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简介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简介

考研试卷库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成立于1987年。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对电影管理工作十分重视。1955年9月学院开办第一届制片管理专训班以来,至今北京电影学院管理专业共培养了2000多名影视管理人才。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管理系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
  管理系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最大的院系之一,现有四种管理教学层次:研究生教学层次、本科生教学层次、大专升本科教学层次和高职教学层次。共有教师2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2名;本、专科和研究生共计近400人。管理系在全国最早开设了影视管理专业,以及文化经纪人专业方向,并于1998年开始招收"电影市场营销"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近20年来,"影视管理"专业经系里教师的不断实践、改革、创新、丰富、提高,已形成较成熟的教学计划和丰富的师资队伍。围绕"开拓创新,勇创品牌"的专业建设宗旨,管理系正积极营造着"以科研促教学"的良好学术氛围。以科研带动教学,鼓励教师参与科研立项及科研工作,把科研成果及时转换到专业教学中,现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年来,经管理系教师的不断实践、改革、创新、丰富和提高,管理系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更加明确、合理、科学化。已从建系之初的电影制片管理、电影发行管理、电影放映管理三个专业方向,逐步融合为现阶段的影视管理和文化经纪人两个专业方向,这样不仅符合文化产业大改革、大发展的要求,而且符合当下学科发展的实际。未来,管理系的专业建设还将结合影视产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新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努力借鉴国外最新的管理理念与办学思路,力争把文化经纪人方向拓展为文化产业管理,全力打造"影视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两个精品专业方向,将更加符合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课程设置
  近年来,管理系积极探索符合影视文化管理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增设、转化、整合、精简了一些课程,例如增加了一些实务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如:影视制作基础、电影剧作基础、视听语言、影视专业英语、影视人力资源管理等;将以前的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及应用分别转化为电影经济学、影视财务管理、影视法律影视统计学;同时还将大众传播学、电视管理、媒体与广告等课程整合为媒介经营与管理,这样更加符合专业的培养方向。这些课程密切联系实际,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科研创作
  在教学科研上,围绕"开拓创新,勇创品牌"的专业建设宗旨,管理系积极营造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良好学术氛围。《影视制片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科研课题获得"北京市教委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进一步促进了影视管理专业建设。以科研带动教学,鼓励教师参与科研立项及科研工作,把科研成果及时转换到专业教学中,现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2007年3月,管理系教师承担了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教委、学院等部门的科研课题共计20余项。同时由管理系教师及毕业生参与策划与营销的多部影视剧如《本命年》、《过年》、《大唐歌飞》、《来不及爱你》、《我的兄弟姐妹》等等,在国内外影展上屡次获奖,通过把这些制片管理与市场营销的实践转化到教学中,更加丰富了课堂内容。
  管理系已成立"影视文化产业研究所",积极开展影视文化产业的策划、研究与咨询。通过加强重点课题建设,全面把握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脉搏,详尽分析其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市委和总局提供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构建一个完善的影视文化产业环境提供建设性意见。研究所将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为宗旨,将教学、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点带面,来推动影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建立研究所,进一步完善管理系现有的影视文化管理数据库,为管理系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影视数据库"将分类汇编近年来"影视产业政策法规",国内外电影产业投资分析报告,票房收入,影视制作、发行、教育机构相关信息,及相关产业,影视基地发展概况等,方便师生查阅,为管理系教材和著作的编撰提供权威资讯。同时,"影视文化产业研究所"将整合科研资源,以科研团队方式承接广电总局,北京市的重大科研项目:已完成的《中国动画产业年报》,《中国电影产业年报》,以及正在实施中的《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报告》。三份年报将紧密跟踪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前瞻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广电总局和各级政府主管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年报既有很高学术价值也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依托"影视文化产业研究所"举办"影视产业高层论坛",进一步加强与业内的联系,树立起品牌影响力。
  艺术实践
  管理系在教会学生影视文化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特色采取多种实践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包括:学生作业的拍摄,影视剧的前期策划、后期发行;以及电视台节目策划与营销、案例教学、相关课题研究等等。
  在教学中,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大胆创新,走出课堂,注重调研,并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组织学生参与了"北京市电影观众调研","天津市观众观影研究","电影制片业现状考察"等,并撰写调研报告,在《中国电影市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电影报》上发表。同时,管理系还将"浙江横店影视集团"作为社会实践的定点基地。通过参观,访问,座谈,与影视制作与管理人员的深入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此外,管理系的"天堂影院",作为学生的"职场模拟"训练项目,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调研、策划能力,让学生在学习阶段,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市场,拓宽思路,掌握电影发行运作规律。而由管理系与北京电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学生作品影展则较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策划、管理以及英语能力。
  通过教改,管理系还增加了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及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操作能力。辅助专业教学,管理系专门开设了制作实验室,并添置影视拍摄及后期编辑设备。鼓励学生DV短片拍摄,学习后期剪辑技术,提高视频机房的利用率。并结合《影视制作基础》课程,通过系里支持,学生已经拍摄了100多部DV作品,其中不乏反映校园生活,社会问题,现实性强、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如《飘逝的红领巾》、《哥们,快跑!》、《走过来,走过去》、《24/365》等,不少短片还获得电影频道的青睐。
  在教学实践环节上管理系倡导并实施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基本理论水平和创造力,不断扎实学生基本功。20年来已为我国影视行业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不少毕业生现就职于中影集团、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台、北京台等单位,从事影视制片、营销与管理工作。部分毕业生还成为中国影视市场运作的骨干,例如:保利博纳、东方神龙公司总经理于冬;影片《苦茶香》的编剧、导演,华表奖获得者吴兵;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文化访谈录》制片人、主持人马东,上影集团车墩影视城总经理李民等等。
  教材建设:
  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既是联系教与学的有效传媒,也是学科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科与课程改革发展成果的凝结与体现。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随着管理系招生规模的扩大,更好的适应影视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管理系采取各种方式,加大了教材建设的力度,编撰一批了符合影视产业新形势,专业性、实用性强的教材来支撑学科发展。在业内首先出版了《电影市场营销》、《电影专业英语》、《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影视制片项目管理》、《文化市场概论》、《影视投资学》、《电影业经营学》、《电影制片发行史》、《电影经济学》、《电影英汉辞典》等课程教材。并力争在教材上实现"双十"的目标,即自编十本,翻译十本。具体实施上采取"双轨制":一方面结合影视产业发展的新形势,管理系自行修订、编撰了各类专业教材,完善课程结构,以形成更加科学的"影视管理"教学体系;一方面,通过编译国外优秀的影视管理相关书籍,借鉴先进运营模式,拓宽教学思路,使用国外最新的原版教材,为双语教学做好准备。其中,自编教材涉及影视制片、发行、营销、法律等影视管理的各个领域翻译教材则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运营模式,将国外最新最好的制片、营销管理教材予以引进,并组织教师、研究生进行研究、评价、吸收,编写出适合我国情的优秀教材。已翻译完成了《Film Copyright in The European Union》(《欧盟电影版权》)、《Movie Business Book》(《电影经营手册》),其他正在翻译中的教材还有《HollywoodEconomics》(《好莱坞电影经济》)、《Film&Video Financing》(《影视融资》)、《Film Production Management》(《电影制片管理》)等等。管理系还积极探索主辅教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干课均有相应的原版英文教材,或自己翻译的教材作为辅助材料,为将来双语教学作好了准备。
  学生活动:
  ①管理大讲堂
  管理大讲堂活动是管理系老师专门为同学们准备的第二专业学习课堂。由系里老师牵头,学生负责具体操作,活动由业内知名人士就某一类专业话题进行讲座,与学生进行交流。每学期原则上组织十次左右的活动。这些讲座拉进了学生和业界的距离,已成为管理系教学环节中的一个突出品牌。4年来,管理大讲堂共邀请了60余名业内知名的专家,制片管理者。包括电影局副局长张丕民,中影集团董事长杨步亭,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司长刘玉珠,著名制片人张纪中,时代华纳中国区总监印刚,保利华亿总裁董平,电影频道电视电影部主任岳阳等等。
  ②天堂影院
  "天堂影院"是管理系创办的大学生概念院线,为各高校大学生提供的电影观摩交流活动。该活动作为管理系学生的"职场模拟"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调研、策划能力,让学生在学习阶段,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市场,拓宽思路,掌握电影发行运作规律。
  此活动始于1999年,从创办至今已经放映了50多部国内外优秀影片,在广大高校学生中有很高的知名度。曾举办的活动包括:顾长卫电影《孔雀》试映会;徐静蕾获奖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试映会;合拍电影现状分析--《新警察故事》、《美人草》;庆元旦《天下无贼》放映会;以及新锐导演、新"型"电影--《青春爱人事件》、《双喜》等等。
  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
  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International Student Film And Video Festival of BFA)于每年的11月初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由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与国际交流学院共同主办。历时七天左右。影展的宗旨是让北京电影学院及国内学习影视传播的师生有机会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同专业学生的高水平习作,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创作水平。加强国际影视传播院校之间的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发现有才华的学生,向影视业输送新生后备力量。管理系学生主要承担了这一活动中的运营、组织、管理及翻译等工作,通过这些活动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策划与管理能力。
  ④社团活动
  管理系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数量一直在学院名列前茅,通过各项党建及政治思想生活会,进一步提升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2005年管理系学生党支部还荣获了"校优秀党支部"的称号。此外,还有不少管理系优秀的学生骨干活跃在学校的各种社团中。如,校团委、学生会、大学生电视台等等,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学术交流:
  国际合作办学是目前国内合作办学的潮流,通过合作办学,做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管理系正努力尝试国际合作办学,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品质。目前,目前管理系正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探讨合作办学的模式和方案。通过"2+2"模式,使管理系学生毕业后同时获得电影学院和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学历;通过"4+1"模式,学生毕业后只需在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就读一年即可获得该校的本科学历。今后管理系将努力尝试与国内外更多的知名院校合作,为学院的国际合作办学打开新的局面。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