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概况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是国内新兴的一流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学科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专利局的推动下,原华中工学院创办了知识产权双学位班,成为全国首批开展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和专业研究的院校之一,培养了新中国最早一批知识产权高级人才。1992年,原华中理工大学开始招收经济法学专业本科生,是全国重点大学中率先开展法学专业教育的理工类院校之一。1996年,获得当时全国唯一的科技法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方向博士研究生。2001年,法学院正式成立。
本世纪以来,华中科技大学法学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争一流、创特色、倡交叉”的宗旨下,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法学院形成了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现拥有法学理论、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授权点,可培养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律社会学、社会政策与法律、知识产权与公共政策、传媒法等专业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近年来,法学院主办了Journal for Law and Policy in China、《华中法律评论》、《私法》、《中国科技法学年刊》、《知识产权法政策学论丛》等学术出版物,形成了较好的学科发展平台。
2、教师队伍
近年来,法学院通过培养和大规模引进优秀教师,形成了一支较为强大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15人,院聘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12人,讲师16人;72%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目前,在读博士学位9人。荟萃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学者和学科带头人。
3、科学研究
法学院始终致力于研究能力的提升和学术品格的塑造,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近五年来,学院主持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实际到账科研经费659.582万元,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经费达201.227万元。代表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战略研究中关于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即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保护与策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中关于中国水权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关于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的法制建设等;国家软科学重大专项即技术转移法律机制研究等。近5年发表的学术论文498篇,其中学术刊物464篇,学术会议论文34篇,出版学术专著18部,译著5部。获省部级成果奖10项。
4、博士生招收与培养
法学院已经构筑起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育体系。根据法律职业教育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法律人才国际化与本土化双向需求,学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方案。特别是,法学院近年来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台湾地区清华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建立了博士生联合培养与交流机制。
2012年博士研究生计划招收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占总招生人数的20%。
目前,法学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学、传播学、行政管理4个学科下招收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律社会学、社会政策与法律、传播法、知识产权与公共政策5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并面向港奥台地区招生,具体报名办法参见http://www.hustzs.cn/Mentor/HMTBrochure.aspx
马克思主义法学 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本专业方向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实践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法律科学中的价值和地位、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等。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是在社会学下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本专业方向从法律的视角研究社会现象,并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法律问题,是法学与社会学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种法律社会学理论、法律行为与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法律规范、法律文化与传统、构建法治社会的理论与方法等。
社会政策与法律 社会政策与法律是在社会学下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本专业方向从法律角度研究各种社会政策及其形成过程、实施绩效、法律评价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法与社会政策、刑事法与社会政策、私法与社会政策、司法与社会政策、法律对策学等。
传播法 传播法是在传播学下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从法律的角度研究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研究因传播活动所涉及的各种法律关系及社会现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传媒法基本理论、传媒与私法、传媒与公法、传媒与刑事法、传媒与司法等。
知识产权与公共政策 知识产权与公共政策是在行政管理下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本专业方向从公共政策角度出发研究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