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业,博士,二级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兼任校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被鉴定为优秀,正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研究》。近期主持完成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获得社会高度关注。已发表考古学学术论文60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等7部。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主讲的《考古学通论》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专门史(060105)硕士点简介
1.学科概况
北京联合大学专门史硕士点为二级学科学位授予点,该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200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所属一级学科为中国史。
本学科重点研究区域文化史,学科人员以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教师为核心,整合了台湾研究院、北京学研究基地、文化遗产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所等校级以上研究机构的师资力量。
本学科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其提供校内实验场所,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首都博物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为其提供校外实践场所。本学科所支撑的历史学本科专业创建于1978年,现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本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4人,讲师13人,博士20人,其骨干人员组成北京市创新学术团队等。近5年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在研科研项目40项,总经费400余万元。
2.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区域社会文化史,学术带头人顾军教授
通过对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区域社会文化史和文化地理研究,深入分析该区域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中的独特历史地位、社会架构、文化特质,研究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普通民众的物质文化史和精神文化史。特色是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文化史的研究视角相结合,将区域文化的小历史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历史研究相结合,将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民众口述史资料相结合。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民众社会生活史、精神文化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是本方向重点关注的领域。
研究方向之二:区域宗教文化史,学术带头人杨靖筠教授
主要研究以北京为重点的区域宗教文化发展史和宗教文化遗产,特色是将区域宗教发展史与宗教学理研究相结合、与区域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为地方文化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北京及周边地区佛教文化史、道教文化史、天主教文化史、基督教文化史、伊斯兰教文化史以及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等是本方向重点关注的领域。
研究方向之三:台湾史,学术带头人陈文寿教授
重点研究台湾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其作为中国区域发展范式之一的特性,同时从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视角,全面探寻影响台湾历史进程中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国家终极统一提供系统化的历史理论支撑。台湾党派史、台美关系史、台湾传统文化、台湾历史人物、台湾教育史、台湾民俗史、华人华侨,以及京台文化交流史等都是本方向重点关注的领域。
3.学科带头人简介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市特色专业——历史学专业带头人,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民俗史、文化遗产学、北京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民俗学教程》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二等奖和三等奖;作为副主编和主要作者的《中华文物古迹旅游》、《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主讲的《中国民俗学》、《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两门课程被评为北京联合大学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2009年被评为2007-2009年度北京联合大学优秀教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硕士点简介
1、学科概况
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的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以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为主要依托平台,下设北京联合大学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传感网络与可靠性技术、信息学院工程技术中心为研究基地等。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以及研究生教育工作。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30人,其中,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学术创新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学名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等。主要依托我校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等。拥有北京市高等学校创新平台数字化技术创新基地等,具备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可用于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的实验室总面积192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50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17台(件);中外文藏书17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20余种。
近5来,本学科完成科研课题45项,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纵向横向30余项,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80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部;获省部级奖3项。
2、研究方向
(1)软件理论与服务计算,方向带头人鲍泓教授
本方向在非经典离散结构理论、量子计算模型、领域本体、服务架构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方法,形成了服务计算的形式化方法、服务模型与建模方法、服务语义和IT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研究成果, 形成了软件理论研究与SOA、Web Service等服务计算的系统技术和典型行业服务应用的较完整体系。
(2)信息网络与服务质量管理,方向带头人张宁教授
本研究方向面向信息网络技术,研究光网络的组网、光器件、智能光网络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光网络路由选择与流量工程技术体系;在信息网络所承载的业务的服务质量管理(QoS)关键技术中,提出了异构移动融合网络下的服务质量管理架构,服务质量评价算法,在网络资源分配和网络切换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3)片上系统和片上网(SoC/NoC)设计,方向带头人李哲英教授
本方向以计算机硬件技术为主,以超宽带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为研究对象,重点是网络中OFDM/MIMO技术所需要的电路理论与芯片设计技术,包括算法分析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在芯片设计方面,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为基础,以移动信息网络传输和安全技术为核心,移动信息网络研究与专用SoC/NoC集成电路设计相结合。近年来已经完成专用混合信号处理集成电路、200MHz ADC芯片、无线传感终端SoC的设计、流片和测试。
(4)多媒体信息处理,方向带头人王育坚教授
以多媒体信息处理为研究对象,面向北京数字城市建设,围绕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应用中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重点研究GIS空间信息提取、遥感图像处理、基于网络的图形图像处理及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博物馆、数字校园等方面的应用。在城市三维可视化、数字城市建设、SVG矢量图形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5)智能计算与工程应用软件,方向带头人田景文教授
以智能信息处理算法及工程计算的方法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与软件实现技术、研究基于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的智能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智能系统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工程软件设计方法及其实现技术。
3.学科带头人简介
李哲英教授 1953年9月24日生。198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多年从事电子信息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课程有“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基础”、“DSP的VLSI设计”,以及“现代电子技术”“现代电路理论”“DSP技术及其应用”“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等研究生课程。曾任北方交通大学电子电路实验中心副主任、国家工科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主任,以及电子工程系主任。1987-1989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访问学者。参与完成了心电信号的自适应识别及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科研工作。2002年7到9月在台新竹交通大学电子资讯学院电子工程系作为访问学者,研究亚微米条件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验证问题。2003年1月-4月作为瑞典隆德大学电子科学系客座教授,研究纳米技术下集成电路设计设计及课程内容,以及NoC结构与噪声分析两个专题。1996年以来,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教育部、铁道部、北京市和学校教改项目。1989年以来获9项中国专利,3项发明专利,6项集成电路布图登记。2003年以来完成了包括IPv6协议专用芯片设计、卫星地面站远程测试系统、200MHz/8bitADC研究、20MHz仪器前端SoC设计、DSP设计中的DFG方法研究、模块化嵌入式系统研究、远距离图像传输方法研究、NoC/SoC设计方法研究、在内的15项科研工作,经费720万元左右。2001年以来,出版了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教材、国家“十五”重点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教材、“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以及“DSP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等有关电子技术方面专著和教材共300余万字,近5年来发表各种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EI检索论文42篇。1993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师,2009年度全国优秀教师,2007年度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2008年度北京市教育工会师德标兵,2005年北京市教委科技强教高层次人才、2009年北京市教委科技强教深化高层次人才。获得2000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均为第一人),2000年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IEEE会员(CAS、BE、SSC),铁道学会高级会员,国防科工委《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期刊编委,中国电子学会DSP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现任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北京联合大学微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硕士点简介
1.学科概况
北京联合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的二级学科“食品科学”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依托的“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于1997的由国家卫生部认定;“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1年由北京市教委/科委认定并于2005年、2009年分别通过第一、第二阶段的验收;“北京联合大学功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于2010年成立。
本学科现有教授和研究员15人,副教授10人,博士21人。研究“生物活性物质与人类健康关系”为特色,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中心,注重产学研用的结合,向上辐射已具有理论储备的基础研究,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学术地位;向下辐射已具有技术储备的应用研究,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通过对生物活性物质制备与生理功能、功能评价方法、毒理学、脂类和蛋白质类活性物质、农产品加工及贮藏保鲜新技术的研究,致力于将研究明确的生物活性物质产业化以获得第三代功能食品,乃至于具有医疗效果的新型药品,已成为北京联合大学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之一。
近五年来,本学科拥有科研项目26项,经费约合计八百余万元,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项目1项,国家级子课题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主持市教委课题1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48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82篇,公开出版著作6部。
2.研究方向
(一)生物活性物质制备及生理功能研究,方向带头人姜招峰教授
本方向以研究“食品中活性物质与人类健康关系”为主要特色,涉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制备、结构确定、功能评价及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多层次建立体内外模型(分子模型、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筛选方法;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制备、结构测定和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为第三代功能食品和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头创新”的成果。
(二)功能食品的功能评价方法研究,方向带头人文镜教授
本方向以“建立及完善体内动物模型和建立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方法”为主要特色。利用适合功能食品特点的试验动物模型研究功能食品的功效关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第二代功能食品的动物功能评价方法。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建立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快速体外检测方法,为第三代功能食品的开发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三)生物活性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向带头人赵晓红教授
本方向以研究“食品或药食两用材料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安全”为主要特色,通过体内、体外的方法,研究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食品的吸收、代谢动力学特点、毒理学作用机理及损伤效应的量效和构效关系,研究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通过开展高效、快速、灵敏的评价系统开展生物活性物质的毒性筛选,为开发安全、有效的第三代保健食品、建立和完善功能食品的毒理学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四)天然活性高分子物质的研究,方向带头人林强教授
本方向以研究“天然活性高分子物质”为特色,以多糖化学、多糖生物学为切入点,以对具有功能特性的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化学改性与表征,对食品中活性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富集、分离纯化、结构确定、体外活性测试和体内功能评价、活性物质生产加工工艺的优化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植物及动物材料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的多糖活性物质,为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天然高分子活性物质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并且利用淀粉、纤维素的天然材料开发研究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及包装材料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五)食品资源贮藏与加工中营养与活性成分稳定性研究,方向带头人:荣瑞芬教授
本方向以研究“食品资源贮藏与加工中营养与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为主要特色,以生物学、营养学和食品工程学为基础,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保健价值,提高产品耐贮性和耐加工性为目的,研究食品资源营养与活性成分稳定性保持的生物化学基础、食品品质提高的贮藏加工新技术、功能成分制备工艺、功能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和营养学进展,开发和研制新型保健食品。
3.学科带头人简介
姜招峰,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功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北京食品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欧盟神经生物学学会会员,美国神经生物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自由基生物学及自由基医学、神经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衰老发生机理及老年性痴呆发病机理研究)和生物活性物质(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与开发等。近五年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拔尖人才项目1项,北京市创新人才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收录论文12篇。
软件工程(0835)硕士点简介
1、学科概况
北京联合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点为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该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新目录下新增的一级学科,所属学科门类为工学,我校为首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
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具备本学科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和较高深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综合性的学术修养,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科学硕士学位,可从事软件工程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攻读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可在产业与工程中从事应用研究和大型软件工程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
本学科以“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主要依托平台,从事软件工程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以及研究生教育工作。本学科点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30人,主要依托我校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等。拥有北京市高等学校创新平台数字化技术创新基地等,具备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可用于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的实验室总面积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50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17台(件);中外文藏书17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20余种。
近5来,本学科完成科研课题45项,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北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等纵向横向30余项,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80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部;获省部级奖3项。
2、研究方向
(1)软件理论与服务计算,方向带头人鲍泓教授
在非经典离散结构理论、量子计算模型、领域本体、服务架构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方法,形成了服务计算的形式化方法、服务模型与建模方法、服务语义和IT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研究成果, 形成了SOA、Web Service等面向服务的系统技术和典型行业服务应用。
(2)IT服务与服务质量管理,方向带头人方德英教授
围绕服务科学、服务管理、服务创新模式研究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人才培养实践,探索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目标和方案,支撑我校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北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以国际SFIA、ITSS和信产部的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为基础,构建我国IT服务类人才培养规格,为信息服务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
(3)云计算及教育云服务,方向带头人张宁教授
本方向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技术和政策研究服务。完成北京市教育系统信息化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在网络虚拟化研究基础上,研究云计算技术及教育云服务,包括面向教育的PaaS和SaaS等。
(4)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带头人袁家政教授
以数字媒体技术为研究对象,面向北京数字城市建设,围绕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应用中待解决的问题,重点研究GIS空间信息提取、遥感图像处理、基于网络的图形图像处理及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博物馆、数字校园等方面的应用。在城市三维可视化、数字城市建设、SVG矢量图形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5)工程计算与应用软件,方向带头人田景文教授
以复杂系统处理算法及工程计算的方法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基于优化算法的研究与软件实现技术、研究基于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的智能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亚纯函数动力系统,研究在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技术、工程软件设计方法及其实现技术。
3.学科带头人简介
鲍泓,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曾被评为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数字化技术研究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网络与分布式系统、数字图像处理和服务科学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6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学术著作、译著5部。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目前在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及其它项目4项。
工商管理(1202)硕士点简介
1、学科概况
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的二级学科“旅游管理学”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北京市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拥有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一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现有正教授19人,副教授35人,博士学位的骨干教师占51.4%。本学科师资主要依托管理学院、商务学院、旅游学院、生化学院和应用科技学院等。主办的《旅游学刊》创刊于1986年,近5年影响因子3.437,是CSSCI源期刊,得到了学界、业界的好评。
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共1379篇,核心期刊450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3篇,著作84部。应用类科研课题262项,科研经费1400多万元,其中包括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专题2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4项等。
2、研究方向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方向主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管理机制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企业的现实问题,系统研究劳动力就业、和谐劳动关系等特定领域,结合企业的不同特点,发现其变化规律、变化机理,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注重研究中小企业人力资本供求关系、激励机制、收入分配公平性、人力资源配置等,并探索基于提升中小企业成长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开发体系。
(2)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本方向将工商管理与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相结合,借助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及工具,针对网络环境下包括旅游企业的运营和运作管理问题,以咨询决策和即时服务为目的,开展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虚拟平台模型构建研究;以提高企业运作管理效率为目的,开展供应链建模、供应链契约及供应链信息系统等研究;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益为目的,开展企业电子商务战略规划、商务智能及知识管理等研究。
(3)财务与投融资管理
本方向从企业组织的财务绩效出发,着重研究投资决策、价值管理、绩效评价、企业并购和财务体制等问题,重点探讨上市融资的战略规划和具体操作流程,探讨提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投融资能力及效率的路径,为企业提供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的战略参考,并从宏观层面探讨构建企业的融资支持与信用制度体系。
(4)休闲与旅游发展
本方向主要通过将休闲哲学理念引入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探讨休闲行为与旅游发展的关联关系,探索基于休闲理念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通过不同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开展旅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为-绩效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
(5)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
本方向综合利用管理学、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学等多学科方法,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跨学科研究,探讨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管理问题,开展包括旅游目的地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旅游者行为模式与有效游客管理、旅游目的地市场推广、质量服务管理与政府服务功能完善等问题的研究。
(6)市场营销
本方向面向现代都市服务业,重点研究文化创意服务业、旅游和商业流通服务业的规划布局、营销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包括: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消费市场及竞争力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服务创新研究、连锁经营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研究、服务业关系营销研究,以及中小企业电子营销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7)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
本方向综合运用管理学、系统科学、企业生态学等前沿理论,结合企业实践,研究中小企业主体的成长机制、成长路径、成长能力,以及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互动成长的企业动态成长战略;研究集中在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企业创新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研究和决策方法研究、商务策划等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将战略管理理论、组织创新理论与现代管理决策方法相结合,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8)旅游接待业管理
本方向主要针对服务于旅游者的酒店、旅行社、客运交通(包括航空、路运和邮轮等)、景区、餐饮企业等旅游接待业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开展不同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探讨旅游接待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集团化、连锁经营、品牌建设、标准化及精细管理等方面问题。
3、学科带头人简介
冯虹,1957年4月出生,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长期从事劳动经济理论、劳动统计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受教育部委派赴荷兰做高级访问学者半年。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就业管理体制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入世”对城市社会利益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在京农民工与首都发展稳定的关系研究》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课题。其中《中国就业管理体制研究》获得国家劳动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编著专著、教材近20部,先后在《管理世界》、《人民日报》、《理论前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共计撰写200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