、《机械工程学报》等刊物。
  何广平教授,工学博士,北京市创新人才,现任《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Robotica》、《Mechatronics》、《Advanced Robotics》、《中国科学》E辑、《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学、微机电系统、机械系统测控技术。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
  徐宏海教授,工学硕士,北方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现任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分委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机械工程教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测试与故障诊断。
  孙启国教授,工学博士,现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专家,铁道部铁路特色机车车辆及运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辆系统动力学、机械电子学和先进制造技术等。先后主持和参与了2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合作横向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等科技成果6项;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领域)现有指导教师20余人。
  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机械工程领域科研条件及学术交流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领域)拥有北方工业大学冷弯成型实验室、北京市数控教学实习基地、机构创新实验室、机器人技术实验室、微机电系统实验室,车辆工程实验室等研究开发基地,为研究生提供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学、实验和产品研究开发平台。
  近年来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领域)与英国利兹城市大学、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制造自动化实验室、北京机床研究所精密制造部;与世界著名冷弯成型CAD/CAM技术公司—德国data M公司、日本著名冷弯成形专家小奈弘教授所在的拓殖大学、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ITA亚太理事会、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非线性研究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和企业开展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