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考研试卷库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能够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献身于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范围内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独立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培养类型及学习年限
1.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2.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
三、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向可根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学科发展进行适当调整,主要为:
1.植物学专业
植物系统与保护生物学、植物繁殖特性的分子机理、生物能源、能源植物基因功能与基因工程、植物分子生物学、保护生物学
2.生态学专业
植物生态、植物生理生态、进化生态、入侵生态、恢复生态、全球变化、土壤生态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由导师或以导师为首的指导小组指导。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聘请有关专家参加指导小组,以利于拓宽知识领域,开阔研究思路,发展交叉边缘学科。指导小组成员由导师聘请,报人事教育处备案。
导师的主要职责为:参与选拔研究生;参与制定本学科方向培养方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指导博士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科学研究、撰写论文,与学生分析、讨论研究结果,切实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善于协作的团队精神。
指导小组其他成员的职责是协助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
2.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课程学习为主,时间为半年左右;第二阶段以科研实践为主,时间为两年半左右。
3.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课程学习为主,时间为一年左右;第二阶段以文献调研和科研实践为主,时间为一年半左右;第三阶段以文献调研、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为主,时间为两年半左右。第一、二阶段按硕士生培养,第三阶段按博士生培养。
由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必须经过考核,考核的时间一般在第五学期(当年10月份左右)进行。凡通过考核者,即按有关规定转为博士生;未通过考核者,仍按硕士生培养。经考核转为博士生后,不得再申请转为硕士生。
五、课程体系及学分
博士生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博士生修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类。非学位课是为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
拟申请硕博连读的学生,必须和导师商议,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硕士基础课期间完成全部硕博连读课程。未完成全部硕博连读课程的学生,不接受其转博申请。
1.硕博连读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44学分。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其中学位课25学分;必修环节7学分。具体的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如下:
(1)公共学位课9学分,其中:
政治理论课:4学分,即“自然辩证法概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一外国语:5学分,即硕士学位英语和博士学位英语。要求能熟练阅读本专业文献,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入学后必需通过第一外国语的学位课程考试。
(2)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6学分
专业学位课是研究生的主要学位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
   2.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14学分。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7学分,必修环节7学分。具体的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如下:
(1)公共学位课3学分,其中:
政治理论课:1学分;即“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第一外国语:2学分;博士英语。要求能熟练阅读本专业文献,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入学后应通过第一外国语的学位课程考试。
(2)专业学位课:不低于4学分;选修2-3门专业学位课。
六、必修环节及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博士研究生整个学习期间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既能使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融会贯通和应用,又使研究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总学分为7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开题报告(2学分)
(1)博士生在选题、调研并了解本学科研究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之前必须向人事教育处提交《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摘要。
学位论文选题依据、意义、研究背景及前人研究状况。
学位论文研究(实验)方法。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
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及预期结果、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进度安排。
(3)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一般在入学后第二学期进行;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
(4)开题报告的审定小组一般由该学科领域的5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开题报告在各研究中心内进行。
(5)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允许在3个月内提出第二次论证;仍未通过者,终止博士生培养进程。
2.中期考核(2学分)
(1)在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要对博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态度以及下一步研究计划等进行全面考核。通过者准予申请论文答辩。
(2)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一般应在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进行;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一般应在第八学期末或第九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时间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
  (3)中期考核的审定小组一般由该学科领域的5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中期考核在各研究中心内进行。
3.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3学分)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课题组的学术讨论会和国内外的各类学术活动,参加社会调查和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
(1)在学期间除完成规定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之外,还须参加1次以上(含1次)的专业学术会议,以及不少于3次的学术讨论会,每年至少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类学术报告10次(包括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2学分)
(2)社会实践(较好地完成研究助理、教学助理、管理助理工作或参加园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1学分)
七、相对标准考核
为了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行奖励与淘汰相结合的原则,以激励研究生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有关文件精神,对我园博士研究生建立中期考核筛选分流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学位课程成绩和所修的总学分、科研和实践能力或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中期考核筛选分流的流向及标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任务,课程考核成绩优秀、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突出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具有博士生培养前途的,可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对象。
2.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思想品德好,能够按时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课程学习成绩优良,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的博士研究生,可继续学位论文工作。
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继续学位论文工作,应终止学习,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1)思想品德较差、组织和学习纪律松散、表现不好,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已不宜继续培养为高级专门人才者。
(2)在课程学习和文献阅读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差,明显缺乏自学能力者。
八、论文答辩及成果要求
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撰写要求》。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不得造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
学位论文经导师审阅、修改、确认后方可提交人事教育处。人事教育处将论文密封后,送园内外3名相同研究领域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阅。在学位论文评阅通过的基础上,人事教育处会同各研究组统一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成果要求:申请博士学位者,在学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在SCI影响因子2.0以上的国际期刊上公开发表(含已接收)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性研究论文1篇;或在本学科专业核心刊物公开发表(含已接收)2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性研究论文,且其中至少1篇应发表在国际检索(SCI或EI)刊物收录的期刊上。
九、其它
本培养方案由园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报研究生院备案。培养方案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特殊情况需要修订的,必须经园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报研究生院审查备案。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