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试卷库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坐落于风景秀美的南京市玄武湖畔,其前身为1930年创建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是中国土壤科学的重要发源地和研究中心。该所针对土壤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从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力量雄厚,研究手段齐备,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现有高级研究人员118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研究员47名。设有“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等11个研究室、研究中心和包括3个国家级野外实验站在内的科研支撑系统。作为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目前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含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环境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以及生态学、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培养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硕士学位授予点(培养点);工程硕士-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点,农业推广硕士-农业资源利用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点和“农业资源利用”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指导教师70余名,在读研究生260多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办公条件、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后勤保障等方面均具备了较强的实力,因此有能力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招生计划
2012年度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40名(含硕博连读转博研究生)。
四、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
指导教师
专业、研究方向
杨林章
贾仲君
谢祖彬
张佳宝
何园球
王德建
王兴祥
朱建国
董元华
李忠佩
生态学(071012)
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
环境生物技术与土壤微生物基因资源
稳定性同位素生态学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模拟
农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调控
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红壤农田物质循环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全球变化农田生态系统响应
土壤生态过程与调控技术
农业生物质转化与循环利用
 
蒋 新
周东美
徐仁扣
徐 华
颜晓元
尹 斌
王火焰
陈梦舫
黄 标
董元华
施卫明
周健民
赵炳梓
段增强
沈仁芳
张桃林
王兴祥
杨劲松
彭新华
林先贵
孙 波
苏彦华
丁维新
贾仲君
褚海燕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技术
土壤环境化学
表面化学原理与土水污染防治
农田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
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变化
氮素环境化学与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控制
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机理研究
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过程
环境修复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环境分子生物技术与水体氮磷污染控制
污染物迁移转化及防控技术
土壤中污染物运移
环境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
可控环境农业与农产品品质
土壤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土壤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土壤退化及其环境效应
环境土壤物理学
环境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演变与环境功能
植物适应土壤环境胁迫的分子生理学与蛋白质组学
土壤环境生物学与湿地生态环境
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极端环境微生物
 
赵其国
张桃林
张甘霖
潘贤章
史学正
孙 波
杨劲松
赵炳梓
张佳宝
彭新华
徐仁扣
朱建国
谢祖彬
颜晓元
何园球
尹 斌
蒋 新
吴龙华
黄 标
杨林章
李忠佩
徐 华
丁维新
林先贵
褚海燕
杜昌文
土壤学(090301)
土壤资源、土壤圈物质循环
红壤丘陵区耕地土壤保育与环境承载力
土壤发生与土壤地球化学
土壤景观模型
水土保持
碳氮循环与土壤质量演变
土壤和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土壤肥力提升
土壤水文与溶质迁移
土壤水分运动与溶质迁移
酸化土壤的修复原理与技术
全球变化农田生态系统响应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壤碳氮循环及调控对策
氮素循环的农业与环境效应
土壤肥力演变过程与环境效应
土壤氮素循环与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土壤污染过程与生态效应
土壤污染物界面过程与风险评估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应用
土壤生态过程
土壤生物化学过程
土壤生物地球化学
土壤碳氮生物化学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土壤环境微生物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分析
土壤信息传感及应用
 
 
朱兆良
周健民
王德建
王火焰
杜昌文
施卫明
沈仁芳
苏彦华
段增强
植物营养学(090302)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及生物环境效应
作物营养与养分调控
土壤肥力评价与高效施肥技术
养分缓控释技术
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理
土壤环境胁迫与植物适应生理
电生理与分子植物营养
设施农业、农业循环经济
 
 
史学正
张甘霖
潘贤章
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090320)
土壤资源与遥感信息
数字土壤制图
土壤定量遥感
 
 
吴龙华
周东美
陈梦舫
环境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090321)
土壤污染过程与生物修复
污染土壤风险评价
地球化学演变与污染防治
 
五、考试科目
必考科目:英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统考科目)、专业口试.
选考科目:每位考生可根据所报考的专业在a、b科目中各选考一门。
报考专业:生态学
a.生态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自然地理学
b.农业生态学、微生物学、土壤地理学、环境土壤学
报考专业:环境科学
a.环境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学
b.环境工程、地球化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环境土壤学
报考专业:土壤学
a.土壤化学、生物化学、自然地理学、物理化学、水文(地质)学、土壤物理学
b.土壤地理学、高等农业化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法、农田水利学
 报考专业:植物营养学
a.土壤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植物生理学
b.高等农业化学、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    
报考专业: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
a.自然地理学、土壤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
b.土壤地理学、环境资源遥感、地球化学
报考专业:环境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
a.环境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
b.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学
六、报考条件及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人员;或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其中包括:获得学士学位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结业证书)、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符合硕博连读转博报名条件的我所在读二年级硕士研究生。
5.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
7.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应具有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8.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应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并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七、报名方式及报名手续
1.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的方式,(网址:http://admission.gucas.ac.cn);
报名时间:2011年12月8日~2012年1月25日;
2.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应登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填写报名信息,并向我所提交下列材料:
(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2)两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同行专家的推荐书(密封寄回);
(3)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或重新加盖单位档案主管部门公章的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应提交本人研究生证复印件,并在入学前补交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
(4)报名费100元(汇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部收);
5)与《报考登记表》照片相同的正面一吋照片一张;
(6)准考证领取及联系的方式、地址;
(7)非应届毕业生考生必须提交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的证明;
(8)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提交其在所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两篇以上,或已获得的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证书(排名前五名)复印件;已选修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单(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八、考试时间:
2012年3月17日-3月19日
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天持准考证及有效证件到我所研究生部报到,参加体检和考试。食宿、
旅费及体检费用自理。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部;邮编:210008
联 系 人:吴雪华 贺发云 电 话:025-86881510,025-86881000(FAX)
E-mail地址:yjsb@issas.ac.cn
本简章如有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相关招生政策不符,以研究生院招生政策为准。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